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張平
繼華誼兄弟王中軍“資本運作”收購了張國立的常升影視公司之后,創業板的另一家公司上市公司樂視網目前也被媒體推上了風口浪尖。樂視網的賈躍亭這次收購了兩家公司,一家叫花兒影視,作價9億,還有一家叫樂視新媒體,作價3億,都是100%的股權收構。
讓我們先來看,這次樂視的收購方案:給花兒的9億,30%給現金,就是2.7億,70%給股份,增發2130萬股的新股給花兒,每股30塊不到;給樂視新媒體的3億,則全部用增發新股的方式。
不過此方案一出,就有媒體和投資者吐槽:樂視網的賈老板的財技過人,可與華誼兄弟的王中軍“媲美”。樂視這次收了倆公司,居然一分現金沒花,還倒賺了一億多!最后為此買單的是中小投資者,這世上還有比空手套白狼更厲害的詞兒不?
樂視收購倆家公司究竟值不值?
先看樂視花9億收購的花兒影視,其本是一家電視劇制作公司,規模很小,每年就一兩部電視劇,幾乎是導演鄭曉龍一個人的工作室,因為2011年的一部《甄嬛傳》而在圈內大火了一把,今年推出的《新編輯部故事》雖然也賣出了高價,但主要是借了《甄嬛傳》的余威,后來的收視表現平平。
一般來說,影視公司是高風險行業,哪怕是有名導坐鎮,也只是風險系數稍降,之前華誼3.6億收購張國立的常升影視,業內也對其風險性、估值等頗有微詞,但張國立到底還是常升的實際控制人,3.6億等于是收了張國立。而鄭曉龍和花兒之間只是合作關系,沒有半毛錢的股權綁定。
有媒體這樣分析鄭曉龍與花兒及樂視的關系:“雖然花兒影視與鄭曉龍簽署了《獨家合作協議》,樂視網也決定將聘請鄭曉龍擔任公司藝術總監,但協議并未明確具體追償措施,這意味著仍存在與鄭曉龍合作關系解除的可能性。”在這樣的合作背景下,樂視根據《甄嬛傳》和《新編輯部故事》這種巔峰級作品所創造的收益,給花兒定出9億的價格,風險性比起華誼兄弟王中軍收購張國立的常升公司,應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來看,樂視網出3億收購的樂視新媒體,這公司就更神奇了。9月12日成立,竟然是在樂視停牌之后才成立的,到現在還沒滿月,是個沒有一點業務的殼公司。簡單點說,就是樂視網賈躍亭控股的公司。公司注冊資本是3億(注冊資本驗完資后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樂視用和注冊資本相等的價格來進行收購,說是要用來作版權庫建設和經營。
這事兒聽上去就很懸,哪家視頻網站沒有負責版權買賣的部門?樂視在版權方面的成本和收益,原本也是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是計入財報的。所以,這一舉動等同于是樂視把自己原來就有的一個部門拆了出去,然后又給買了回來。這對提樂視網的業績毫無幫助。
樂視網“神”收購空手套白狼?
如果說樂視網自掏腰包,傾力收購一個高風險,一個自賣自買的倆公司,市場不會對此事如此詬病。事實上,樂視網現在手中的現金總共只有2.2億,就這點現金,買買劇尚且捉襟見肘,更別說這次要收購花兒30%的股份是用現金支付,也就是2.7億元了。那么樂視網的賈躍亭收購這倆公司意欲何為呢?
首先,在現金方面,為了支付收購花兒影視的30%現金,樂視來個定向增發,向市場募集資金,而且不是僅增發2.7億元,這次一增就增4億。這樣一來,除了給花兒影視外,樂視網自己還能剩下1.3億,說是補充流動資金,但錢其實全部來自于股民。難怪有網友吐槽,說樂視網,一分錢不花,倒賺1.3億,還收購了倆公司,這樣的資本運作真可謂“神來之筆”。
再者,股份方面,照理增發會稀釋原有股東的股份,作為大股東的賈躍亭會犧牲一些權益。但是,一則樂視目前市值很高,股票很值錢,兩百多億的公司擴個十幾億影響不大,再者樂視新媒體本來就是賈躍亭控股,增發的一部分其實還是歸賈躍亭,所以交易前后,賈躍亭的股份只是從46.57%被稀釋到44.66%,幾乎沒動。
最后,正是由于樂視網的收購方案,有了炒作題材,給其股價上升空間帶來了無限的暇想,投資者紛紛熱棒。長假后的二個交易日,樂視網歡快地連續漲停,市值達到280億元。樂視的股票漲了,所以賈躍亭的身家是不減反增了。
樂視收購案給我們帶來啥反思?
相比于優土,愛奇藝,搜狐還有騰訊,樂視不管是拼錢拼品牌,還是拼流量入口、用戶體驗,通通都不占優勢。直到琢磨完這筆神奇的收購案,我們才真正發現,樂視網是A股上市公司,這就是樂視的核心競爭力!
對很多公司來說,只要邁進A股市場,就相當于上岸了,這里沒有退市的壓力,沒有機構會來做空你,頂多就是來幾個好事兒的媒體過來質疑質疑財報,當然,也就是質疑一下啦。比如很多媒體不理解樂視是怎么完成一年75萬付費用戶,1.5億收入的,這可是遠高于行業平均成績的哦。不過就算是財報造假,也不會受到多大的嚴厲懲罰。
在A股,業績很重要,可故事更重要!盒子、超級電視、布局上游內容產業鏈,這些都是好故事!只要上市公司會調動起市場的熱情,然后股價就會華麗地漲起來,股票值錢了,大股東就可以拿去質押融資,坐等股民們前來買單就好,然后,股價就漲得更歡了,然后,大家都很高興。一旦股價泡沫破裂,受損的還是中小投資者和A股市場的形象。
樂視收購案之所以堪稱神來之筆是因為:一、樂視一分錢沒花,借收購兩家公司為由,大股東賈躍亭拿到了1.3億元定向增發資金。二、這次大規模增發,基本達到沒有捍動樂視大股東股權地位的目的。三、借收購案的由頭,樂視網股價不斷上漲,大股東這幾日獲益頗豐。而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游戲,最終由廣大中小投資者買單。筆者認為,如果證監會加強對市場的監管,真正做到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此類事件就不會再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