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訓組織篇(過程控制篇,120分鐘) 1、課前破冰:簡單任務(8分鐘) 全員參與的破冰游戲讓學員在活動中釋然,詮釋簡單背后的哲學,引出掌握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及簡單化的意義,必要時在破冰中巧妙組建學習團隊 2、視頻導入:《夢想的精彩》(12分鐘) 關鍵詞的方式引述培訓師的職業使命及職業愿景 3、視頻@一分鐘演練:文化的力量(10分鐘攝像) 每組選派兩名學員代表上臺進行一分鐘的現場演示,工作人員現場錄相,以備當天下午播放點評時用。 4、大白紙和“面條”理論(10分鐘) 通過大白紙的蛻變及兩碗面條的比較,讓學員直觀地感受到“形式”與“內容”同樣重要,打破傳統的“宣讀”、“講話”式的培訓模式,讓培訓現場充滿活力與生機 5、“三四五”模式之三件套(26分鐘) 通過對生活中“大白紙”案例的詳細剖析,解讀企業文化課程中“照本宣科”的危害,強調培訓師職業化的重要性,同步解析培訓需求分析為一切培訓活動的源頭所在,學員之所以視培訓為“服苦役”“抓壯丁”是因為錯在培訓開始的地方 6、“三四五”模式之四準備(14分鐘) 培訓過程中的四種環境因素經常被我們忽視卻對培訓帶來致命的傷害,如培訓室的溫度在一定范圍內成反比等 7、“三四五”模式之五線譜(17分鐘講解) 這個曾經在職業培訓師手中稱為“課程清單”的玩意兒就是一把尺,他可以量出人的專業長度,五個維度,一組表格,成就職業 8、練習:現場制作課程五線譜(23分鐘)
二、課程設計篇(275分鐘) 1、課程開發的基本流程(26分鐘) 通過展開課程開發的全流程圖及課程開發的八大步驟,讓學員對課程開發的全景圖有清晰的認識,就每個步驟的操作/注意事項/成敗案例都會作詳細講解 2、如何進行開場設計(42分鐘) 回顧“人”字路徑,“A”字路徑,展示開場四大技法(如實物導入等)及運用,強調開場設計中的四大禁忌(如自殺式等) 3、如何對課程進行巧妙收結(35分鐘) 編筐編簍,全看收口,展示結尾四大實用技法(如學員分享式等)及運用,強調課程結尾的四大禁忌(如負面式等) 4、開場練習:我的職業生涯規劃(32分鐘) 檢驗學員對開場四大技法及四大禁忌的掌握情況,現場學員,現場檢驗 5、四大要素設計(35分鐘) 情感要素、邏輯要素、氣氛要素、鮮活要素是企業文化課程設計中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如何認識這四種要素,如何把這四種要素穿插到課程內容中去而不顯生硬?是課程好與不好的硬指標 6、培訓素材(案例/視頻/故事/游戲/專業知識)的三大來源(45分鐘) 引導學員系統性的收集企業文化教學素材,并形成素材點、知識倉庫,備課時能隨手拈業,教學中能舉重若輕,不會在下課后有被“掏空”的感覺 7、培訓師的百寶箱(33分鐘) 培訓師應在工作積累中建立八個不同的素材箱,如何建立素材箱,如何積累/更新素材箱,讓培訓內容更新,更活,是本節重點 8、課程布局結構模式解析(27分鐘) 把課程的結構概括為遞進式,棋盤式等五種基本模式,每種模式都有對應的適用主題,每種模式都有其特有的流程特點
三、課件設計篇(230分鐘) 1、PPT設計經典法則--粗大米(28分鐘) 三個層面,一串量化的標準,一語中的點化PPT設計誤區,簡單的文字,簡潔的方法,讓學員面對繁瑣的PPT設計變得豁然開朗 2、粗大米現場練習:劉邦的領導藝術Ⅱ(45分鐘) 小組代表現場作業分享,驗證學員對粗大米原則的掌握程度,內化PPT設計技法 3、PPT設計技法討論(32分鐘現場討論) PPT設計常見錯誤現場案例解析,高難度動畫設置示范,講解,復雜路徑設置技法。
4、視頻模塊設計及練習(35分鐘) 視頻模塊的三大來源,編輯/鏈接技巧,視頻開發的優勢與不足,視頻教學法的應用技巧及禁忌 5、案例模塊設計及練習(40分鐘) 案例的兩大類別、三大來源及常用案例展示,案例設計的四大步驟,案例應用的基本路徑及案例模塊的禁忌 6、游戲模塊設計(25分鐘) 課堂游戲的三大類別及三種用法,培訓游戲的使用規則,培訓游戲化與游戲培訓化的區別 7、現場演示模塊設計(25分鐘理論講解) 從實物演示、圖表演示、邏輯推演三個層面展開描述,通過對成功案例的深入剖析獲取現場感受
四、魅力呈現篇(展示技巧篇,95分鐘) 1、肢體語言/表情的運用標準(39分鐘練習) 通過錯誤的手勢導入,用對比的方式加深學員記憶,提高對正確手勢理解和內化,在講解中讓學員領會培訓師身上兩大利器的作用 2、針對上午拍攝的學員代表演練視頻進行逐一點評,點評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40分鐘): 上下講臺的注意事項/標準站、走姿/正確的手勢位/手勢的收放禁忌/標準的身形、衣著、儀容/神情表達/眼神焦點的運用/“三氣”的切換/聲音、心境的切換/時間把握/內容控制的“干-支-葉”法/聲調的頓錯運用/等等 3、發音技巧練習(16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