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 “高成本”+“微利”型的制造企業還能走多久? ★ “中國制造”怎樣走向“中國智造”? ★ 我們與世界一流的企業有多大差距? ★ 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中小型制造企業該做什么? ★ 掌握未來企業生殺大權的“精益管理”到底能給企業帶來什么? 【課程特色】 現場輔導模式:通過企業的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并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余的流程被精簡,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節約。最終能達到整個供應鏈最完善,最合理的結果,能夠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求。能夠大幅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在成本、資金、質量、安全、營銷和生產現場等基礎管理方面不斷加強管理,使生產經營成本和管理費用明顯降低。 集中特訓:為每個企業訓練一名精益生產管理專家,兩名精益實施骨干,由他們作為企業實施改善的責任人,并成立精益改善小組,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建立企業內部管理改善機制。 調研診斷:精益生產管理專家團隊為企業提供第三方客觀、公正、專業的管理體檢服務。圍繞企業“投入產出”及效率,檢核企業的生產管理關鍵環節,展現企業的生產管理真實狀況。 現場指導:為每個學員企業配備管理專家赴廠指導,指導企業做現場改善(包括價值流程、產量、質量、交貨期、成本、庫存、供應鏈等指標的改善),指出問題,找出癥結,提出方案,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完善管理制度和辦法。 改善落實:每個企業都將在精益生產管理專家團隊跟進輔導下,制定各自的改善目標,推進生產改善。 跟蹤監督:將跟蹤、監督企業對提案的實施情況,在過程中提供詳盡的輔導和教練,幫助管理者學會精益改善的手法,并提供必要內部培訓。 交流學習:在企業內部改善機制建立的推進過程中,將安排一次赴“精益管理示范企業”的考察,學習其精益生產管理的精髓。同時根據學員企業的推行進度,安排學員企業間的互動交流活動。 成果產出:企業根據所有的改善提案產生的成本節約客觀地做累計,計算出在此改善周期內所產生的成本降低額度和年化收益數值,并評估其他的改善指標。 反饋總結:根據企業執行的情況,由專家組和企業負責人給予考評,對企業遇到的問題和反饋的意見,整理歸類,并提出整改意見和方案,進一步規范企業的管理模式,作為企業能夠長期落地的管理方法,納入知識管理的體系。 增值服務:根據參與企業的行業背景,選擇具有標桿價值的企業,實施精益智慧倉庫改造項目,或者智慧門店改造項目;對于有較好精益管理基礎的標桿企業實施精益智慧供應鏈項目。 【培訓對象】1+1+4+5培養模式。董事長、總經理+生產副總+(生產總監+銷售總監+財務總監+人力資源總監)+(采購管理+品質管理+現場管理+倉庫管理+研發管理)。 【學習安排】學期半年,每月集中一次,每次兩天,共12天,其中理論教學11天,考察1天。 【企業對象】年產值5000萬以上企業,市重點培育成長型企業。 【培訓地點】浙江大學及游學地。 【課程設置】本課程體系分如下模塊: 核心模塊 轉型升級之:精益總裁戰略 1天 管理學精要 1天 精益生產,中國制造業決勝之劍 1天 企業戰略管理 1天 營銷管理 1天 財務管理 1天 人力資源管理 1天 精益運營 精益生產 轉型升級之:精益概論及管理工具的應用 1天 轉型升級之: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實戰 1天 如何在企業內部尋找改善點 1天 如何做好庫存壓縮及管理 1天 名企考察 沙盤演練 萬向集團、上海大眾、娃哈哈集團、蘇泊爾等及沙盤演練。 說明:核心模塊7天,精益運營4天,考察1天, 合計12天 【教學管理】 入學資料:開學前,向學員提供詳細作息時間表、課程表;授課過程中,適時提供講義。 學員管理:按浙江大學高端培訓學生管理制度統一管理,建立學員檔案,結業后成為浙江大學校友。 教學服務:配備經驗豐富的專職班主任: (1)加強學員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隨時將學員的建議反饋給教師,以確保教學效果; (2)聽取學員對教學管理過程中的意見或建議,及時協助學員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 (3)為學員提供其它力所能及的服務。 質量監控: (1)班主任發現教學出現偏差時,及時跟授課教師溝通; (2)班主任與班委建立起良好溝通機制,確保學員的出勤紀律和課堂紀律; (3)全部培訓結束以后,對整體的辦學效果進行問卷調查和評估。同時將評估結果反饋給貴單位。 【學習費用】 培訓費用20萬/家,30家以上開班。培訓費包括教材費、資料費、師資酬金、場租費、輔導費(不包括學員住宿、就餐、往返交通等費用)。 【考核發證】 學員學完全部課程并通過考核獲得“浙江大學生產制造型企業現場改善實戰研修班”證書。 【培訓輔導收益】 1、“精細化管理現場改善”開展企業培訓輔導工作要符合企業發展需要,才能得到企業的肯定和歡迎,據經信委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制造業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5%--10%,也就是說如果通過精細化管理,使企業成本降低5%-10% ,相當于銷售翻番、利潤翻番。通過活動,使參加活動的企業老總感到精益強身對于企業發展意義很大,徹底改變了管理人員對管理現狀的認知,高度評價政府為他們做了一件實事; 2 、“精細化管理現場改善”活動創新,精細化管理雙強工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以產生結果為目標;通過精益知識體系學習,在學中干,在干中學,活動時間長達半年,不僅通過集中授課和現場指導相結合,還走出去參觀標桿企業,通過專業指導老師的個性化輔導達到有針對性的改善落實提高; 3、“精細化管理現場改善”活動以企業為主體,創新為動力,效益為核心,通過“政府倡導、中介搭臺、專家指導、企業唱戲” 搭建管理培訓指導平臺,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配合,并積極探索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服務載體和機制,幫助企業更好推進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不斷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抵御風險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引導企業轉型升級。 4、“精細化管理現場改善”活動中,還可以提供企業個性化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具體包括:精益智慧倉庫方案,可以降低企業庫存20-30%;精益智慧供應鏈方案,可以大幅降低供應鏈整體庫存水平10-20%;針對品牌企業的智慧門店方案,可以提升門店利潤50%以上等等。這是一項為傳統產業的“增智工程”,該方案將推進物聯網技術與本地區傳統制造業的結合,引導物聯網技術向傳統產業領域滲透融合,推進傳統產業改造。 附件:輔導改善案例(部分) 序號 企業名稱 參加學員 提案數 改善金額 1 浙江安諾芳胺化學品有限公司 洪發軍 柳濱 19 1513萬元 2 浙江彩虹莊印染有限公司 黃興根 朱國棟 5 443.4萬元 3 浙江中環銅業有限公司 徐君 王國林 1 74萬元 4 浙江梅輪電扶梯成套有限公司 錢雪根 張艷秋 2 215萬元 5 紹興縣科旺紡織有限公司 黃開明 李民 1 68.5萬元 6 紹興紫薇化纖有限公司 夏建明 1 50萬元 7 太子龍服飾控股有限公司 張迪 王春芳 2 170.8萬元 8 天潔集團有限公司 何國夫 何建民 2 99.2萬元 9 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紹碧 李必祥 5 115萬元 10 浙江新昌西密克軸承有限公司 王城紅 吳偉毅 3 62萬元 11 浙江越大實業有限公司 鄭瑞國 王登峰 2 200萬元 12 浙江啟明藥業有限公司 董道敏 童李華 1 192萬元 13 昶和纖維(紹興)有限公司 陳明鐔 張 剛 4 71.5萬元 14 浙江杭特容器有限公司 丁偉忠 王文達 3 12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