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2019年8月17-18日 西安(具體地點開班前一周統一發《報到通知》另行通知,詳情請咨詢會務組)
【培訓費用】4800元/人(含講師費、場地費、講義費、茶歇費等),會務組提供酒店代訂服務,如需住宿請在報名回執單中說明,會務組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課程背景】 地庫
成本投入巨大,且設計復雜多變、綜合技術性極強,目前大家多數都已認識到地庫是設計無效成本發生的“重災區”,是管控中的一個“大難題”,然而,您確定知道您的地庫設計到底還有多少無效成本嗎?如果萬科集團總部“地庫王”告訴您,您的地庫設計現在還有數百上千萬、甚至數千萬、上億元的無效成本,您相信嗎?
本次課程,特邀江湖人稱“地庫王”的王老師,為您詳細解析這其中的奧秘,他將通過對標標桿房企成本設計管控及大量案例的分析,為您闡述不同定位下
產品的合理標準、如何有效管控地庫設計、怎樣才能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優化出大量無效成本等等,同時,他還會攜多年研究成果及實戰心得,為您分享地庫設計各關鍵部位及相關因素的分析思路、設計要點及經驗技巧,讓您收獲滿滿、不虛此行。
【課程收益】 1:管控辦法引進來:借鑒標桿企業成功經驗、取其精華直接有效實操,不走彎路
2:優化大招學到手:清晰合理標準及控制思路、掌握設計要點及優化技巧,招招實用
3:地庫問診解疑難:
現場面對面,為您解答地庫設計中的各種疑難問題
【課程對象】
總經理、設計與成本高管及部門負責人、技術骨干、設計單位等。
【金牌講師】 王老師:江湖人稱“地庫王”,男,1965年生,1988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
20年深圳大型設計院設計生涯,歷任主任建筑師、設計部經理等職。
10多年萬科集團總部設計管理及技術
研發工作,集團高級專家、副總師。
主要特長:地庫建筑設計及其無效成本的控制與優化
潛心研究“地庫設計與無效成本控制優化”數十年,成果豐碩并陸續對萬科各一線公司及社會企業進行現場培訓百余場,部分公開成果在業界及網上廣為流傳。
客觀講:在地庫設計與成本控制研究方面可謂是先行者、領跑者、傳播者。
在地庫設計優化方面具有極豐富的實戰經驗,目前隨便哪家設計院的設計一般都能優化出數百上千萬甚至數千萬、上億元的無效成本來。在這方面,放眼全國、恐無出右者!
主要成績:
成本對標:研發編制萬科集團地庫設計控制指標,在全集團強制執行,并具體負責各一線公司項目的審核、評估、技術指導及開工審批。
質量管控:研發編制《集團設計質量底線標準》、《集團地下室精細化設計指引》等標準,在全集團推薦執行,并負責對一線的審查、評估及技術指導。
技術培訓:研發《地庫設計與成本控制》系列課程,對萬科一線公司及社會企業進行現場培訓百余場。
項目優化:累計優化集團內地庫方案 300多個,為集團節省成本 12多億;近三年服務社會項目 40多個,為企業節省成本 5億多,平均單項目落實節省的成本達 1300多萬。
【課程大綱】一 必須清晰了解的三個地庫話題 1、認識地庫真面目
1)被動投入,車位不賺錢
2)關注度低,投入性價比
3)成本巨大,浪費很容易
4)復雜多變,很難做得好
5)案例分享及相關研究
2、分清“超高成本”與“無效成本”
1)成本投入的效果及效率
2)合理標準與合理成本
3)成本優化“三大紀律”
3、如何判斷您項目無效成本到底有多大?
1)項目固有條件
2)專家審圖水平
二 地庫無效成本的重點管控辦法 1、標桿企業管控體系介紹
1)管控辦法
2)成本對標
2、地庫主要控制什么?
1)停車效率
2)單方成本
3) 其它
3、設計節奏及關鍵節點
4、強制指標控制及實操解讀
1)地庫停車效率指標
2)地庫層高指標
5、標準做法控制及實操解讀
1)實施辦法
2) 設計指引
3) 有效操作
5、技術能力提升與優勢資源利用
三 地庫設計關鍵技術要點及優化經驗技巧 第 1節 設計控制
1、規?刂
1)控制方向把握
2)地庫規模確定
3)地庫功能配置
4)設計常見錯誤
2、平面控制
1)地庫形態
2)分建合建
3、豎向控制
1)覆土厚度
2)地庫層高
3)地庫層數 第 2節 停車位設計1、基本尺寸
1)規范要求
2)常見錯誤
3)案例說明
2、柱網與車位
1) 柱網舒適度與成本2) 中小柱網的應用3) 高效布車技巧
第 3節 坡道出入口計1、 規范要點剖析2、 常見誤區錯誤3、 設計經驗技巧第 4節 塔樓下空間計1、設計要點
常見錯誤
案例說明
第 5節 結構找坡1、設計原理
成本分析
適用條件
設計要點
5、案例分析
第 6節 人防設計1、人防布置 2、人防口部 3、設計要點 4、注意事項 5、案例分析
第 7節
設備房計1、設備房布置2、面積及層高3、設計要點 4、案例分析
第 8節 地庫輪廓1、設計要點
2、注意事項
3、案例分析
第 9節 結構做法
1、樓蓋設計
2、底板設計
3、設計要點
4、注意事項
5、案例分析
第 10節 機械車位
1、常用型式
2、成本分析
3、設計原則
4、適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