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瑞敏先生講了海爾在新時代做了一些變革、創新,講得非常好,也非常深。可能我不能跟他比,首先我們從事的行業很土,主要涉及農業和食品領域,具體講就是養豬、養雞、養鴨和肉食品發展。正因為這樣,很多人說我們是農業的企業、農民的企業,又有人說我是農民的朋友,對于是“農民的朋友”我蠻受用的。
37年來,新希望一直在農業領域耕耘發展,但是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最多。尤其是2013年以后,中國已經從短缺經濟向著飽和經濟邁進,絕大多數制造業躍居世界前列。
如果按照原有格局發展,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只有打破舊格局,才能有新發展。我們通過認真研究,從五個方面進行了大的轉型、創新和變革。
新機制
新希望大概有7到8萬員工,銷售近千億。不少人說民營企業機制好,但這僅限于小微企業,他們可以聽得見炮火、看得見市場,他們的執行力就會很好。
但是當機構大了,有十幾個企業、二十幾個企業,像我們在全球各地大概有五、六百家企業的時候,有2/3的總經理他們認識我,我不認識他的時候,顯然就有問題了。于是乎,我們提出廣泛實施合伙制。
什么叫合伙制?就是共識、共創、共享、共擔。
首先,合伙人要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創造、共同的分享、共同的擔當。我們有好多個公司,讓管理層成為擁有者和管理者的結合。
不要講職業經理人,那個已經過時了!我們定了這樣的規則,新合伙制企業的CEO必須是股東,工資制訂、獎勵制訂、收入分配全部由自己決定,合伙人工資通常比職員低一些。到今天,我們已經創建了超過140家合伙制公司。
新青年
萬事萬物以人為本,我們創業37年,跟我們一塊兒創業的管理層多數都變成了五六十歲的老人。這些人為公司做出了重大貢獻,沒有他們,就沒有公司的今天。
但是在互聯網、大數據快速發展的今天,他們有的連手機都玩得不太溜,對新生事物的敏感度不足,而且還失去了當年的活力和拼勁。公司要發展,就必須要啟用一批新青年。
怎樣處理好、解決好這些老的管理者,讓他們心甘情愿地退休,這是不容易的。我們肯定他們、尊重他們、支持他們,同時把主要的管理崗位無一例外地讓出來。
幾年過去了,現在2000多個中層以上的管理干部平均年齡30多歲,公司市值從200多億發展到現在的800多億。通過百千萬工程,我們每年至少培養100個合伙人,1000個技術人員和基層管理干部,每年招收10000個大學生。這些新青年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為公司發展注入了生命源泉。
新科技
當前科學技術方興未艾,不管是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智慧化,沒有科技寸步難行,不能靠經驗。
我們狠抓科研投入,狠抓科研帶頭人引進,狠抓科技發展,先后成立了八個研究院,包括在美國波士頓的生物工程研究院等等,并承擔了很多項國家科技項目,榮獲了六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同時,我們還在生物、食品、農業,包括在養豬、養雞等具體科學技術上都取得了突破。
我們目前在全國推廣科學養豬,堅持以環保為核心,利用生物科技進行空氣過濾,可以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疫情。新希望至少要在青島養200萬頭豬,還要建設國家生態農業產業公園!
我們要把一、二、三產業聯動和公園的形式結合起來,成立專門的鄉村振興一、二、三產業聯盟。我們還在數字科技、金融科技上下工夫,成立了新希望銀行,并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向全國幾十家銀行推廣金融解決方案。
新賽道
我們的飼料已經做到全國第一,搞養豬、養雞,山東青島也是重要的基地,但這絕對不夠。
傳統產業需要創新,我們推出了新賽道理念。三年前,我們發現冷鏈物流發展迅速,但是整個行業缺乏龍頭企業。經過不到三年的發展,我們37家公司已經實現了中國主要市場的全覆蓋,今年有望成為冷鏈行業的全國第一。
通過調查,我們還發現國內肉牛市場供不應求,便在全球募集行業資源,形成了立體養殖的中國模式,肉牛養殖和存欄量有可能做到全球第一。
當下寵物經濟迅猛發展,我們以前沒有做過寵物飼料,因為這是To C的行業,公司通過國際國內的產業整合,使得寵物飼料銷量邁上了新臺階。另外,新希望乳業成功上市,市值排名全國第三。
新責任
我們倡導員工要對企業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2000多名中層以上的干部,每個人必須幫助一個貧困戶,整個集團要幫助10萬個貧困戶。
我們在商州投資20億,進行精準扶貧和產業結合。同時還通過自身努力,改變養殖產業模式,肩負起對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的責任。
我們轉型的“五新”包括新機制、新青年、新科技、新賽道、新責任,五新結合構成了我們集團創新變革的五大步。去年,在整個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我們的銷售利潤、納稅額度都增長了百分之十幾、百分之二十幾,股市市值翻了將近兩番,贏得了市場的認可。
用“五新”進行轉型,在我們身上看似不錯,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每個企業情況不一樣,不能完全照搬。我們還在路上,我相信按照“五新”的理念,我們還會走得更好,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
作者:劉永好,重慶希望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永好先生,生于1951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人,畢業于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四川首富。現任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