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企業界,大家都已經對經理人員持股將會對企業的經營績效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個結論達成共識。但是,對于經理人員持股與企業經營績效之間到底成什么樣的關系,是爭論較多的一個問題。有的學者認為持股將會激勵經理人員追求自己因為擁有股權而可能帶來的利益,從而使經營者與股東的“利益趨同”,最終導致企業經營績效的改善。而有的學者認為持股將會使經理人員通過弄虛作假以及在職消費等情形不當得利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反而驅使經營者背離股東利益,導致“利益侵占”,最終使企業經營績效惡化。
1.“利益趨同”效應——指經理人員因為與股東一樣擁有公司的股權,為了通過其擁有的股權而分享剩余,他們同樣希望企業能夠達到更好的績效水平,從而努力工作。這樣一來,經理人員因與企業股東擁有同樣的利益,則其持股比例越大,付出的努力將會越多。并且在這種情況下,經營者將會把所有資源集中在能夠使企業價值實現最大化的地方,從而使企業經營績效越來越好。尤其在股權比較分散的公司,經理人員只要擁有一定份額的股權,他們的利益就將會與為數眾多的股東完全一致。因此,“利益趨同”效應下,經理人員持股比例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
2.“利益侵占”效應是指經理人員雖然擁有公司的股權,但如果薪水增加所獲得的利益比公司價值減少所失去的利益大時,經理人員將會通過自己所擁有的公司股權更為有力的對公司進行控制,從而提高薪水而不當得利;另一方面為了通過股權獲得分紅,他們很有可能虛報公司經營狀況,欺騙股東而獲得并不存在的企業剩余;此外,在所有者與經營者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經理人員還有可能通過經營過程中的弄虛作假轉移企業資產而獲得利益。這樣一來,企業的經營績效水平將不可避免的惡化。并且經理人員持股比例越大,其對企業的控制力越大,利益侵占行為被發現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自然而然,企業的經營績效也就越差。
在實際當中,“利益趨同”與“利益侵占”兩種效應是同時存在的。經理人員持股產生的激勵效用取決于兩種效應疊加的結果。而兩種正、負效應疊加的結果使得經理人持股與企業經營績效之間形成一種較為復雜的曲線關系,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區間當中,“利益趨同”效應大于“利益侵占”效應,經理人員持股比例的增加有益于企業經營績效的改善;而在另外的區間內,“利益趨同”效應小于“利益侵占”效應,經理人員持股份額的增大將導致企業經營績效的惡化。
作者:馬方,泰山管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兼職教授、山東省社會組織評估委員會主任、山東省中小企業管理咨詢協會會長、濟南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多家公司外部董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