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智商是硬傷,情商則是軟傷。很多企業會在招聘過程中考察求職者的情商,HR可以在面試前或面試時考察求職者的情商,那么如何考察?
EQ:情緒管理能力
EQ是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的簡稱,代表一個人的情緒智力。簡單來說,EQ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及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指數。
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情商是工作績效強大的預測源,它預測著領導有效性、銷售表現、有效的團隊合作,甚至還有研究指出情商與員工留任、職業壓力、工作滿意度相關。
工作情商包括五大方面:
1. 自我覺知接受
對自身情緒的覺知、認可和接納;
2. 自我管理調控
自主地調解自身情緒狀態和行為,以適應任務和目標的要求;
3. 自我激勵
激發利于工作完成的情緒狀態,以更好地完成工作;
4. 社會覺知
通過各種信息感知他人情緒和內心感受,站在他人或組織角度思考問題;
5. 社會技能
理解和讀懂他人,利用情緒技巧在人際關系中有效行動,獲得他人的接納和歡迎。
高情商不是面無表情或深藏不露
情商高的人都善于控制情緒,但深藏不露或隱藏情緒就是情商高么?觀察那些受歡迎的人,往往不是脾氣很好或冷冰冰、面無表情,而是在群體中談笑風生、自然生動、讓人感覺非常舒服的人,他們擁有一種天賦,就是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高情商的表現是能體會自身的真實情感,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情緒狀態,也會控制破壞性情緒的爆發,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熟知社會約定不代表高情商
有些人熟知社交約定,左右逢源,但這是情商高嗎?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人們在描述這類人時通常帶著很復雜的情緒,羨慕又有點不舒服。高情商的人是不會讓人不舒服的,他們的人際關系很和諧,旁人對他們的評價會是欣賞而非不舒服。
情商高的表現是給他人以他們需要的回應——需要鼓勵時報以微笑,需要幫助時施以援手。懂得社交約定的人在處理人際交往的問題上很周全,逢年過節打電話、見到領導畢恭畢敬,在外人看來確實做得不錯。遺憾的是,相當一部分人只是機械地遵循社交規范行事,卻忘記了社交的主體是人而非規范,忽略了交往對象的感受,這種方式是不可能獲得高質量人際關系的。
成也情商,敗也情商
心理學家 Dana Joseph 做了一個有關情商與工作表現的研究,接受調查者來自191種工作崗位。調查結果顯示,高情商者并非總有出色的工作表現。
有些工作對情商要求高,比如銷售人員、房地產從業人員、呼叫中心服務人員及咨詢師。他們若知道如何解讀及控制情緒,就會有很好的工作成果。
在一些對情商要求低的工作中,情商高反而不利于開展工作,例如機械師、科學家及會計等。如果你的工作是分析數據或修理汽車,那么將注意力放在察言觀色上,工作效果肯定不會好。
成也情商,敗也情商,適時發揮尤為重要。
高情商演變為情感操控
最高級別的情商可以做到操控其他人,也就是說,當你善于控制自身情緒,就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讓別人不能看清自己的意圖;當你能了解他人情緒和感受時,就可以掌控其心理,鼓動其按照你的想法行事。
情商就像其他技能一樣,好壞參半。若能很好地利用,用到正確的地方,就能對個人發展大有幫助,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會用情商造福人類;但若私心過重,濫用情商,就會變成情感操控,會對社會造成危害。所以想要正確利用情商,就要降低私欲,善于用道德來約束自我。
常見的情商面試題
在面試過程中,你可能會遇上一些意料之外的題。比如應聘新東方的英語老師時,你可能會被要求講個笑話;應聘德勤的財務總監時,可能得舉出3個不認識卻很羨慕的人物;甚至還得向Twitter的面試官解釋“為什么不雇傭你”。
這些看似跑偏的面試題背后,其實都隱含了考量情商的深意。面試官通常會從情商的不同維度出題,通過求職者的答案內容及作答表現來挑選出合適的候選人。雖然不同公司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不盡相同,但作為領導力發展來講,員工的情商發展也是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塑造中重要的一環。
1、激勵你的人是誰,為什么?
面試官能透過答案一窺候選人面具下的真面目,這個問題的回答也可以凸顯面試者尊崇的行為模式。
2、如果你明天要開一家公司,它的三大價值觀是什么?
每一段良好關系的開始都伴隨著信任和一致的價值觀。在問題的答案里,面試官可以洞察誠實、正直等因素在候選人心中的優先級。
3、如果業務的優先級變化,你會如何幫助你的團隊理解并執行更改的目標?
任務變更在每家公司、每種工作中都可能發生,因此員工要靈活且有能力應對改變。建議雇傭有自知之明、主動且有同理心的員工,這些技能會幫助其在團隊里更好地工作。
4、你覺得什么技能是自己缺失的?
智商不高而情商較高的人,學習效率雖不如高智商者,但有時卻因其鍥而不舍的精神反而學得更好,成就更大。因而也更會懂得學習永無止境的道理。
至于那些糾結于這個問題的,往往是自認為已懂得一切,這些人正是你想要避開的。雇錯了人帶來的不良影響更大,因為隨著公司業務發展,你會發現企業文化變成了總看時鐘等待下班的平庸者文化。
5、你覺得你的成功源于哪些主要因素?
這題的答案能判斷出回答者是無私還是自私的人。你要尋找的是能給公司帶來積極效應的團隊成員。房間里最聰明的人不一定是合適人選,可能你并不樂意與Ta合作,因為這種人總是更關心自己的成功,而非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