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毅偉
受市場寒冬季影響,相信多數實體行業今年效益普遍下滑,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采取的是裁員政策或降低員工福利待遇,而很少有從企業自身根本尋找原因的
假設往年的公司銷售額可以達到十億,而今年卻只有六億甚至更少,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企業管理者往往認為是員工的能力問題,把責任推給下屬!而不去尋找企業自身的原因,殊不知今年的市場市場和往年又有了何變化?
一個產品的出現,前期市場空白需求量大必然好做。而國內跟風者眾多,后來模仿者會很快做出相同的產品,市場隨之飽和,取而代之的就是市場價格戰,品牌效應戰!開支倍增,利潤縮水,這種情況下很多管理者就認為是企業內部員工銷售能力出了問題
所以說產品選擇性很重要,打個比方。蘋果手機很好賣,你找個掃地阿姨一天都可以賣出去好幾部!同樣的,你找個世界500強的銷售經驗嗎來銷售諾基亞,一天可能也賣不了幾部,為什么呢?因為蘋果的知名度做出來了,消費者認可這個品牌!另外它的價格便宜嗎?不便宜,可買的人還是不少,這說明什么?好貨不比價格,品牌不怕擠壓!所以打價格戰的企業是不明智的,與其把精力放在市場惡心競爭上,不如花時間來打造一個優秀的同類翹楚品牌,選擇一個有市場需求量大,短期不容易被抄襲模仿的產品。
另外就是關于企業的裁員,減少福利待遇政策,本身市場寒冰季,業績下滑員工福利自然下滑,導致許多員工心態不好,心理壓力增大,往年月入過萬的員工寒冰幾可能收入只要三四千,而此時企業如果再減少員工的福利待遇勢必會影響員工的銷售情緒,抱著半死不活的心態,很多員工可能想得就是能混一天是一天,得過且過這種情緒去做業績只會得不償失業績直線下滑的厲害。
而裁員這種政策更是萬不能取的,一個企業的核心財富就是員工,新入職的員工相當于企業的新鮮血脈,能為企業帶來活力,而一些優秀老員工會比管理者更熟絡和客戶之間的關系,那么在裁員和減薪都不可取的情況下,企業應該如何減少成本,提高員工激情增長業績呢?
一:學會分錢,越是公司效益下滑的時候,公司越是應該學會分錢,收益公開化,開支透明化,無底薪合伙人制度,保障企業利益的前提下,給予員工最大福利收入政策,例如:企業拿百分之二十的利潤,把其余的百分之八十利潤給相對應的員工,這樣員工在沒有任何保障底薪的前提下會加倍努力開發業績,想盡一切辦法的去幫助客戶增加銷售量,這樣看似沒了底薪,但對于真正有實力有自信的員工來說,這樣分錢制度帶來的收入可能是之前底薪提成制的許多倍,同樣的,企業因為少了底薪開支也會節省一大筆費用,這樣看似分錢帶來的利潤會減少許多,可除掉部分混日子的人和以往底薪制度花費外,企業營業額其實是增長的,無用開支減少,銷售額增長
對于大公司實力型公司來說,人員尤為重要,畢竟能力強的員工是每個公司都想要挖掘的,那么這些企業在寒季又該如何穩住員工激發其斗志呢
二:漲薪制度,越是效益差公司越要舍得花錢,員工本省靠提成收入維持生活,在寒季微薄的提成無法保障其基本的生活所需,這種情況很多員工會對市場更加的無心思去管理,甚至會產生對公司厭惡疲憊思想,更有甚者會煽動旁人情緒,集體跳槽,而一旦銷售人員被競爭對手挖掘則會變成對公司最大的威脅,甚至直接帶走部分客戶,所以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企業管理者應該在綜合考慮實際情況的前提之下,適當增長一定福利待遇以助員工維持基本生活
一個好的企業往往是需要管理者和員工共同努力才能做大做強的,管理者的思維管理制度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員工的工作激情與付出決定著企業的所占市場份額
另外對于一些公司的管理層空降做法,其實相對公司內部而言是一種很不明智的錯誤做法。
一方面,公司老員工不會服從空降領導,優秀員工心里憋屈,會有抵觸。另外,空降領導不熟悉公司流程會給公司帶來錯誤的一個短期發展方向,所以建議優秀領導層一定要公司內部員工之間競爭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