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如何建立企業能力素質模型管理體系?

一、能力素質的概念

在企業中,能力素質廣泛被人力資源專家接受的定義為“一個人能夠有效地或者出色地完成工作,他所具有的內在的基本特點”。而另一個更詳細的定義是“影響一個人大部分工作(角色或者職責)的一些相關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它們與工作的績效緊密相連,并可用一些被廣泛接受的標準對它們進行測量,而且可以通過培訓與發展加以改善和提高”

首先,我們先區分一下工作分析與能力素質的區別。工作分析是個過程,以事為基礎;而能力素質是個結果,以行為為基礎。在過去的30年間,各方專家在麥克利蘭的基礎上各自提出能力素質的理解,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針對相同的崗位而言,業績優異者與平平者的素質差異是崗位勝任特征;

第二階段:也是針對相同的崗位而言,是區別業績優異者與平平者的素質差異的個體潛在的深層次特征;

第三階段:進行了進一步完善,能力素質是將圓滿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備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個人特質等行為方式描述出來。這些行為應是可指導,可觀察,可衡量,而且是對個人發展和企業成功極其重要的。在國內,其也被翻譯成能力勝任力、資質等.

能力素質是從組織戰略需要出發,以強化核心競爭力,提高組織績效為目標的一種獨特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和操作流程。能力素質像流程一樣,都是服務于戰略的,它是一種從動態的、戰略的、以事實為依據的角度來判斷人才和人力資源的新標準。

二、能力素質的結構

一個人的能力素質體系就好比一座冰山,如下圖所示:根據冰山模型,能力素質可以概括為以下7個層級:技能、知識、角色定位、價值觀、自我認知、個人品質、動機。技能和知識只是露在水面上冰山的一小部分,許多學者公認該部分大約為整體的30%,比較容易判斷和識別,屬于顯性素質;而其余大部分(大約70%)的能力素質都潛藏在水面以下,于難以被挖掘與感知的潛在素質,它們對員工工作績效起著決定性的核心作用。如下圖:

技能(Skill):指一個人能夠結構化地運用知識完成某項具體工作或任務所具備的能力,例如溝通表達能力,組織計劃能力,決策能力,自我學習能力、電腦操技能等;

知識(Knowledge):指一個人對于某特定領域擁有的事實型和經驗型信息,例如統計知識、電腦知識、文學知識、管理知識、財務知識等;  

角色定位(Social Role):指一個人對于職業的預期,既一個人想要做什么事情擔任什么角色,例如技術專家、中高層管理者、企業家、專業顧問等;

價值觀(Value):指一個人對事物是非重要性必要性等的價值取向或觀點看法,例如團隊合作精神、奉獻精神、積極進取精神等;

自我認知(Self-image):指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例如自信心、我評價意識、樂觀精神等;

品質(Trait):指一個人的個性、身體特征對環境與各種信息所表現出來的持續而穩定的行為特征,例如誠實正直、富有責任感、果斷等;

動機(motive):指一個人內在的自然而持續的想法和嗜好,它將驅動和引發并決定個人的行動,例如生理需求、物質需求、安全需求、社會交際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權利需求、競爭意識等。  

近來也有學者提出素質體系的洋蔥模型(如下圖所示),知識和技能就是洋蔥的表皮,較容易評價和培養,而其它能力素質(角色定位、自我認知、價值觀、動機和品質)都隱藏在表皮下面,都比較難于被判定和識別,也不容易在口后培養獲取。如下圖:

為了便于在企業中更有效地應用,通常會將能力素質進一步劃分為通用能力素質和專業能力素質。通用能力素質是基本的,針對企業每個員工的要求;而專業能力素質是針對不同職能員工的不同要求。例如銷售、管理、財務和采購等。

三、能力素質的特征

1.能力素質具有可測量性  

能力素質必須表現為能夠被確認的行為,通過這些外在的行為表現我可以清楚地衡量個體在某項能力上具備的程度,即能力素質具有可測量性。這味著,我們可以根據一個人是否具備某個職位所需求的能力素質來預知他能否色勝任該職位。例如:一個人有成就導向的能力,我們必須能夠舉出他這種成動機展現在外的行為。這種行為可能是為自己確定具有挑戰性的標準并積極達之,或是他總在超越目前的標準。  

2.能力素質與績效有著密切關系  

從靜態的角度看,績效不僅受到個人能力素質的影響,還受到其它若因素的制約,比如組織架構、企業內部可提供資源、領導者風格等,但是能力質與績效明顯存在關聯;從長遠和發展的角度來看,個人的績效結果取決于其力素質。這也是開發和應用能力素質模型的原因一通過提高員工能力素質達到提升績效的目的。

3.不同的企業、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的同一個企業,對任職者能力素質的要求有所不同  

企業對任職者能力素質的要求是與其所處的環境相聯系的,一個企業的任職者能力素質往往不能被另一個企業所直接援用;同一個企業,在初創時期身處于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對任職者一尤其是高層領導者而言,強烈的成就動機是極為重要的,然而若是已經站穩腳跟,一切運作都處在極好的均衡狀態,過強的成就動機反而可能破壞其運作的平衡,導致組織績效衰退。

 4.能力素質根據職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別

能力素質是分層次分等級的,同樣的一項能力素質,因任職者本身職位的高低而對其要求程度也有所不同。企業最高主管可能需要極高的理念性能力,相對而言,中層主管需要較強的溝通能力、中等的理念性能力,基層主管則需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較弱的理念性能力。

5.能力素質是由學習等方式逐漸發展起來的,具有可培養性。

能力素質并不一定是與生俱來的,它可以經過個體后天的學習和實踐被培育和強化。專家的研究表明,能力素質的獲得是相當耗費時間的,所以它們通常被認為是在個體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培養出來的。

四、能力素質模型的定義

能力素質模型在歐美主要稱為Competency Model,國內學界和企業人力資源人士也有將其翻譯成能力模型、資質模型、能力素質模型、勝任特征模型等,它就是指員工擔任某一特定的任務角色所需要具備的知識、技巧、品質和工作能力等能力素質的結構化組合;它對能力素質的內容和評判資質水平高低的等級都有明確的描述和界定。它是幫助企業從實現組織目標,提高業績的角度出發,提高人員選拔、培養、調用、績效等方面工作效率的先進工具。能力素質模型的出現與應用是西方  

文化不斷追求科學、實用、統計意義上的結果,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特別是先進企業中得到普遍認可和廣泛運用的管理干部選拔、培養和發展的有效方法。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基礎,能力素質模型越來越多地被廣泛運用在人力資源系統的各個流程中,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能力素質模型的特征

首先,具有行業特色。它反映的是某類行業內對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包括知識和技能的范圍,對所服務客戶的認識程度等。  

其次,具有企業特色。它反映的是單個企業對特定人員的要求,并且細化到行為方式的程度,即使是處于同一行業的兩個企業,由于企業文化、經營目標、經營策略的差異,縱然企業在人員要求的能力條目上完全相同,也很少有兩個企業的能力素質的行為方式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最后,具有階段性。能力素質模型的行為模式由于與企業經營相聯系,因而具有階段性。在企業的特定時期內,某項勝任能力,甚至是某一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而在另一個階段,由于企業的經營目標或經營策略發生變化,能力模型素質就會定期隨之更新和改變。

六、能力素質模型的結構

企業能力素質模型由三個部分組成:

1.形成企業個性化的全員素質模型;(又稱企業個性化的素質模型)

其實企業個性化的全員素質模型就是企業各職能素質模型的共性部分,它是企業各職能素質模型的高度統一。如下圖:

2.同一職能系統中對任職者的共性素質要求,與其它職能進行有效區別素質因素,為該職能系統的素質模型(又稱部門素質模型)

職能系統素質模型包括企業性化的全員素質模型的內容,但由于其職能的特殊性,又體現其個性的部分,因此它是企業性化的全員素質模型共性中的個性部分,但它的核心是圍繞著企業個性化全員素質模型的。如下圖:

3.對關鍵崗位的素質模型分析,建立該崗位的素質模型;(又稱職位素質模型)

同理可得,職能系統素質模型是該職能系統中職位素質模型的共性部分,但由于同一系統的不同職位的特殊性,又體現其個性的部分,因此職位素質模型是職能系統素質模型的個性部分,但它也是圍繞著職能系統素質模型的。一般來說,崗位素質模型是職能系統素質模型+該崗位的專業素質要求組成。如下表:(職位能力素質模型及素質要求)

七、能力素質模型與人力資源管理各職能之間的關系

能力素質模型是人力資源管理各職能的基礎。人力資源管理是指為獲得、激勵、開發以及管理組織中人力資源的一整套策略性方法……而且能夠塑造適宜的企業文化,并且導入能夠反映和支持組織核心理念、保證組織成功的一種程序。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以開發和管理能力素質模型為主導,將其貫穿從員工招聘、入職到教育培訓,績效管理、薪酬策略和晉升規劃等全部人力資源管理流程。能力素質模型也因此被用于向員工傳達企業價值和標準,分析并改進企業文化,考核及培養員工隊伍,管理繼任計劃進程,建立人員培養的基礎,以及協助薪酬管理程序等。

1.基于能力素質模型的選任機制  

能力素質模型為選任機制提供了測評手段與參考依據。  

傳統的招聘多停留在以教育背景、知識水平、技能水平和以往的經驗而非能力來做出聘用的決定,但往往知識豐富、技術能力較強的人不一定就是績效優秀者。例如,在會計領域和金融方面學識淵博的人不一定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CFO.

目前流行的科學招聘是以能力素質為基礎的選任機制,重點對價值觀(包括性格、態度、價值觀、行為方式等)能力和技能進行評估。對應聘者的能力、技能和素質進行評估的最實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基于行為事件面試法。這一面試方法的假設前提是過去的績效能最好地預測未來的績效。優秀的面試官根據擬應聘崗位能力素質模型,對應聘者價值觀,以及在過去所表現出來的能力高低進行判斷,并與崗位能力素質標準對照,預測應聘者在該應聘崗位的未來表現,做出是否錄用的決策。為了準確選拔關鍵管理崗位候選人,有些企業經常采用心理測驗、情景模擬等評價中心技術,以保證招聘的質量,提高準確率。  

2.基于能力素質模型的培訓設計  

能力素質模型為培訓設計提供了培訓內容與投入選擇的指導。  

提高公司整體工作能力,一方面是將更多有能力的員工引入公司,另一方面是提高當前員工的個人能力。在員工培養機制中運用能力概念,可以創造出改變員工行為的具體途徑,目前國外企業廣泛應用能力素質模型,作為培訓課程設計的依據。有針對性地開發培訓課程,要求一方面清楚公司不同崗位的能力素質力要求(個性、價值觀、能力和知識等),另一方面需要明了員工的素質和能力特點、知識水平等有哪些不足以滿足未來崗位要求。這樣保證培訓有的放矢,有利于提升關鍵員工和經理們的能力素質,提高員工的績效。

3.以能力素質模型為基礎的薪酬體系  

能力素質模型為薪酬體系界定了薪酬支付標準。  

隨著經濟知識化、信息化,以及組織結構彈性化和扁平化,工作小組或團隊成為組織結構的基本單位。同一個工作團隊的員工彼此之間沒有很清晰的職責劃分,大家共同協作,共同對團隊績效負責。無邊界工作、無邊界組織成為組織追求的目標,工作說明書由原來細致地規范崗位任務和職責,轉變為只規定崗位的工作性質、任務以及任職者的能力和技術。相應地,薪酬體系也經歷了以職位為基礎到以個人能力為基礎的變化,其中寬帶薪酬體系就反映了以個人能力為基礎的薪酬設計思想;同樣,具有不同能力結構的公司員工應設計不同的薪酬結構。例如,從事結構化工作,能力結構較為穩定的員工應以固定報酬為主;對于從事非結構化工作,能力結構不穩定,潛在能力較大的員工則應以非固定報酬作為其報酬的主要組成部分,將其報酬與其能力發揮情況聯系起來。

4.基于能力素質模型的評估機制  

對目標的完成、績效的提高和能力的評估,可以幫助員工完成目標,完善自我,以及了解自身在公司中的事業發展機會。對能力的評估通常包括:員工的管理能力和素質優劣勢?員工的潛在能力和發展趨勢怎樣?員工需要什么樣的能力和經驗方能滿足既任崗位所明確的條件?要采取何種培訓,彌補員工經驗和能力的不足?目前,有些公司使用評價中心,也有的公司使用基于能力素質的180度、360度評估等方式,對員工的能力素質進行評估,以充分了解員工的能力狀態,分析妨礙員工獲得更好績效的能力障礙,以及員工的事業目標和他們的愿望。根據這些信息,在經理的支持下,員工制定出績效和能力發展目標及行動步驟,從而在工作中不斷改變自身的行為,取得個人和公司期望的績效成果。能力素質模型為其明確了績效改進的目標與方向,同時有機的與薪酬管理相結合。

5.基于能力素質模型的企業文化

能力素質是一個個體概念,員工個人的能力必須在團體的層次上凝聚成團體的能力,才能形成企業的核心能力,要在企業內部形成能力的投資乘數效應,必須具備能力復制的環境。  

企業文化被定義為在組織的各個層次得到體現和傳播,并被傳遞至下一代員工的組織運作方式,其中包括組織成員共同擁有的一整套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等。優秀企業文化產生的共同的價值觀、認同感,加強了員工間、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打破它們之間的障礙,對以整個企業為載體的核心能力的營造無疑十分關鍵。但由于企業文化中的價值觀、信念等因素一旦形成,往往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而企業核心能力由于持續的學習、創新以及外部條件的變化,處于一種動態發展的狀態中,所以伴隨著上一個階段核心能力的企業文化對下一階段核心能力的營造會有很大的影響,在多數情況下往往是不利的影響。企業文化的規則限定了的工作能力和企業有效運作,這要求企業內要有一支勇于變革的領導團隊,能夠不斷更新和改變企業文化,塑造尊重人才的高素質職業經理人,為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企業文化在企業能力營造中始終發揮積極的作用。  

在基于能力素質模型的文化下,企業將成為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助人成長的場所,員工為自己學習、成長、發展和滿足感而努力工作,并且力求為自己、為其所在的團隊和組織、為客戶竭盡全力,盡其所能。能力素質模型為其提供了不斷復制優秀能力的平臺,使企業文化在持續的學習、創新以及外部條件的變化下,始終保持處于一種動態發展。

由下圖可以發現業達成目標的催化劑,能力素質模型不只是人力資源管理各機制的基石,更是企。它將人力資源的各個職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為企業落實戰略,實現目標起著重要作用。

同時,能力素質模型的建立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能獨立于其它管理體系,如組織結構、流程、薪酬、績效管理、培訓和職業生涯發展等而孤立存在。只有與其它體系緊密配合,能力素質模型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八、下面根據現時的能力素質模型理論基礎及研究水平,介紹能力素質模型的建模原則、過程、并以企業為實例,來介始整個建模過程及驗證過程。

8.1能力素質模型建立原則

1公正、客觀、來源于實際工作的原則

多數企業對素質模型的誤解是,只要是幾個領導在辦公室開一天會,拍拍大腦,根據領導的喜好,就可以完成這個模型;或者考慮領導的喜好和標準來左右能力素質模型的建立過程。這些想法都會對能力素質模型的正實公正客觀性帶來致命的影響。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總經理離開了,該企業是否應重新根據新上任的總經理再建立一個能力素質模型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2.考慮公司管理層的用人偏向性原則

表面看這一點與第一點相沖突,但其實并不矛盾。有一些人力資源的專家曾提出公司的管理層決定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其實這一點并不錯,只是這里的管理層并不是指一個總經理,而是一個管理團體,F行有一套非常流行的性格評估系統——DISC,把人分成四類:

①D類(紅色)——決策型,果斷,干煉,關注大的方向,但沒有耐性。(多為公司高管)

②I類(黃色) ——影響型,有感染力及影響力,但也容易受別人影響。(多從事培訓,員工活動,宣傳工作。)

③S類(綠色) ——安全型,穩定,與世無爭,不適應也害怕環境的改變。(文職,秘書,支持及輔助性的工作。)

④C類(藍色) ——分析型,關注細節及證據,邏輯性強,但缺乏全局觀。(會計,出納,銀行工作者,審計等工作。)

請參照下圖,經專家研究發現,對角的二類人是很難相處的,相鄰或同類人就沒有太大問題。其實這也不難理解,c類人是以數據說話的,注重細節及證據;而r類人更注意感覺,如果作老師時,聽課的學生興致高昂,掌聲雷動,他就發揮得很好,一旦學生沒有反饋,就失支表現欲,上課品質下降。如果一家企業的管理層多為c類,那么r類的員工就很難適應。因為他們大多以感覺為主,比如說:“這件事,我覺得這樣做會好一點,或我的經驗讓我認為不能這樣做…”但c型的管理者就會很不舒服,他們最想要的是為什么,拿什么證明。    所以在建模時,一定要考慮管理層的構成及偏向性,否則該系統很難推行。如下圖:

3.能力素質模型應簡潔易懂,且其操作性強。

不管在選題,用詞,行文的過程中,盡量避免生辟,難懂,以及有爭議的字或詞語。能力素質模型是一個工具,而不需要代表一家公司的文學水平,能用數據或圖表表答的,盡量避免用文字去解釋。標準應該盡量量化,不僅要考慮現在的需要,還應考慮將來更改的需求。  

4.不以個人為標準,而是以職位為標準。  

許多企業,喜歡用公司比較能干的人作為能力模型的標準,而不是以部門該職位應具備的能力素質進行分析,結果,其他人的能力素質也要因這一個人的標準而偏離。在短期內是不會有問題,一旦該員工離職了,估計很長時間都無法找到一個代替者,因為一模一樣的人是沒有的,而要找到一個能適應部門內所有人的人也同樣不易。  

5.戰略導向

企業應依據企業戰略規劃所確定的核心競爭能力研發企業員工的核心專長與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企業員工的素質模型。素質模型的研發意味著企業人才哲學突破了只關注知識與技能(經驗)的傳統,而是在考察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運用組織行為學、管理心理學等應用工具深入發掘人力資源的素質與行為。有關心理學應用的知識是極為繁雜的,應立足于現實性和前瞻性相結合的原則為企業提出框架式的簡單型分析工具,并且定量不事目的,而是手段。

6.核心價值觀族群的設立是文化導向的必然

該模型應充分接受以企業哲學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的指導,并貫串在企業素質模型中去。通過核心價值觀的層級分解,使企業核心價值觀化為員工的素質要求,期望以此達致企業文化由虛入實、落地生根的效果。同時,核心價值觀的素質要項的分解,直接形成了核心價值觀制度以及其相關的素質行為的描述,為企業文化實施中核心價值觀提供標準。

7.以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的素質模型要貫穿整個HR流程

該模型應與企業整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進行充分對接,并在實踐中逐步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的核心工作,以此推動總體人力資源素質的提升。因此,該模型是企業致力于構建基于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以支撐企業進攻性戰略發展的根本大計。

8.基于戰略和文化的素質模型必須動態管理

該模型的研發不是以方案的提出作為終點,相反才剛剛開始;素質模型必須在企業戰略發展中實現動態更新與管理,才能使企業人力資源及時迅速地按照企業戰略階段性目標進行調整。因此,經盛管理咨詢在本模型的基礎研發之立足點在于把握“方向是正確的、框架是清晰的、規則是明確的、收放是自如的、定位是拔高的”等五項基本原則

 8.2建立能力素質模型過程

1公司管理層應組成一個以人力資源部高級主管為負責人及其他s位公司經理及主管為成員的能力素質模型項目小組。  

2.數據收集,完成能力素質問卷。建立企業素質模型的首先要在公司管理人員所具備的眾多能力中提取出順應公司需求,迎合公司文化的所有管理者所具備的能力?蓞⒖寄芰祿䦷、優秀企業能力素質模型、專家及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建議。  

3.選定目標群,發放問卷;根據結果得出一般能力素質模型初稿。一般能力是指擔任管理職能的員工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4.完成《管理人員能力素質重要性排列問卷》內容。由于各個企業的文化背景,組織結構不同,就算是同一企業的不同時期,其能力素質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應對初次提取的能力素質再作一次重要性排列。準備問卷,向特定群發放,根據結果得出能力素質模型初稿。

5.征詢公司高層管理意見,最終得出公司能力素質模型。

6.驗證。

項目小組應在企業管理人員中抽取了部分績效靠前和靠后的人員,并請他們的直接主管對他們目前所擁有的相對比較突出的能力進行選擇。我們對能力素質模型中所描述的各種能力出現的頻次進行了統計,并通過人力資源部取得了這部分人員的最近一次績效評估結果。以能力出現頻數和績效平均數為變量,建立統計學相關系數模型對其進行驗證。

8.3建立能力素質模型實例

以PK公司為例,介紹能力素質模型得構建過程。  

公司背景:PK科技有限公司,簡稱PK,美資跨國企業一一世界級電子制造及服務企業一員。公司現有員工約3000人,包括一部分來自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的技術專家和管理專家,其中接受過大學及以上教育的職員超過75%。

人員結構:管理類人員92人(包括部門經理、部門主管等) ,技術類人員450人(包括各類工程師和技術員),其他人員31人(包括會計、采購、倉管等)。

經過多方面的研究和調查,公司的管理層認識到,公司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口益加劇,客戶對我們的產品質量和員工服務意識越來越高,這也讓公司的管理層進一步加強對現有員工的各種能力素質要求。員工普遍感覺到更高的工作要求帶來了很大的工作壓力,現有的工作能力和方式無法滿足新的要求,再加上原公司的部分老員工對新公司的文化有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性,員工流失率也逐漸攀升。公司已經意識到該問題的嚴重性,也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幫助加強員工的能力素質,但結果并非如期望的那樣,老問題依然很嚴重:老員工流失率繼續高居不下,新員工無法短時間內彌補老員工流失帶來的工作上脫節問題;對同時企業在大量招聘和選拔新員工的質量上也出現了明顯的問題;在面試中我們認為表現良好的候選人到了工作崗位后,有不少新員工(包括外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要么適應新工作環境很慢,要么其專長能力并未給我們帶來期望的工作績效,從而一部分新員工很快因不適應或發揮不出優勢而選擇離開公司。所有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工作效率,造成公司客戶的投訴率上升和滿意度下降,另外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現有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士氣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招聘選拔人才時的判斷標準不夠清晰,面試評估的主觀性太強,造成新聘人員的質量不高;②缺乏必要的員工能力持續發展規劃,員工培訓的針對性也不夠明確,造成員工的培訓效果不好,同時員工“亡羊補牢”的短期行為并配合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的持續發展;③公司缺乏必要的接班人計劃,有許多關鍵崗位只有一個人能夠勝任,一旦出現人才流失,該崗位將出現“真空”狀態,而造成整個工作流程脫節;公司的薪酬體系也缺乏與員工的能力直接掛鉤,導致屢屢出現有較強工作能力的人才因感覺內部分配不公平而離職等問題。  

基于這種情況,該公司的管理層決定建立以一套以能力素質模型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來加強和改善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客戶對我們的產品質量和員工服務意識越來越高,這也讓公司的管理層進一步加強對現有員工的各種能力素質要求。員工普遍感覺到更高的工作要求帶來了很大的工作壓力,現有的工作能力和方式無法滿足新的要求,再加上原公司的部分老員工對新公司的文化有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性,員工流失率也逐漸攀升。公司已經意識到該問題的嚴重性,也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幫助加強員工的能力素質,但結果并非如期望的那樣,老問題依然很嚴重:老員工流失率繼續高居不下,新員工無法短時間內彌補老員工流失帶來的工作上脫節問題;對同時企業在大量招聘和選拔新員工的質量上也出現了明顯的問題;在面試中我們認為表現良好的候選人到了工作崗位后,有不少新員工(包括外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要么適應新工作環境很慢,要么其專長能力并未給我們帶來期望的工作績效,從而一部分新員工很快因不適應或發揮不出優勢而選擇離開公司。所有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工作效率,造成公司客戶的投訴率上升和滿意度下降,另外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現有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士氣。  

1.公司管理層組成了一個以人力資源部高級主管為負責人及其他5位公司經理及主管為成員的能力素質模型項目小組。

2.數據收集,完成能力素質問卷。

建立企業素質模型的首先要在公司管理人員所具備的眾多能力中提取出順應公司需求,迎合公司文化的所有管理者所具備的能力。能力提取過程中,項目組參閱了大量資料,包括人力資源能力數據庫,優秀跨國公司的能力素質模型能力素質研究文獻,跨國企業如通用,IBM,寶潔公司,國內著名企業包括萬科集團、平安保險、聯想集團等。此外項目小組成員都為人力資源領域資深人員,有著多年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對企業能力素質模型的建立更是有獨到見解和實戰經驗。 

基于特有的企業文化,項目小組廣泛采集了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意見,以確保所提取的能力有實際意義,貼合公司現實情況。項目小組采用以上方法在眾多的能力中初步篩選出五十種能力,  

3.選定目標群,發放問卷;根據結果得出一般能力素質模型初稿。  

通過文卷《管理人員能力素質提取問卷》,并采用五等評分法對必要性進行評估(如附件一所示)。問卷發放20份,回收問卷20份,有效問卷20份。問卷發放對象為現任或曾經擔任企業內(包含中國區及亞洲區)部門經理級別以上人員,人力資源專家顧問,其中前者占總人數80%,后者占20%。企業內或曾經擔任企業內部門經理級別以上人過一年的占總人數的80。人力資源專家顧問從業經驗都在7年以上。  

統計結果表明15項能力入選PK公司管理人員一般能力素質。根據必要性整理出的統計結果見下表: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管理人員一般能力,形成管理人員能力素質模型初稿,由統計結果可見,由統計結果可見,“客戶導向”為所有能力中必要性最高的,這與企業所在行業的行業狀況相關,EMS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客戶至上,隨時最大化滿足客戶需求,所以“客戶導向”在該企業中的必要性得分最高。必要性居第二位的為“溝通能力”,眾所周知,作為一位領導者,無論是橫向溝通還是縱向溝通都是十分重要的;“計劃組織”排在第三位,如果我們再回顧該企業的背景介紹,就不難理解“計劃組織”在眾多必要能力中位于較高分位置的必然性,在人員流動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計劃組織能力就顯得相對較重要了,這樣才能解決由于人員流動帶來的各種問題。  

 4.完成《管理人員能力素質重要性排列問卷》內容  

我們相信在三大類能力中的各項能力的重要程度一定各有分別,為了得出更精確的能力素質模型,我們針對提取出的15個一般能力設計出了《管理人員能力素質重要性排列問卷》,在類別范圍內進行重要性排序。為了區別開各能力的重要性,本輪問卷采取10分制評分法,公司內部門副經理也參與到本輪的問卷調查中,發放問卷32份,回收問卷32份,有效問卷30份。見下表

根據以上統計結果可以得出15種一般能力的重要性排序,在得出能力素質模型的時候,我們將統計結果中重要性的平均分四舍五入,將重要性也納入到模型中來。

5.公司能力素質模型的確定

項目小組分別與人力資源部經理,公司總經理,總部人力資源高管進行了面談,為本輪調查結果提出建議及意見,訪談結果表明本次調查提取出的管理人員必備的一般能力和能力重要性的排序結果基本上符合現階段企業對管理人員能力的需求,在進行了微調后,項目小組得出更精確的PK管理人員的一般素質能力。此外對于核心能力素質,PK引用總公司所要求的五項能力素質模型,因PK為全球性跨國公司,該五項能力素質亦為全球通用的績效考核指標,固引入該五項能力素質,必可使PK管理人員的能力素質模型更加完善、飽滿。經一般能力素質提取問卷調查和一般能力素質重要性評分,再加上總部對全球PK管理人員的核心能力素質要求,可得出PK的能力素質模型如下表所列。PK公司能力素質模型包含三大組成部分:核心能力素質、一般能力素質與專業能力素質(前臺專業技術能力與后臺支持管理能力),下表:

6.建立職位能力素質模型的主要步驟

在完成核心及一般能力素質后,我們還需考慮另一個重要問題: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職位對同一能力素質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因此需要以同一部門的同一職位為群組為確定每項能力素質的要求等級。見下圖:

以生產主管一職為例,PK公司共有該職位20人,首先從其中挑選出4位(5%)最優秀的員工作為樣本,按以上流程來確定每項能力素質的最高標準。其次,在此基礎上再挑選出4位(5%)最差的員工作為樣本,按以上流程來確定每項能力素質的最高標準。最后,再挑選出8位(10%)工作平平的員工作為樣本,按以上流程來確定每項能力素質的合格標準。見下圖:

7.能力素質模型驗證

在沒有公布管理人員能力素質模型的前提下,項目小組在公司的92名管理人員中抽取了巧名績效靠前和巧名績效靠后的人員,并請他們的直接主管對他們目前所擁有的相對比較突出的能力進行選擇。我們對能力素質模型中所描述的各種能力出現的頻次進行了統計,并通過人力資源部取得了這30名人員的最近一次績效評估結果(PK績效評估采取五等評分法)。從下面的散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總體分布的離中趨勢,我們以能力出現頻數和績效平均數為變量,建立統計學相關系數模型,公式如以下所示,結果發現兩者的相關系數R達到0.8396,屬于高度相關,即公司員工具備素質模型中所描述能力越多,其績效結果就越好,越會被公司所認同,這也證明了得出的能力素質模型對現階段的公司是基本適用的。

式中:變量X為能力出現頻數,x為能力出現頻數的平均數,變量Y為能力績效均值,Y為績效均值的平均數,R代表相關系數。

作者:張宏波;著名管理咨詢專家,組織變革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屬建筑施工與房地產企業特邀戰略、集團管控培訓講師,南開大學戰略與集團管控兼職講師,《企業軟實力》雜志專欄作者。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17-10-20 21:02:43)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精品研修項目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