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或管理者,經常要與下屬面談。與下屬面談是溝通的重要手段,是建立伙伴關系的關鍵途徑,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也很有技巧。要想成功與下屬面談,面談者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做好準備功課:
面談前要作好程序準備。所謂程序準備,是要了解整個面談的程序,做好面談布局,大致可以將整個面談進程分成OCDC法則。
首先開場寒暄,目的性不要太強,上來就直奔主題,要給員工心理緩沖的時間,簡單寒暄幾句和主題無關的話題,緩和一下氣氛,幫助員工平靜心情。寒暄不是目的,寒暄是為后面做鋪墊的,所以寒暄之后就進入了澄清環節,把面談的目的和程序告訴員工。之后就進入了正式的討論環節。
如果是績效面談則環節包括:確認績效目標值及衡量標準、討論各個指標的完成情況及原因、提出改善計劃、確認后期跟蹤方式。最后是總結,摘要概括整個面談過程中達成的共識,表達對員工的信心,整理面談記錄,請員工簽字確認,最后,別忘記感謝員工的時間和投入。
第二是技能準備,了解了整個面談的程序,管理者還需要注意積累和提升績效面談技能。其實,績效面談中用到的技能是非常多的,本文重點談兩個技巧:
一是正面反饋的技巧。正面反饋的關鍵詞是:具體。凡事就怕具體,一旦要求具體地說明一個事情,很多人就猶豫起來,甚至開始左顧右盼了。很多時候,經理在反饋時并沒有做好準備,就直接把話說出去了,這種做法會降低反饋的效果。
二是負面反饋技巧。負面反饋的關鍵詞:描述而不判斷。關于負面反饋,有一個成熟的模式:BEST法則。BEST法則是指在進行績效面談時候的以下步驟:①描述行為(Behavior. Description)。明確清楚地告訴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利用實際的例子,不是簡單概括,用客觀和明確的詞語描述行為。②表達后果(Express consequence)。直接地表達感覺或對狀況的反應,用平和的語氣去表達,并詢問對方的感覺或反應 。③征求意見(Solicit input)。 詢問員工的意見或提出認為應該繼續的行為或要更改的行為,建議要具體,是針對個人的行為而非其個性。 ④著眼未來,以積極的方式結束(Talk about positive outcomes)。向他指出該行為改變后的積極效果,對個人帶來什么好處。
BEST法則又叫“剎車”原理,是指在管理者指出問題所在,并描述了問題所帶來的后果之后,在征詢員工的想法的時候,管理者就不要打斷員工了,適時地“剎車”;然后,以聆聽者的姿態,聽取員工的想法,讓員工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發揮員工的積極性,鼓勵員工自己尋求解決辦法;最后,管理者再做點評總結即可。
負面反饋要點要求:耐心,具體,描述相關的行為(所說、所做),對事不對人,描述而不是判斷;并描述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后果,要求:客觀,準確,不指責。
第三是資料準備。資料的準備比較簡單,主要是上期員工績效考核表,員工的績效表現記錄、過程中的溝通記錄、員工的總結、員工的職位說明書等,績效面談之前要確保這些資料都在桌面手可及的地方,如果現場翻找,會給員工不重視的感受,影響面談的效果。
第四是心理準備。所謂心理準備,即面談者要充分考慮面談對象的性格特點,預估面談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況,做好應對的心理準備,心理準備充足了,面談過程將更加可控。這就要求面談者要在面談之前在心理做一些預演,對各種情形都加以考慮并做好應對措施。
面談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員工改善績效,管理者的價值是幫助員工成長,明確了這一點,面談就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是技術性的東西,只要用心積累,不斷提升,把績效面談這出“大戲”導演好并非難事!
作者:王先琳;雜志主編、高級記者、中國國際文藝家協會作家分會會員、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中國亞太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營銷咨詢網、全球品牌網、中華企業文化網專欄作家、清華大學領導力培訓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