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股權分配,創業團隊才能更好地生存發展下去。而對于股權分配,有一些企業表示很迷惑,很多時候是拍腦袋決定。在此,跟大家聊聊股權分配的那些事兒,以做好股權分配。
1、股權分配形式
股權分配的前提是引入合伙人或其他股東,因而一人占全股不在考慮范圍之內。大多數企業采用的是按股東的出資額比例進行分配和平均分配兩種方式。但兩者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采取按照股東出資比例進行股權分配的方式,會出現一人占股份額較大,或者一人占股超過其他股東的總額的情況。作為初創公司,前期股東人數越多,未來分家可能性也就越大。尤其是當未來企業經營發展良好,利潤豐厚時,不免出現股東另謀出路、坐享其成、松懈怠惰等情況。而采取股東之間平均分配的方式,則容易出現經營管理無人決策、相互推諉或相互爭權,削弱核心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力。
創業者在創立企業之初,或者引進其他合伙人、股東的時候,一定要認識到股權分配的重要性,不能因為初創期事務繁忙或者盲目自信導致埋下隱患,一定要“丑話說在前頭”。
2、股權分配原則
第一,資源的貢獻程度。從出資方式及數額、投入時間等方面考慮,其中出資又可細分為貨幣、知識產權、固定資產等。
第二,公司治理層面的把控。從股東從業經驗,或對產品、用戶、市場、內部管理的精通程度考慮。
第三,公司未來發展的空間。從未來企業融資造血、人才引進,股東的熱情、專注、堅定程度考慮。
3、股權分配落地
股權分配方案要完成應有的工商登記備案。有些創業者為了解決出資額與股權比例不一致的問題,往往會簽訂陰陽協議,即一方面簽署投資協議固定真實的股權比例,一方面按照出資比例完成工商登記。但這類做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可采用股本溢價的方式進行解決。即創業者之間簽署投資協議,明確各股東之間的實際出資及股權比例,并按照股權比例換算出出資額進行工商登記,再將超出登記出資額的部分記入資本公積金。
李江濤教授·第15期《股權設計與股權激勵》落地實操班,打造企業自己的合伙人—幫企業找到股權設計與激勵最科學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著名管理專家李江濤教授“手把手”教您利用股權建立“人、組織、環境”高度匹配的自組織管理模式,構建有效的人才激勵與約束機制,打造真正的利益共同體,使老板從經營管理的具體事務中解脫,激活團隊戰斗力!
作者:李江濤,著名經濟學家、管理突破專家;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央視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點評專家;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名校MBA、EMBA/DBA課程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