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志綱
如果說策劃的研究、分析、推理等邏輯思維是策劃人的左腦,那么策劃中的想象、靈感、頓悟等直覺思維則是策劃人的右腦。這種以高度簡化、濃縮、穿透的去探究策劃問題本質的直覺思維是策劃境界的必備技能。
通過日常的觀察,筆者發現具備這種策劃直覺的人士一般具有以下七個習慣。
01解決問題前先辨別問題
對問題的發現、分辨、理解是思考的起點,也是對策劃目標問題的界定,這是策劃直覺形成的前提。有時對問題的辨別往往比解決問題本身更重要,尤其在面對紛繁復雜的諸多問題時,需要進行分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策劃實踐中,很多人經常會強調挖掘客戶需求、解答項目難題,其實如何去進行分辨,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給錯誤問題以正確答案正是回答者缺少對問題的把握能力所致。
02針對問題持續思考
對問題的持續思考是形成直覺的基礎,這也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點,正所謂人與人的差別取決于8小時之外,阿基米德泡澡的時候能夠發現“浮力定律”,而不是責怪浴缸太小,牛頓被蘋果砸中能夠發現“萬有引力”而不是埋怨蘋果不長眼,正是由于其持續不斷思考才產生的科學靈感。這種持續思考的習慣對策劃人直覺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03在思考中深度聚焦
每個人每天都在思考問題,而策劃直覺的形成需要強化思考焦點,圍繞焦點和圓心來展開,現代社會的資訊爆炸,給人們造成一種焦慮,也經常會耗散人們的時間和精力,而聚焦思考則可以大幅提升我們思考的深度,因為深度的思考往往才能直抵事物本質,也可以讓我們可以形成特定問題的攻擊和突破。
04不斷嘗試打通關聯
打通學術道、縱橫官產研,應該說打通的能力是策劃人的看家本領之一,尤其把看似不關聯的關聯起來,并且能產生新的內容。策劃直覺是一種關聯打通的“道”,擁有了策劃直覺,則能 “以道馭術”,以無形駕馭有形。
通過中觀來打通宏觀和微觀,通過“線”就是來打通點和面,通過關聯度來打通高度、廣度和深度……
05習慣性的化繁為簡
大道至簡,能簡單而直抵本質是策劃修煉的最高境界;“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習內容性的東西需要做加法,但是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卻需要做減法。如果世界的演變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直覺的形成則需要追本溯源,在紛繁復雜的“萬物”中,迅速能找到“三”,進而“二”“一”,最后發現里面的“道”,就是其中的道理、規律。
有人甚至提出:避免去讀厚書,去尋找簡短的書來入門,然后就可以自己思考了,不要人為的去制造復雜,一開始選擇讀很厚的資料,反倒會讓自己迷失……大量的所謂“創新”,讓人們的生活變得紛繁復雜。
06技巧性的消除負面信息
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負面信息,這些東西就像攔路虎,擋在我們思考前進的道路上,有時也會引起我們的負面能量,需要我們以一個平常心去面對,發揮死磕精神,減少負面信息帶來的思路分散或者終止,陸路不通走水路,但是思考的步伐仍能保持不斷前行。
07會有意識的練習直覺
要成為一個直覺高手,需要主動尋找自身的思維特點,在促進自己產生直覺的實踐中,有意識的進行大量的針對性重復練習。譬如有的人在獨處的時候能夠產生很好的判斷,還有個知名的策劃人,在聽到下雨聲就特別能產生靈感等。我們的直覺就像人體的肌肉一樣,可以通過不斷強化回到良好的狀態。
通過以上七個習慣,可以提升我們傳統的邏輯思考慣性,培養我們對策劃問題的直覺判斷,成為一個左右腦并用的策劃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