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管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進入品牌價值共創時代。所謂品牌價值是指品牌通過與消費者相互作用產生的能給企業和消費者雙方帶來更多的利益表征(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品牌管理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品牌與消費者的相互作用,品牌管理核心就是通過品牌戰略實施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感知和體驗價值,從而提高品牌影響力和品牌資產價值。基于上述觀念,最新的品牌定義(丁家永,2015)是指能為商品增加功能價值、情感性價值和象征性價值的名稱、符號、設計或標志等,它能夠使消費者記住的核心信息(品牌價值意義)并且防止競賽對手進行模仿。
成功地創建一個品牌,就是要給消費者帶來價值,而這價值恰恰又正是消費者購買的真正原因,其結果也一定能夠給企業帶來盈利。今天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品牌的內涵在一定程度上還要反映時代與企業文化,也就是說品牌不僅是對外(消費者)銷售的利器,而且也是對內(員工)管理的道德力量。在品牌管理中,品牌是喚起消費者重復消費的最根本的動力,同樣沒有品牌,企業就沒有靈魂,就會失去生命力。
關于品牌價值的意義,很多專家和學者在不同的時間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以從消費者心理解讀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響力。從消費者心理的角度講,品牌價值管理就是強化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品牌商品時產生什么意識(品牌知識),它能代表什么品位、什么偏好、什么檔次、什么生活方式、什么身份等。品牌就是一個符號,企業必須賦予這個符號以內涵,讓消費者有歸屬感,這正是我想要的。
品牌情感意義或象征性意義,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品牌怎樣才能人格化。人格化是品牌符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上大眾的消費品的品牌一般都需要人格化,否則市場影響力將大大降低。目前中國的商業品牌大概只有10%~15%進行了人格化,與西方消費品的品牌還有較大差異。要塑造一個品牌人格化,就是要表現這個品牌在性別、職業能力、年齡、愛好、品味、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性。怎么才能夠表現一個具備人格化能力的品牌特點呢?從消費心理角度講就是通過形象使者來表現,只有形象使者的肢體語言才能夠傳達出他在干什么,能干什么,需要什么,追求什么,他要參與活動,他所參與的活動表明他的社會場景等。簡言之是這一切具有的象征性意義在影響消費者。這就是說品牌價值意義是由消費者的認知與情感相互作用決定的。品牌成功與否取決于品牌所提供的價值能否滿足消費者個性與自我需求。
品牌價值意義構成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當一個公司成立后,品牌就因為服務或品質而形成無形的商業定位。事實上,目前很多中國企業都遇到了這樣的瓶頸,品牌塑造在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無法再向中高端提升,更深度的品牌內涵和品牌價值或象征性意義并沒有體現出來或不知如何表現,因此消費者對于品牌也只停留在認牌階段,不可能上升到品牌價值體驗階段,品牌也不可能為企業產生出更多的利益溢價。所以今天中國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在不斷上升,企業如果不實施品牌戰略,不提高品牌價值,恐怕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
目前中國許多企業的品牌管理中最缺乏的是對消費者需求的認識,如今80后、90后甚至00后消費者已成為品牌消費主體,經營者對此又了解多少。造成企業的品牌定位與消費者需求相脫節,不能基于自身核心能力規劃的品牌定位和差異化品牌策略贏得市場,企業的品牌建設也沒能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建設有效結合,從而造成品牌發展失位與錯位,導致企業的品牌價值成長緩慢,企業發展受挫。
基于對品牌價值或象征性意義的理解,未來品牌管理必須有三個基本思想。
第一,準確品牌定位,只為目標客戶服務。品牌價值提升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客戶群概念,建立只為部分人服務的理念。對于企業來說,你的產品并不是賣給所有的人,而是僅限于本企業所選定的目標客戶(即要服務的那部分小眾)。要靜下心來認真地研究這部分人的深層次需求,集中有限的資源去做好他們的工作,并根據目標客戶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來確定企業產品的差異化特征,從而樹立與眾不同的品牌形象,形成鮮明的品牌定位。若想要打動90后,需要深刻的理解他們,洞察他們的潛在心理需求,從他們的價值觀、情感需求、消費觀念,對品牌和產品的偏好入手,制定完善的溝通機制,定價策略,內容與渠道。而不是簡單的推斷他們是新潮、追求酷和時尚的,就貿然去迎合,這樣不成功是必然的。
第二,品牌形象必須具有符合消費者鮮明的個性(自我)特點,才具有象征性意義。品牌形象是指消費者對品牌的總體感知。品牌形象的心智模型對消費者的主要作用就是為獲取和解釋信息,過濾和組織信息以及預測結果,也是消費者依據有關品牌知識推斷形成的。品牌形象是品牌定位在目標市場上的直觀表征。在產品高度趨于同質化的市場條件下,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象征性意義認識尤為重要。最新的研究認為品牌個性能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能提升品牌資產價值。同時品牌個性塑造就是造就品牌忠誠,也能使品牌延伸策略成功機會增大。品牌個性塑造應該人格化,以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應該尋找和選擇能代表品牌個性的象征物,使用核心圖案和特殊文字造型表現品牌的特殊個性。品牌個性分析還要考慮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變化,這方面在消費升級中日益顯現出來。
第三,品牌管理中要把更多的中國元素融入到產品中去,做有自主特色的品牌。實施品牌定位和建立品牌形象中還有一點就是要把更多的中國元素融入到產品中去,做有自主特色的產品,這樣才能將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品牌的根基是文化。中國是世界文化古國,是文化資源最豐富的國家,這也是打造中國品牌最具優勢的條件。根據品牌管理理論,解決產品技術與人文藝術的互相融合需要心理學的介入,好的品牌符號設計能夠對品牌營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品牌贏得消費者青睞的背后一定是消費者心理的感受與滿足(體驗)。
今天中國市場上同質化的產品已經沒有競爭力,品牌只有注重個性化和專業化的設計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要提高品牌價值或象征性意義就必須將企業的戰略中心轉移到“品牌經營”上來,下決心真正認識消費者,這才是中國企業發展的根本之路。
作者:丁家永;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第1-4屆中國品牌營銷案例獎評委;長期從事廣告、消費心理與品牌理論研究,學術著作豐富. 有在公司任職的經歷,具有實戰性戰略思想,為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服務.對高級管理人員培訓具有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