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營銷老總、培訓部門負責人:
你們好!我是王浩老師。
最近一陣,有好幾家企業提出試聽或者面談,希望借此了解我的課程和咨詢方案。由于時間、距離和甲方等原因,企業的這個愿望很難得到滿足。借這個機會,我做了一段錄音,來介紹一下我的精益營銷系統,也就是相關的課程體系和咨詢體系,以方便大家了解。
我先簡要說明一下我的研究,這項研究針對B2B業務,包括工業品、軟件、系統集成、工程項目、技術和服務等的多種大客戶銷售模式。最近五、六年,我深入研究了1009個實戰案例,參考了前輩的各種知識成果,由此創建了國內第一個B2B營銷理論:精益營銷理論。這個理論回答了以下三個問題:
1、B2B訂單成功,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2、B2B營銷實戰,根本性的理念和策略是什么?
3、B2B業績增長,源動力有哪些?
有興趣深入了解“精益營銷理論”的朋友,可以閱讀我的新書,書名叫《大客戶銷售路線圖》,這里我就不多說了。我要講的重點是,依據這套理論構建的精益營銷系統,它分三大模塊,每個模塊都有對應的培訓課程和咨詢方案:
第一個模塊:銷售流程:有的朋友也許會說,銷售流程我們公司早有了,那些老司機操作得如魚得水,這還用得著你一個外人來規劃,還需要用理論指導嗎?且慢!關于銷售流程,我因為職業的便利,有機會觀察了上千家企業,他們的銷售流程大體分這幾步:找到關鍵人物,產品或方案的呈現、建立關系、挖掘需求、促成、深度開發。這也是很多老師在講的所謂的天龍八步。
這樣的流程存在邏輯錯誤。為什么?針對B2B業務,產品或方案的呈現、建立關系、挖掘需求等動作,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我們一開始接觸客戶,要介紹產品;技術交流會階段,依然要介紹產品;到了投標階段,有的還需要講標,這顯然也屬于產品或方案的呈現;而建立關系,從頭到尾都少不了。再說挖掘需求,B2B的訂單,需求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客戶不可能從啟動采購,到簽訂合同,需求一成不變。所以,將這些貫穿于全銷售過程的動作當作一個步驟,顯然說不通。那么,什么是正確的銷售流程呢?
正確的銷售流程是,以客戶的采購流程為參照物的銷售推進步驟,我稱之為銷售進程。
我們都知道,甲方在采購過程中,需要走流程,這個流程分若干個節點,也就是若干個工作階段。我們稱之為采購流程節點。每個流程節點,客戶都要通過報批、請示、協商、開會討論等形式,形成內部結論。這樣的過程,也是篩選供應商的過程。所以,我們會發現,在甲方啟動采購時,有N家供應商參與。但是,到了最后,甲方只敲定一家或兩家合作對象。
與甲方的流程對應,銷售流程,也就是我說的銷售進程,是順著客戶的采購流程節點,逐步推進,跨越一個一個關口,最終拿下訂單。這樣的過程,我稱之為“通關”。
這樣的銷售進程邏輯有什么實際意義?這就要說到精益營銷的行為策略: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形成正確的成果。首先是正確的時間,就是抓住甲方的采購流程節點。很多朋友說了,這還不簡單?我的研究表明,以往的業務,真正能夠抓住甲方采購流程節點的,只有27%,也就是說,還有73%的業務,表面上看,他的確是在跟客戶,卻錯過了最佳的銷售時機。其次是正確的做事,這個好明白,就是運用恰當的銷售技能。最后是形成正確的成果。關于這一點,我需要解釋一下。剛才我們說到,銷售要拿下訂單,必須通過甲方的層層關卡,也就是“通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通關”成功呢?在一個銷售進程節點上,也就是對應甲方的那個采購流程節點,銷售人員必須取得節點成果,才能“通關”。那問題又來了,節點成果是什么?如何驗證節點成果的效用,也就是說,如何證明有了節點成果就表示“通關”呢?關于這其中的細節和邏輯關系,各位朋友如果有興趣深入了解,請閱讀我的新書《大客戶銷售路線圖》。再如果你想真正解決問題,那就聽聽我的課程,或者由我來幫你做一個規劃。不好意思,這里有些推銷的嫌疑,咱們點到為止。
話歸正傳,上面說的那個銷售流程,也叫關鍵節點控制。面對產品訂單,或者項目,如果把其中的銷售進程節點控制好了,每個節點都能取得成果,那么,訂單便水到渠成。
下面我們說說第二個模塊,叫銷售成果屋
什么叫銷售成果屋?剛才我們提到,在每個銷售進程節點上,銷售行為都產生了成果,最終才能拿下訂單,這是個提前。那么,如何取得節點成果呢?這就需要銷售成果屋。所以,簡單講,銷售成果屋就是取得節點成果的銷售套路。
從結構上講,每個銷售成果屋包含五個部分,即銷售進程節點、節點成果、精益營銷理念、對策、結合銷售場景的動作和話術。
從體系上講,銷售成果屋是圍繞訂單的一系列套路,譬如紡織面料、緊固件,這些簡單的產品,銷售進程節點較少,客戶關系也沒那么復雜,因此,拿下這樣的訂單,七八個銷售成果屋就能解決問題了。又譬如政府的信息化平臺項目、環保工程、電力公司采購的巡檢系統,這些項目或者方案,技術上較復雜,面對的客戶關系和需求點也很多,拿下這樣的訂單,就需要十五、六個銷售成果屋。
因此,銷售成果屋也是以訂單為導向的銷售套路。
我反復強調銷售成果屋是套路,而不是技巧,背后的用意何在?有兩層意思:
其一,以往很多老師講的技巧,本質上是一種零件,如果你在實戰中應用,還需要組裝。如何組裝?那要看你的思路和經驗。老師自己不明白,也沒講清楚,因為他們缺乏深層次的研究,也缺乏深厚的實戰經驗。而我們這里說的銷售成果屋,它是武器,而不是零件,你用銷售成果屋,直接可以殺敵,直接可以拿成果。這就是兩者的本質區別。
其二,以往很多老師講的技巧,很難標準化。為什么?剛才我們講到組裝的問題,完全要憑銷售人員個人的判斷力和經驗,因此,這樣的技巧不可能標準化?而銷售成果屋就不一樣,它是圍繞訂單,圍繞節點成果的套路,放之四海而皆準。你是老司機也罷,是小鮮肉也罷,要拿下訂單,總不能脫離客戶的流程做事吧,你必須遵循采購流程,一步步拿下成果。顯而易見,這樣的套路是可以標準化的。
標準化解決了很多問題,例如內部分享的一致性、新業務員的學習、銷售過程的管理等。這是什么?這才是培訓和咨詢的落地!
最后,我們來說說銷售成果的閉環管理。
上面我們反復講到銷售節點成果這個概念,它非常重要,因為,它既是銷售行為理念,也是取得訂單的基礎。我們做銷售培訓,提升銷售技巧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在做事的過程中,用所學的東西去獲取成果;另外,銷售技巧和訂單未必存在因果關系,如果我們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方,用對了銷售技巧,照樣是失敗。訂單能不能屬于我們,取決于在每一個銷售進程節點上有沒有成果。
既然銷售成果那么重要,當然就不能把它放在口頭上,或者任由銷售人員隨意發揮,而是要把它管起來,這樣才能真正落到實處,轉化為訂單和業績。如何管理銷售成果?當然是閉環管理,從跟蹤訂單的過程,到日常計劃,到周期性管理,例如周報、月報,都要以成果為中心。以往的過程管理,實際上是行為管理,我們管業務員打了多少個電話,拜訪了多少個客戶,這不是成果,而是行為。現在,我們要提倡成果管理,甭管你多忙,多辛苦,我們看的是你取得了多少成果。從業務員角度講,他也不能用“忙和辛苦”來表功,而必須得說,自己取得了多少成果。以往的目標管理,實際上事后管理,數字管理。為什么這么講?因為過程管理是開放式的,沒有成果這座橋梁,進一步說,如何用成果來證明,銷售人員的業績是從哪里來的?所以,很多情況下,目標管理產生不了真正的壓力和激勵作用。
關于銷售成果的閉環管理,這涉及到一些工具。我們就不展開談了。我想強調的是,真正有效的工具,一定是實用的、簡潔的、集成的。太復雜的工具,執行起來大多會走樣。所以,銷售成果的閉環管理工具,不復雜,但很實用。而這樣的工具,才有真正的含金量。
總結一下,精益營銷系統以堅實的理論為基礎,它由三部分構成,一是以客戶為導向的銷售流程,二是以成果和訂單為導向的銷售套路,三是以增值為導向的銷售成果閉環管理,三者共同支撐一個目標:就是業績的增長。
因為篇幅的原因,我的介紹到此為止。
希望我們以后有機會見面,更希望大家的事業蒸蒸日上!
謝謝大家!
作者:精益營銷專家王浩老師,邀請王浩老師講課請致電137186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