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華為手機成功背后的營銷軟實力

來源:喬諾之聲(ID:geonol)

幾天前,華為終端產品與戰略線上發布會于巴塞羅那舉行。此次發布會上,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華為正式發布的新一代折疊屏5G手機華為MateXs。

一系列“常規賣點”暫且不提,不同于第一代折疊屏手機的分屏功能,第二代的智慧分屏功能可以直接拖拽圖片或文字來進行數據交換,并支持窗口懸浮,真正多任務并行;此外,平行視界功能的交互效果也太驚艷,十分具有創新意義,為折疊屏手機未來應用優化開創了先河。

總之,種種華為手機的“新亮點”再一次提醒了一個已經被我們習以為常的事實:華為手機已經在世界手機市場中占有一席不可動搖之地!

然而,正如每一個偉大的人都曾有過名不見經傳的時期,今天無人不知的華為手機也曾默默無聞過。本文即為對華為手機崛起歷史的一個簡略回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許,從華為手機的崛起史中,中國企業能夠汲取一些被實踐證明了的企業發展之道。

手機行業轉型期,暫時掉隊的華為

1973年,世界上第一部手機在位于紐約曼哈頓的摩托羅拉實驗室誕生。

1987年,第一部手機進入中國。

2001年,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相繼推出自己的第一款智能手機。然而,剛剛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年,當時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還很低。

2003年,華為建立手機業務部,開始在消費者業務上發力。

這一年,在國產手機市場的戰場中,摩托羅拉一枝獨秀的態勢已經不再,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三大國外手機廠商,大有三足鼎立的意味。不甘心將本土市場拱手相讓的國內手機廠商們,也在使盡渾身解數追趕,比如中興、酷派、HTC、魅族、步步高等。一時之間,各方“市場割據勢力”似乎進入了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手機終端繁盛期。

相較之下,2003年的華為手機則顯得相對低調。當時,在華為公司的整個業務中,手機業務只占很小的體量,并未受到公司層面的太多重視。加上當時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粗放式發展弊病,華為手機在當時的市場中一度沒有多大的“存在感”,外界對華為手機更是知之甚少。

了解華為手機業務發展歷程的人都知道,華為手機最早是依靠為運營商生產定制手機起步——按照運營商的需求,在滿足手機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生產低價手機。

當時,進入市場經濟環境還不太久的國產手機,對品牌戰略規劃的概念尚一知半解,為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而轉變生產經營策略,更是無從談起。“手機廠商就只是單純賣手機罷了。”——應該說,不止華為,當時的手機廠商幾乎都抱有這樣的思維觀念。

4年后的2007年,蘋果以第一代iPhone強勢開啟“觸屏+應用”的新智能手機時代。智能手機開始真正深入大眾市場。2010年,iPhone4更是以全新的外觀設計和獨特的iOS4系統,將智能手機市場推向高潮。

于是,并不令人奇怪,在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達到4.914億部,三星與蘋果分別以19.1%和19%的市場份額領跑全球手機廠商時,華為手機顯得極其吃力。

一時間,華為上下似乎都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烏云。畢竟這一年,前五大手機廠商中都還沒有華為的身影。

智能機全盛期,迅速引爆全球手機市場的華為

將智能手機市場成熟期的那幾年與今天對照來看,不禁唏噓感慨:那時,智能手機還是諾基亞的時代;而如今塞班系統早已風光不再,躲進了歷史的塵埃。那時,蘋果還只是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而如今,坐在世界手機廠商第一把交椅的蘋果,正躺在這把椅子上偷偷數著整個手機終端行業的大多數錢。

不過,那幾年,最令人興奮的還是華為手機的表現。

前面說到,在2011年時,全球手機市場份額排名里仍舊看不到華為手機的身影,因為當時手機業務仍然是華為的短板。

于是,在2011年的那個春天,尋找出路的任正非親自帶隊在海南三亞開會,確定華為消費者業務的精神:以消費者為中心。同年,余承東臨危受命,從歐洲無線總裁搖身一變為華為消費者業務的CEO,主管華為終端業務。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2011年,在智能手機野蠻地遍地生長的年代,華為手機在余承東的帶隊強攻下,開始了一段激烈雄壯的“市場廝殺戰”。

2012年,華為勇闖智能手機風口,宣布進軍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并開始以客戶為中心,即終端業務的出發點和歸宿均是消費者的發展模式。

2013年,距任正非春天開的那個會僅2年后,華為便以4880萬臺的智能手機出貨量躍居全球第三。

這還不是最讓國際國內友商眼紅的。在接下來的幾年,華為在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連續4年保持2位數的同比增長率。


于是到了幾天前的2020年2月24日晚,世界人民才都聽到了余承東的莊嚴數據報告:華為在2019年收入為8500億元,同比增長18%;終端業務全年手機出貨量為2.4億部,同比增長16%,在全球排名第二;截至2020年1月,華為5G手機發貨量超過1000萬臺。

后來居上的華為究竟做了什么才取得如此驚人、長久的增長?

分析背后的根因,我們當然可以簡單地說“因為華為做得好,華為有技術優勢”。但是除了技術研發的“硬實力”,還有哪些不可或缺的“軟實力”保障了華為手機業務的長期增長呢?

今天,華為手機的“軟實力”

1、價格

其實,如果細心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現象:很多企業的產品戰略都隱藏在其對產品的定價之中。事實上,如果產品的定價不合理,不僅會影響產品的銷售數量,更有損于企業的社會和市場形象。甚至,嚴重者還會導致竄貨以及渠道沖突等問題。

相反,合理的產品定價則是穩住市場和用戶界面的重要方式。在華為高歌猛進的背后,起著穩定的、正向的推動作用的,就是一套科學合理的營銷價格制定機制,比如損益平衡定價法、競爭價格定價法、根據市場需求變動價格等等。

2、渠道

回顧華為在手機市場突圍的歷史,我們發現,華為的市場份額的持續激增主要得益于其對銷售方式的變革。

在華為手機的品牌建立早期,華為主要是按按運營商的請求,定制研發手機。這其實是一種對運營商直銷的銷售模式。

然而,在覺察到如今的手機市場消費的新動向和新特點后,華為果斷采用了第二種銷售模式:通過進行市場調查,了解智能手機市場的行業風向和時下消費者的需求。在此基礎上,華為對自己身處的市場和面臨的消費者人群,進行了市場細分和人群劃分,創造了一個集銷售、服務、培訓于一體的周全的分銷商供應平臺。

3、廣告營銷

在這個“廣告主義”的時代,廣告營銷在一個企業的營銷體系中可謂“一枝獨秀”,是毫無爭議的營銷界MVP(最具價值選手)。

華為自然也不例外。前幾年,在華為手機推出的早些時候,華為曾有一個對廣告的短暫嚴謹期。或許這也和任正非有過從軍背景,較為追求務實精神有關?總之,當時在華為內部管理層,似乎有一種企業性格的潛臺詞——產品質量高于一切虛擬。因此,那幾年,我們在公眾媒體上的廣告中難見華為手機的影子,作為創始人的任正非本人,更是幾十年如一日地低調掌舵華為這艘巨輪,在媒體的文字和圖片版面,幾乎毫無聲息。

但是,時間到了2010年代的中后期,身處喧喧嚷嚷的營銷潮流中,華為上下嚴肅地意識到廣告以及互聯網的重要性,并行動起來、果斷出擊。

于是,今天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張頭條新聞的圖片是華為的新產品預約廣告;在手機版百度新聞上,華為P和Mate5G系列又在“重構想象”,榮耀的消息也是滿天飛。

另外,華為在這幾年也開始加大投入會展。華為意識到,會展不僅是一種有效的營銷宣傳手段,更能在無形中進一步鞏固、提升華為的整體企業形象。

總之,在營銷宣傳上醒過來的華為,一不小心就用自己獨特的營銷組合拳,將華為手機品牌推上了國際化的大舞臺,并在這個地球大舞臺大放光芒!

華為的營銷成功案例,給我們諸多思考:

1、當下,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海鮮產品”和耐用消費品需要一炮而紅,成為爆品。可是常常事與愿違,我們預測1000萬臺,最終可能是100萬臺的殘酷現實,讓庫存壓垮公司,這是多數2C類企業走向滅亡的直接原因。也有可能你只預測了10萬要貨量,但事實卻有100萬臺的購買需求,把機會培育給了競爭對手。對于消費品而言,要貨量預測和產品定價,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該如何進行科學化管理呢?

2、華為自Mate 7系列“意外”成功之后,Mate系列幾乎款款都是爆款,P系列也從P8開始款款成功。和其他可復制的成功一樣,華為是靠IPMS全流程的科學化運作取得了爆款頻頻的優秀市場表現。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0-3-7 16:28:13)
金錯刀爆品戰略總裁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精品研修項目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