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凱 轉載自 唯你網
現金流把握小微企業命脈
中小企業的壓力主要是成本問題,所以現金流的順暢與否直接把握著小微企業的命脈,稅法上有相關的政策但企業對此并不太明確,這對企業的現金流有很大的影響。瞿劍川認為,稅收成本也是影響利潤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應該充分重視稅收成本的處理。對企業主管來講,應該關注行業情況,暢捷通在管理軟件中提供了財稅管控,能夠進行風險提示,這樣企業就能知道的利潤、成本、費用是否合理,如果有異常就會提醒需要分析處理。
王學均也補充到,因為財務管理中最核心的是現金和利潤,尤其中小企業。所有的財務管理應該圍繞這兩方面展開。
對于資金被企業各個環節占用掉了,老板無法預估合理的承受范圍的問題,王學均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實際上錢、資金和庫存是一樣的道理,錢也是動態的,所以你真正可用的庫存是多少不要看你有多少物資是不準確的。錢也是一樣道理的,要花多少錢,預留多少帳,什么時候進,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很難預測,而企業經常是跟很多供應商打交道、做生意,但是業務量頻繁,如果說企業預測不好的話就有可能出現有錢沒錢的怪圈子。
暢捷通對現金流的預測和管理更多的是給企業提供一種未來一段時間之內資金的預測情況,比如說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一個企業它的應收帳款、庫存占用、賬面資金、銀行存款,包括應收帳款,它分別是什么樣的比例,企業可以根據這種比例去分析,企業現金主要問題在哪。
利用IT規避稅務風險
什么是稅務風險?稅務風險對于小微企業意味著什么?很多小微企業沒有對這一點引起足夠的重視。瞿劍川首先對稅務風險進行了解釋,“我們常常講狹義的風險是指因涉稅行為而引發的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的納稅行為不符合稅法規定,應納稅而未納稅、少納稅,從而面臨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刑罰處罰以及聲譽損害等風險;另一方面是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沒有用足稅收優惠,多繳納了稅款,承擔了不必要的稅收負擔。”
瞿劍川補充說到,精通財稅政策可以讓企業享受更多的優惠,避免多繳稅的情況。新會計準則對研發費處理,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研究費直接計入當期費用;進入開發程序后,對開發過程中的費用符合相關條件的予以資本化。很多企業還默守著舊稅法下的處理,只對費用化的研發費加計扣除,而忽略了無形資產攤銷額的加計扣除優惠。
許多小微企業存在沒上信息化軟件時想交多少所得稅就交多少的問題。瞿劍川認為,這要考慮風險問題、稅收優惠問題。很多企業老板管業務,老板娘管錢,把財務記帳交給代帳會計,各種稅收都希望定為核定征收,希望省心、省事。但是,帶來的結果可能是稅收優惠無法享受。而要享受這些優惠政策的前提是財務核算健全。
此外,小微企業很多政策都沒有享受到。例如,財政部令第65號文規定:2011年11月1日起小企業中的個體工商戶,月銷售、營業額不超過20000元的不用交流轉稅。關于企業所得稅,財稅〔2011〕4號、財稅〔2011〕117號: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標準的,可按20%的優惠稅率交所得稅。部分企業減半征收。
我們要利用IT規避財務稅收的風險,暢捷通新一版的T3、T6對財稅風險管控有專門的設計,設置了十幾項預警指標,主要包括主要稅種的稅負率,業務招待費、廣告宣傳費、公費經費、福利費等超標提示,不合規票據列支的費用。
暢捷通還提供行業指標比較,主營業務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每月給財務主管和老板出具“三表一報告”即:稅款預覽表、主要財稅指標分析標和重點監控指標表,以及一份風險分析報告。
王學均指出,IT不可能絕對規避風險,但是可以輔助企業有效的規避風險,資金的占用以及利潤的預測,IT是可以幫助企業來防范的。另外稅的問題來講,IT也是可以幫助企業產生點作用,比如說企業可以借助IT做稅收提前分析,他可以通過IT的技術分析考慮他最合理的繳稅方式,這就是我們所講的陽光節稅。
為企業財務管理做好預防工作
所謂的基礎管理包括幾方面:企業基本的組織結構、企業基本的權限、企業的編碼體系、企業的記賬是否準確。王學均指出,企業的業務規模大了,業務也就頻繁了,物料也多了,一多一頻繁就容易出錯。很多時候老板不會關注這個問題,發現后又重新去梳理。
其中企業在財務管理上會遇到很多風險,小微企業一定要做好風險防護。在國內80%的企業都存在應收帳款的問題。
怎么樣做到事前的提前預防?實際上事前、事終、事后三個階段都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來輔助企業做管理。王學均表示,企業對于他的客戶一些應收額度和應收期限都有控制,這需要企業設定一些標準。現在很多企業他的這種財務和業務實際上是分離的,財務在企業應收賬的時候和銷售在記銷售賬的時候往往是分開的,它們兩個的賬往往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話意味著有漏洞,也意味著會有應收的風險。所以說要做到財務業務一體化,這是事終措施。事后的管理實際上企業可以對于他的客戶做二八排名,哪些客戶錢的錢是最多的,哪些客戶他的賬期是最長的,企業應該有一些分析,不僅僅是對客戶,而且還有業務源。
除了做好預防工作企業還要做好記賬工作,做到賬賬相符,帳務相符。王學均指出,在現實里由于財務業務分開,有時候很難做到這一點,其實原因是單子量一大就會走樣,如果實現一體化管理,企業的財務賬、庫存賬和業務賬是可以合一的。
“對于小微企業而言,讓用戶滿意,讓客戶滿意,排在第一位的是及時性。要保證及時性業務追蹤是一個手段,但實際上比業務追蹤還更重要的是企業的計劃要做的好,做的準,如果計劃做不準的話就沒辦法讓用戶滿意。”
暢捷通的“稅務通”產品專門提供咨詢服務,以滿足財稅人員實際工作和學習的需要。其中預置了小微企業常見的稅法問題,可以快速、準確的查詢稅法,還可提供專家解答和政策解讀。
云計算促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
對于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王學均認為,不同行業信息化是有區別的,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更多應該聚焦于他們的管理痛點,基本上來講中小企業都要關注幾方面:一個是財務業務過程的監控,即財務業務一體;二是基礎管理的規范性;三是對于業務的追蹤;四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幫助企業降低資金的占用。所以信息化首先要關注的是解決企業的管理痛點。其次,要認識到云計算對中小企業信息化有哪些促進作用,站在企業角度來看待外圍的一些環境工具。
云計算對于中小企業會產生一些促進作用,但效果究竟有多大?王學均指出,從目前的信息化改善而言,主要解決了企業的管理問題,但云計算出現后,中小企業將會面臨更多的服務選擇,他會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可以選擇最優質的服務。這恰恰就是云計算有可能會帶來的。回到原點來講,其實中小企業信息化應該是提升廣,二是獲得優質的服務。
“云計算主要幫助中小企業在服務的后續方面更加的便捷、有效、經濟。并且,云計算對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模式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云計算技術越來越成熟和普及化后,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會出現云+端的模式,在端更多體現的是管理,而云更多體現的是服務,也就是暢捷通所倡導的S+S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