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賓:鄭大世
很高興今天能給大家講一講發票的問題。發票的問題可以說是營改增之后我們現在最麻煩的問題,全國各地都不一樣。今天的分享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給大家大致介紹現在規定上發票應該怎么開;另一部分分享比較特殊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注意的點。
首先給大家說說發票的問題。根據財稅〔2016〕36號文件的規定,發票的開具可以分三類:
第一類是通過差額開票系統可以開專票的。這類有很多,比如勞務派遣、旅游、經紀代理等等,里面有扣除項,可以通過差額開票。
第二類是全額開票,但有時候是差額征稅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房地產行業。例如你賣房子,跟增值稅的時候是扣除它的土地款的,但開發票的時候上面是全額,在后面我會跟大家細說。
第三類是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例如金融產品轉讓差額征稅、還有融資租賃這幾塊都是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
接下來跟大家具體說說大家平時開具發票時需要注意到或者需要知道的幾個問題。
一、異地代開的問題
所謂異地代開就是你到別的地方去經營,持外管證,經營的時候到當地稅務局去代開發票。在過去營業稅的時候,國稅函〔2004〕1024號文件規定,持外管證到當地稅務機關報驗,可以開普通發票。營改增之后首先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不允許異地開票,包括增值稅普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但這僅僅是內部政策的把握,如果真的要說起這個規定,現在還沒有明文規定,如果你要和稅務機關較真的話,國稅函〔2004〕1024號文件還沒有失效,文件里面規定普通發票是可以在異地代開的,沒有提到一般納稅人的普通發票不能在異地代開。不過現在一般還是以當地稅務局內部的政策把握為準,如果不給你異地代開,大家也沒必要太過于較真,企業還是應該以最佳利益為準。
一般納稅人不存在異地開票的問題,現在說說小規模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異地代開分幾項:
第一項是出租不動產。小規模納稅人出租不動產的是在不動產所在地的國稅代開,包括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增值稅普通發票都可以在異地國稅代開。
第二項是異地建安勞務。小規模納稅人異地建安勞務的是在勞務地國稅代開,包括專票和普票。
第三項是轉讓不動產。轉讓不動產是在不動產所在地的地稅代開,這里專門跟大家強調一下,前面都是國稅代開,轉讓不動產是在異地地稅代開,大家代開的時候別跑錯門。
第四項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異地開票的問題。房地產開發企業異地房地產開發現在比較少見,北京曾經有,后來基本上沒有了,只會在當地。如果遇到房地產開發企業異地房地產開發這種情況,現在也沒有比較明確的規定,個人建議可以參照不動產,但這一塊是到異地的國稅還是到異地的地稅現在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如果大家手上遇到了房地產在異地開發的問題,還是問問主管的國地稅。一般來說,異地國、地稅為了當地能夠多交點稅,一般會讓你在當地代開。
異地代開除了前面提到的這些,還有我們以前遇到的營業稅這一塊。這一塊的異地代開按照以前的規定處理即可,這和營改增的關聯度不大。
二、房地產預收款開票的問題
房地產預收款開票在全國各地也比較亂,其中以河北代表的是以收據為準,就是說房地產收到預收款直接開收據就行。據我了解,他們應該是和當地的銀行、公積金中心都進行了協調,這對于房地產公司來說是比較實惠的,畢竟開發票和開收據相比較肯定是開收據更簡單。
但有部分地區規定是開0稅率發票,因為當地的公積金中心也好銀行也好,還是按照老規矩必須要發票才給貸款。不過我認為他們完全是可以改的,既然別的地方是以收據來貸款可作為初始貸款,這些地方也沒必要用發票,這樣難為納稅人沒必要。
還有的地方兩者都行,比如湖南,既可以開收據也可以開發票,企業自愿選擇,哪種對企業更方便就選擇哪種。
三、房地產差額征稅全額開票的問題
什么是差額征稅全額開票?舉個例子。例如房地產企業的土地款是1000萬元,全部的房子賣出去的金額是1500萬元,按照差額征稅扣除土地款的原則是:(1500萬-1000萬)÷1.11×11%,這是一般的計稅方法,計算的結果是49.55萬元,也就是說,正常情況需要繳納49.55萬元。但是在發票上,發票上的稅額欄是1500萬÷1.11×11%,計算的結果是148.65萬元,也就是說,房地產公司繳納49.55萬元,但是下家是按照發票上的稅額可以抵扣148.65萬元。
之所以要和大家談談房地產差額征稅全額開票這個問題,一是因為大多數房地產企業很多時候是涉及居民用房,房地產企業把房子買給個人,個人不存在抵扣的問題。但如果最終不是面向我們消費者,例如樓層開發之后賣給另外一家公司作為辦公用樓,另外一家公司就可以多抵扣。
四、勞務派遣、旅游服務等差額征稅開票的問題
這一類的開票,總結一下是有四種開票方式:
一是通過差額開票系統開專票;
二是全額開普票;
三是分別開普票;
四是部分開專票,扣除的部分開普票。
以勞務派遣舉例子。例如勞務派遣公司收到甲公司106萬元,這里面扣除代付的工資、保險等假如是90萬元,差額征稅沒問題。現在差額征稅勞務派遣征收率是5%,這樣計算的結果是:(106萬-90萬)÷1.05×5%,計算的結果是0.76萬元。
接下來說說開票的問題,首先第一種方法該怎么開?有一個差額開票系統,在差額開票系統里面錄入全額是106萬元,扣除額是90萬元,然后差額開票系統就會開出發票,這個發票里面稅率欄是"*",稅額是0.76萬元,金額是:106萬-0.76萬。
第二種開票方式是全部開一張普票,這種開票方式現在也比較普遍。增值稅普通發票直接開106萬元。按照規定16萬元可以開普通發票,另外90萬元也可以開普通發票。開106萬元普票的時候,稅率是5%,稅額是:106萬÷1.05×5%。
這是全額開普票,還有就是分別開普票。分別開普票就很簡單了,16萬元開一張普通發票,另外90萬元開一張普通發票。為什么要分別開票?有兩張發票可能更方便于做賬的時候附憑證。
接下來是部分開專票部分開普票。所謂部分開專票部分開普票,即90萬元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另外16萬元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6萬元的稅率欄是5%,稅額是:16萬÷1.05×5%=0.76萬,這是專票,下家可以抵扣0.76萬元。90萬元開普通發票,現在我看網上有部分稅務局都說90萬元開普通發票,稅率欄為0,我是不贊同這種說法的,如果用稅率欄為0,填申報表時候會很麻煩。
為什么會很麻煩呢?我們來看看下面兩張表:
這是增值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里面的申報表。大家看這個申報表大家就可以知道,正常的情況下我們開的時候,如果是按照部分開普票部門開專票,首先前面部分開的專票是15.24、0.76,也就是說16萬元是含稅的,把它換算成不含稅的銷售額是15.24萬元,稅額0.76萬元。
如果我們把開普通發票的稅率也定為5%,填的時候在5%的征收率這一欄開具其他發票,也就是普通發票。90萬萬元換算成不含稅是85.71萬元、4.29萬元。
接下來大家看第二張表,總體上可以看到,第二張表后面是把前面的整個的合計起來,合計起來之后就等于106萬元,扣除額是90萬元,這樣在填的時候等于含稅金額等于16萬元,銷項稅額等于0.76萬元。
但是,如果90萬元不是5%是0稅率的話,結果會怎么樣?在5%征收率這一欄只有15.24和0.76,開具其他發票這一欄里面的5%里面就沒有,沒有就是0。這時候第二個表格里面的合計金額就不是106,因為前面只有16,這時候就非常有趣,合計等于是16,然后扣除額是90,導致最后變成負數,負數的話這申報表就沒辦法填報了。之所以要提醒大家這一點,是因為如果開普通發票的時候填0,最終的申報表就會完全亂了。
除了勞務派遣的問題,還有旅游業。旅游業也是有差額征稅,這一塊和勞務派遣類似。同樣的,有一部分可以開具普通發票一部分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時候可以在第一個表格里的6%的稅率里面填寫,開具的普通發票也叫做開具其他發票,也是6%的稅率欄里面,最后的結果是一樣的,其他基本上類似。
這樣填我們申報表才不會發生根本填不下去的情況。申報表和發票內部最終可能需要票表匹配,如果你的申報表亂填,發票不怎么相符,就會形成申報異常。申報異常到時候就會比較麻煩。
在實務中,大家可能會通過差額開票系統開一張差額發票,個人建議,在現階段能開兩張發票(一張專票一張普票)就開兩張,沒必要通過差額開票系統,為什么呢?
現在你要是通過差額開票系統開了之后,大家也可以自己填一下增值稅申報表,你就會發現,增值稅申報表里面,以上面例子為例,銷售額這一欄應該是106-0.76,稅額這一欄是按照106÷1.05×5%還是直接0.76呢?如果直接填0.76,前后106和0.7邏輯上的對不上申報表;如果按106÷1.05×5%填到銷項稅額這一欄的話,問題又來了,發票系統里面的稅額是0.76,此時這里面的稅額又不是這么多,這就會造成票表匹配不符。
關于這一塊,據說總局正在研發一個系統,讓各地申報的時候關于異常這一塊實行白名單制度。所謂白名單就是說如果匹配異常的話可以通過系統操作直接讓你通過。個人認為,就算有白名單制度,搞起來也會很麻煩,而且現在技術上也不成熟,各地的稅務局自己還在摸索階段。作為企業,如果想省去這個麻煩,開票的時候最好開兩張票,這也會比較容易做賬,一份是代扣代付的,另一部分相當于收的費用,入賬的時候憑證也會比較清楚。
五、新舊發票的問題
關于新舊發票的問題,第一,5月1日之后的增值稅業務直接開具增值稅發票;第二,5月1日前業務,一般來說發生開紅字或者說作廢重開的,可以開營業稅發票。一般來說,也就這幾種比較特殊的情況開紅字或者說有可能涉及作廢,這些在5月1日前的業務可以開營業稅發票。
5月1日前的業務但5月1日才開票,按照規定這種情況是直接開增值稅普通發票,稅率的一般為0。
在這里跟大家強調一點,各地稅務局下面可能也不清楚營業稅發票可以用到十二月底。總局專門發文規定,一般情況下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就算是5月1日前的業務也是開增值稅普通發票,稅率為0,只有幾個比較特殊的情況下,比如開紅字等等才會開營業稅發票。說白了就是盡量不要開營業稅發票,總局內部也有指示,外部也有專門的文件。所以大家不要以為營業稅發票還能用就直接開營業稅發票。
Q&A
1.我公司向中國一家公司采購物品,對方要求用美元支付,這樣可以操作嗎?
是不是美元支付和我們沒什么關系,不過開發票的時候需要換算成人民幣。
2.轉租如何開具增值稅發票?之前咨詢廣州12306可以選擇差額征稅11%也可以選擇簡易征收5%。
這個問題可能在咨詢12306的時候你沒有聽清楚,因為轉租出租不存在差額征稅11%這種說法。如果是屬于個人出租,出租住房的話把含稅銷售額÷1.05×1.5%,發票稅率欄一般是三個"*"號,這要么是免稅的要么是1.5%。如果你出的是非住房,含稅銷售額÷1.05×5%。轉租,按照總局內部答疑以及總局12306回復,轉租,例如你租的時候是5月1日前租的房子,5月1日我又轉租出去的話,這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或者一般計稅,5%或者11%。這里的關鍵點是,在5月1日前租入的5月1日后再租出才有選擇權。
3.退面積差價款或者說退樓款怎么處理?
這一塊總局現在還沒有明確,但有的省份有相關的規定。第一個是河南的國稅,專門出個指引,里面提到房地產開發企業交房的時候面積差額需要補開或開紅票沖減的,如果營改增前開具的發票,是地稅發票,營改增之后可以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進行沖減或補繳。
第二個是廣州國稅的相關規定:2016年5月1日以后發生的退面積差款,如果納稅人沒有繳增值稅,應向地稅申請退還營業稅;如果已經繳過增值稅,就向國稅申請退還增值稅。如果是5月1日發生補面積差款的,就向國稅繳增值稅。
4.個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供抵扣發票給一般納稅人?
除了房屋出租個人可以到稅務局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以外,其他的個人不存在提供可以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問題。除非是辦了稅務登記證的小規模個體工商戶,那可以到稅務局去代開。
5.出租不動產,收取客戶的保證金需不需要開發票給客戶?
過去按照廣東省地方稅務局粵地稅函〔1998〕225號文件的規定,對于收取的保證金需要并入當期的價外費用繳營業稅,最后一并結算,發生退還保證金的時候可以從營業額進行扣減。對于增值稅來說,這種保證金性質的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必須要開發票,所以在政策沒有明確的情況下,去問問主管的稅務機關。個人覺得正常情況下不應該開發票,這畢竟是押金性質,不屬于價外費用。
6.發票中稅率和稅額欄顯示"*"號是不是免稅?
顯示"*"號有幾種情況,不一定是說顯示"*"號就是免稅,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這要看它的稅額欄有沒有稅,如果稅額欄是有稅的,說明它不是免稅的,有可能是不動產或出租房屋等這類發票。
7.非法領購的發票被沒收了,然后又從稅務局拿了出來,這還能不能用?非法領購發票有沒有風險?
首先告訴大家沒有叫做非法領購這個概念,依據發票管理辦法三十九條的規定,如果你知道這個發票是非法取得的還繼續開的,就會依據發票管理辦法三十九條對你進行處罰。
8.我們是一家施工企業,總承包,現在甲方要撥款我們要開票,施工地點和我們公司所在地不是一個區,是否還要代開?如果需要代開,分包和我公司、我公司和甲方開票怎么抵稅?
這主要看你們這個公司是不是一般納稅人,如果是一般納稅人,是不給你異地代開的。如果你是小規模納稅人,可以異地代開。一般納稅人一般不存在異地代開。這個問題里面不是同一個區但總體上還是在一個市的,如果是一個市的,不知道你那邊是怎么規定的,我們這邊代開發票,同一個市是集中辦公一個大廳里面,這種情況可能就可以直接開。
9.原營業稅勞務費營改增后怎么開票?農民農閑時建筑工地打短工,怎么開票?
這要看情況,比如勞務種類是不同的,假如是建安勞務,就按建安勞務到稅務局去代開,如果是其他勞務,不屬于建安的,就按其它類型到稅務局去代開。
農民打閑工,如果是屬于工資性質,就不存在開票;如果不屬于工資性質屬于勞務性質的話,按前面說的,看你是什么樣的勞務。
10.我公司4月30日前自建的廠房出租,合同約定這個租賃費用等于租金加物業管理費,租金按簡易征收率5%,物業管理費請問是按6%還是3%?
看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就6%,小規模納稅人就3%。這里要記住,物業管理費和租金要分開核算,不然會從高。
11.一般開票的時候貨物明細是超過八項就生成銷貨清單,有沒有規定說一定要超過八項才能開清單,如果未超過八點開的清單是不是有影響?
沒有超過八項也可以開清單,這不存在抵扣影響的問題。不過要強調一點清單必須是發票系統里面帶的這個,我們自己做的表格就算和系統里那個一模一樣,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