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納稅人要辦理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
由于疫情原因,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系統暫緩開通,具體開通時間將視疫情形勢另行通知。
首次個稅匯繳清算模塊暫緩開放!那么,到底哪些人需要做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呢?
今天就從綜合所得計算公式為出發點,給大家總結一下,看看能不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2019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上面就是匯算的公式,這個公式前面就是綜合所得的計稅公式,口徑當然是按年來的,按年算出應交個稅后減去平時扣繳義務人已經扣繳的就是應退或者應補的稅額。
1、我們先來明確一下公式中專業術語的口徑問題
綜合所得收入額
就是指的四項綜合所得的收入額,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稿酬。
1、工資資薪金的收入額=工資收入
2、勞務報酬收入額=勞務報酬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
3、特許權使用費收入額=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
4、稿酬收入額=稿酬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納稅人同樣取得10000的收入,不同的所得,最后計入收入額的是不同的。
工資薪金收入額=10000
勞務報酬收入額=10000*(1-20%)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額=10000*(1-20%)
稿酬收入額=10000*(1-20%)*70%
專項扣除
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專項附加扣除
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其他扣除
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2、明確了公式中的術語及其口徑,接下來稅政君就和大家學習一下,怎么從公式出發判斷是否應該進行匯算。
[(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只有三個結果。
1、大于0(涉及補稅)
2、小于0(涉及退稅)
3、等于0(不補不退)
記住一句話,等于0不匯算,大于或小于0除豁免情況外都需要進行匯算清繳。換種說法就是凡是涉及退稅或者補稅,除個別豁免情況外,都需要進行匯算情況。
那么接下來就是看看那些情況是豁免的。
1、涉及退稅,你不想退,當然就可以不匯算。
2、涉及補稅,如果你全年收入不超過12萬,不管你補多少都不用匯算。
3、涉及補稅,如果你補稅不超過400元,不管你收入多少都不用匯算。
所以如果領導再問哪些人需要匯算,其實就可以簡單的這樣回答。
凡是涉及補稅或者退稅的都需要匯算,但是你是土豪,不想退那就不需要,你需要補稅但是你收入太低,或者補稅額度太小,也是不需要匯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