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增值稅的原理,增值稅的計算公式,相信每個人都能脫口而出,本文試著用幾個表格來對增值稅的幾個原理進項辨析,其中觀點不一定正確,主要是個人的一個思考以及初淺的分析。歡迎板磚和指正。謝謝!
一:增值稅納稅人類型的選擇(臨界點之說你會用嗎?)
表1.1:臨界點公式推演
表1.2:抵扣率臨界點
問題
1.以上的理論上的增值稅抵扣率臨界是否實務中有價值呢?我列表出來,主要是看過類似的籌劃書籍,說可以根據臨界點來籌劃。我看此理論研究還可以,誰根據這個來這么籌劃呢?
2. 實務中,新辦企業在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選擇的時候,一般都采取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的多少。通常情況下,若可抵扣的進項稅額較多,則適宜作一般納稅人,反之則適宜作小規模納稅人。但是更多的是考慮上游和下游,考慮商業模式,考慮其他因素。
3.其實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所交易的采購對象、銷售對象和小規模納稅人所交易的采購對象、銷售對象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這種差別決定了納稅人在設立之初是無法對其收益額進行準確的判斷。所謂的要求納稅人在設立之前就根據所謂的公式對其增值稅納稅人身份進項籌劃,個人感覺是否欠缺,除非你是來自星星的。當然此處并不是說不選擇,而是說需要綜合考慮。
二:增值稅免稅是好事還是壞事?在哪個環節免?
表2.1:理論上的增值稅(誰是增值稅的承擔著)
表2.2:最終環節銷售額和稅率決定國家稅收
分析
1.最終環節銷項稅額119=第一環節應納稅額18+第二環節應納稅額37+第三環節應納稅額64
2.如果最后環節稅率為6%,那么銷項稅額為42,進項55,產生13留抵扣。
此時最后環節銷項稅額42=第一環節應納稅額18+第二環節應納稅額37+第三環節應納稅額-13
表2.3:關于中間環節免稅(不同稅率環節)
表2.4:關于中間環節免稅(同一稅率環節)
表三表四分析
表三,表四如果中間環節免稅,則應納稅額明顯提高。所以中間環節免費鏈條抵扣傳導喪失,反而加重稅負。中間環節免稅將加重下游稅負。
問題
1.基于增值稅的環環抵扣,唇齒相依。所以中間環節免稅不是好事,反而是壞事。加重下游增值稅稅負。
2.聯系房地產建安營業稅改增值稅,如果建安企業說申請免稅,房地產干嗎?所以減稅不是想當然。
三:增值稅真的不影響損益嗎?
表3.1:關于增值稅的影響利潤的變形
例:某一般納稅人企業某月銷售商品234元含稅,進價117含稅。
分析
增值稅到底是不影響利潤表還是不影響利潤?如果企業本月不能取得專票,則進項17元不能抵扣。因此稅收支出也是一項成本,且資金也是有時間價值,加強進項管理為企業創造價值。
表3.2:房地產企業營業稅改增值稅分析
例:某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房款111萬,稅率11%,成本70.試分析在營業稅下和增值稅下利潤。(單位萬元)
分析
假如房地產開發企業增值稅下不能抵扣進項,則利潤下降6.1萬;如果要保持和營業稅一樣的利潤34.78萬,則進項稅抵扣應該為5.45萬。
備注:因水平所限,觀點僅供參考,請批評指正。
轉載自:財務第一教室 作者:左岸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