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日前證實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持有其9.69%的股權,按當前市價計算這筆股份的總價值為90億美元左右。這一持股比例意味著李書福成為戴姆勒最大的股東。這也是中國公司在西方汽車工業中的最大手筆投資。
在李書福此次投資戴姆勒以前,他領導的吉利公司也在海外大舉投資,擴大在汽車業的版圖。2010年,吉利收購福特汽車旗下沃爾沃汽車公司,去年沃爾沃在華銷量突破10萬輛,沃爾沃中國市場以近30%的銷量增速在全球市場中領跑。
2017年6月,吉利收購DRB旗下寶騰汽車(PROTON Holding)49.9%的股份,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2017年12月,吉利與歐洲基金公司CevianCapital簽署股權收購協議,將斥資32.5億歐元收購沃爾沃集團8.2%股權,成為原沃爾沃汽車母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李書福創立的吉利汽車是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的代表。從投資版圖上不難看出,從攪動汽車行業的“一條鯰魚”到“蛇吞象”的沃爾沃收購案,李書福也從一個本土企業家成長為具有全球視野的企業領袖。
Q:據說在收購沃爾沃的那段時間里,您壓力大到睡不著覺?“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的戰略是在那個時期提出的嗎?
睡不著主要是時差的原因,當然也有壓力。但我一直堅信這件事情是能辦成的,從來沒有動搖過。
這個戰略是收購之前就想好的,我們要對自己和收購對象負責任。并購沃爾沃這樣的全球知名企業,對于并購成功以后,怎么來管理,肯定是要提前做好設想的。
Q:在收購沃爾沃之后,您在用人方面有沒有一些新的想法?與吉利的用人策略有什么不同?
沃爾沃和吉利的實際情況不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沃爾沃的全球化水平比吉利高,所以要根據沃爾沃的企業特點來推進人才的選拔和使用。吉利的市場主要是在中國, 所以要切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來選拔人才。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要用不同的人,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也有各自的使命。人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能發揮最好的作用,這是很重要的。人和企業的共同成長,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但同時,人才流動也是推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Q:您對沃爾沃過去6年的表現滿意嗎?對它的未來有什么期許?
我對沃爾沃過去6年是滿意的,基本上實現了預期,再過5年、10年,沃爾沃會回到豪華車第一陣營。我希望到2020年,沃爾沃的年銷量能達到80萬輛,接下來再實現100萬輛的年銷量。
Q:有人說,您在沃爾沃董事會上的話語權相對較弱,您怎么看?
多年的管理實踐經驗告訴我,企業需要科學的治理結構和正確的用人策略,這兩點關乎企業存亡。沃爾沃建立了科學的三層治理結構:股東、董事會、管理層。我們董事會成員都是在全世界各個領域有代表性的,我作為董事長,希望能充分發揮董事會及各位董事的作用,我在會議過程中不會過多介入,但對會議過程及會議討論形成的結果,我都會研究,每次開會的結論都是我簽字的,同意還是不同意,最終我會給出意見。
Q:國內很多汽車公司都在討論高管持股的事情,吉利集團在管理層面有沒有這個考慮?
當年福特在管理沃爾沃期間,基本上是全球實行統一的激勵機制,我們現在是分開的,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激勵機制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吉利的機制多種多樣,比如期權、獎金池。業績和員工的收入掛鉤,企業經營得好,大家的收入就高;經營得差,收入就少,這是最基本的。我們還是要劃小核算單位,避免吃大鍋飯。
Q:您能描述一下吉利集團旗下的三個主要品牌吉利、 沃爾沃,還有LYNK&CO的定位嗎?在您的心目中,會有所側重嗎?
三個品牌各自的定位很清楚:沃爾沃就是高檔豪華的品牌;LYNK&CO屬于中高檔品牌,是要與合資品牌和外國品牌競爭的;吉利是要與中國的自主品牌競爭的。我對這三個品牌沒有側重,它們就像我的三個孩子一樣。
Q:您認為未來10年汽車行業的格局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首先,從大趨勢上講,汽車公司的數量肯定會越來越少,不會有現在這么多,有實力的品牌會主動整合其他較弱的品牌;其次,會有一兩個有競爭力的中國汽車品牌出現在國際市場上,吉利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Q:您認為未來10年汽車行業的格局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首先,從大趨勢上講,汽車公司的數量肯定會越來越少,不會有現在這么多,有實力的品牌會主動整合其他較弱的品牌;其次,會有一兩個有競爭力的中國汽車品牌出現在國際市場上,吉利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Q:您能否對中國企業的海外收購提些建議?
第一,重視全球化企業的文化建設,促進多元文化、跨文化的認同交融,形成大家共同的價值追求。第二,不要耍小聰明,耍小聰明是沒有出路的。一定要穩重、講誠信,說一不二,這是很重要的。第三,管理上要透明,透明才能建立信任,才能讓大家有預期,減少猜疑,也更容易形成合力。第四,要依法合規。
Q:在汽車行業規則與競爭的問題中,有人看到的是競爭對利益的沖擊,您看到的是什么?
競爭是企業健康成長的環境和條件,要在規則中爭,才有提升企業實力、使企業變得強大的機會。比如在一場牌局中,怎樣看出一個人水平如何?能力最強的就是贏家,能力最差的就是輸家。如果一個人打牌,是沒有輸贏的,也體現不了實力。體現在商業競爭中,我認為就是要讓企業能夠自由競爭,真正放開企業的手腳。我非常認同經濟學家熊彼特的說法,他說創新就是對市場中各種不同資源的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價值,產生新的競爭力,這就是創新。如果能夠讓企業家自由地對市場資源進行組合,他會知道怎樣才能把市場資源利用好。他知道一個汽車廠是建在上海好還是建在杭州好,是建在大慶好還是建在寧波好,他自己知道。
Q:如何評價福特?您是否打算刻意培養下一代,像福特一樣做家族企業?
福特是一個很偉大的公司。我與福特的人打交道之后發現,福特是一個很負責任的企業。這個企業很講規矩,講道德,講誠信,講法律,它的價值觀是完全正確的。有一次, 我跟福特家族的一個人在法蘭克福見面,她說沃爾沃交到你的手里了,首先向你表示祝賀,也希望你能把沃爾沃經營得更好。這個時候我們的并購已經進行兩三年了,我覺得他們是非常有胸懷的。時代不同了,我們的發展不能拷貝某一個企業。我很尊重福特,但是今天的汽車工業和四五十年前的汽車工業走的路不一樣。作為父親,我希望孩子能夠成長,但不是刻意培養他就能成長起來的,最終還是要靠他自己。
作者:王千馬、梁冬梅 來源:《新制造時代——李書福與吉利、沃爾沃的超級制造》,中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