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建筑行業營改增值得關注的問題

 

作者:中稅網集團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何之蕾,原載《中國財政》2016年第18期

(一)對建筑行業經營方式的影響

根據具體從事項目的不同特點,建筑行業的經營方式也多種多樣:自營、直管、委管、聯合體經營、掛靠等等。營改增后,原有的經營模式是否在增值稅申報及發票管理方面存在風險,是否能夠保證增值稅鏈條在眾多的增值稅納稅主體之間的順暢完整,是值得每一個建筑企業思考的問題。

以目前建筑行業內十分普遍的掛靠方式為例,建筑業中所稱掛靠經營指一個建筑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自己企業名義對外承接工程的行為。一般來說,被掛靠方取得管理費性質的固定收益,而項目的剩余收益由掛靠方取得。雖然《建筑法》中明確禁止這樣的做法,但在實踐中掛靠行為大多采用私下操作方式,也就是向稅務機關隱瞞了掛靠模式,統一以被掛靠方名義在稅務機關履行相關手續。營業稅屬于價內稅,在發票開具、資金流監管方面的要求并不十分嚴格,存在不少灰色地帶。

又如聯合體經營模式。《建筑法》明確規定,“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結構復雜的建筑工程,可以由兩個以上的承包單位聯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對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擔連帶責任。”聯合體只是一個虛擬的組織。營業稅制度下,存在聯合體項目部統一開具或者由聯合體牽頭單位開具發票的情況。營改增實施后,不具備納稅主體資格的聯合體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是聯合體牽頭單位統一向業主開具全額增值稅專用發票,如何獲得進項稅抵扣?聯合體企業之間如何開具發票?

增值稅與營業稅相比,其稅收制度更加復雜,發票開具、資金流向等都受到稅務機關更加嚴格的管理和監控,處罰措施也更為嚴格。建筑企業需從增值稅管理的角度對目前的經營模式進行梳理,分析風險點所在,并采取應對措施。

(二)對建筑造價的影響

營改增新政徹底改變了營業稅制度下的建筑造價構成。為了配合營改增政策的執行,住建部今年2月頒布的《關于做好建筑業營改增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調整準備工作的通知》中規定,工程造價可按以下公式計算:工程造價=稅前工程造價×(1+11%)。其中,11%為建筑業擬征增值稅稅率,稅前工程造價為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管理費、利潤和規費之和,各費用項目均以不包含增值稅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價格計算,相應計價依據按上述方法調整。

建筑企業在和業主進行項目價格談判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在營改增后變得更為復雜。稅前工程造價中的費用均不包括可抵扣的進項稅,因此企業在做價格估算時還需要進行價稅分離的工作,工作量增加不少。而且在商務談判或者投標過程中如何能夠做到盡可能準確地估算采購過程涉及的進項稅,對這些部門也是極大的挑戰。

(三)供應商管理


營改增后,所有的試點企業都希望通過在稅法支持的情況下適用較低的增值稅率或者增加進項稅來降低自身的稅負水平。營業稅時代下,建筑企業在供應商的選擇上對其是否能夠提供合法的發票憑證關注度不夠,甚至出現了“不開票便宜點”的實務操作。營改增政策實施后,進項稅的多少直接決定企業的稅負水平。建筑企業在采購的過程中,必須把“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作為一項原則固化下來,盡可能選取有資質的正規供應商,及時取得發票并進行抵扣。即使是金額較小的例如砂土石料的采購,也盡量避免從自然人處采購,這是因為自然人申請代開的發票只能是普通發票,不可像小規模納稅人那樣到稅務機關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以抵扣進項稅額。建筑企業很有必要對企業目前的供應商進行梳理,重新篩選并加強管理。

(四)進項稅的劃分


建筑服務業納稅人如果對于老項目或者在清包工/甲供工程模式下選擇適用簡易征收辦法,則沒有進項稅可抵扣。但是原材料的采購一般集中進行,企業就需要考慮如何對進項稅額進行劃分。36號文件規定,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納稅人,兼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而無法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銷售額+免征增值稅項目銷售額)÷當期全部銷售額。建筑企業應設置專賬,準確歸集新老項目所對應的進項稅,確保稅金核算的準確性。

(五)甲供材模式


甲供材模式下的增值稅處理較原營業稅規定有了較大的變化。實務中甲供材有兩種模式,即差額模式和總額模式,如下圖所示:

總額模式(甲供材作為工程款一部分)


差額模式(甲供材不是工程款的一部分)


《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提供建筑業勞務(不含裝飾勞務)的,其營業額應當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設備及其他物資和動力價款在內,但不包括建設方提供的設備的價款。簡言之,“甲供材”要并入營業額征稅。在上述兩種模式下,乙方均應按照1000萬元計算繳納營業稅。營改增新政實施之后,總額模式下將視作甲方向乙方銷售材料設備,需要繳納相應的增值稅;乙方在以1000萬元作為計稅依據的同時也將因此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抵扣,增值稅鏈條暢通。差額模式下,乙方的計稅依據就是工程款600萬元,不包括甲供材在內。【房企財稅微信:13718601312】

營改增后之所以給予甲供材模式下工程承包方選擇簡易計稅方法的權利,是因為對于屬于一般納稅人的甲方來說,營改增之后將會盡可能多地取得進項稅發票,這樣一來留給乙方的空間就很小了。例如:甲方往往控制原材料設備的采購過程,將易于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材料、設備等自己來采購,而將難以取得發票的砂、土、石料等輔助材料交由乙方采購。營改增新政正是考慮到這一點,給予建筑企業選擇簡易征收方法的權利,客觀上解決了甲供材模式下承包方沒有太多進項稅可以抵扣的問題,確保改革之后稅負穩定。

此外,由于甲供材模式下承包方即乙方有選擇計稅方法的權利,一種情況下開出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另一種模式是開具11%的專用發票。乙方出于自身稅負的考量,可能更加愿意開具3%的專用發票;而發包方也就是甲方很可能提出開具11%專用發票的要求。稅率上的差異直接導致雙方在定價上的分歧,合同談判的工作量加大。

(六)總承包模式下的稅率適用問題


總承包模式是當前國際工程承包中一種被普遍采用的模式。我國的《建筑法》也提倡對建筑工程實行總承包。建筑工程的發包單位可以將建筑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設備采購一并發包給一個工程總承包單位,也可以將建筑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設備采購的一項或者多項發包給一個工程總承包單位。所以在一個總承包合同中,既有建筑服務,又包括設計服務以及設備物資的買賣。在現行增值稅規定中,一個總承包合同涉及了11%、6%和17%三檔稅率。實務中,應該分開計算銷項稅額還是按照混合銷售作為一項銷售行為來處理呢?

36號文件第三十九條規定,納稅人兼營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適用不同稅率或者征收率的,應當分別核算適用不同稅率或者征收率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的,從高適用稅率。第四十條規定,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服務又涉及貨物,為混合銷售。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按照銷售貨物繳納增值稅;其他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按照銷售服務繳納增值稅。

如果將建筑總承包合同認定為同一項銷售行為,則應該適用第四十條的規定,按照銷售服務繳納增值稅,稅率為11%。但實務中,一般總承包合同的業主要求將整個承包合同分拆為三個合同,則技術層面更傾向于適用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將承包方的行為認定為是“兼營”,從而分別就服務和銷售貨物適用不同的增值稅率。稅務機關是否會將“合同分拆”作為分別計稅與否的標準,還是說只要在總承包合同中對建筑設計服務以及設備銷售的價款分別列示即可,是值得企業進一步關注的問題。

(七)總分包模式下的發票開具問題


總分包模式也是建筑行業常見的經營模式。《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規定,納稅人將建筑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其支付給其他單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額為營業額,也就是常說的“差額征稅”。發票流方面,由分包方先開票給總包方,然后總包方按照與建設方的合同約定,按合同總價開具發票。

營改增實施后,上述“差額征稅”的方式得以保留,但是僅適用于試點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情形。如果試點納稅人選擇一般計稅方法,則以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作為銷售額。既然不能扣除分包款,那么發票流方面,是否取得分包商所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就變得尤為重要。如果分包商為小規模納稅人,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該部分對應的進項稅只有在取得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之后才可以抵扣。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17-1-4 17:02:04)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精品研修項目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