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做 作者:余豐慧
近期,傳統企業家火了一把。先是有曹德旺直言在美國建廠生產成本稅收比中國低,而利潤比中國高,引起全國大反思。接著,上周日(12月25日)晚10點央視二套財經頻道對話欄目中嘉賓語出驚人,正在持續發酵。怎么回事呢?
當主持人問到哇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對馬云提出的“五新”的看法時,宗慶后說:我認為除了新技術以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
更有甚者,另一位話題網紅嘉賓董明珠小姐更是把槍口對準了90后:“由于有了大家認定的,互聯網渠道的創業,我們現在的80后末期和90后的年輕人,不愿意去實體經濟工作,認為家里開店就可以賺錢,雖然一個月一兩千塊錢,但最起碼不受約束!倍髦檎f,“這一代人,對我們整個國家的發展是有隱患的,我講的沖擊不是簡單地講這種模式給實體經濟帶來的沖擊,而是給整個社會帶來的沖擊。我認為是挺嚴重的。”開個網店成為了國家發展隱患?這帽子可不小。一位90后調侃說,董小姐,你的集團董事長被擼、收購案被股東否決后,知道你憋氣、不爽,但你不能把氣撒到我們身上吧?
認為“五新”是胡說八道,只認識到新技術有意義,對于傳統制造業企業家來說,新技術是制造業升級的法寶,對他們最管用、最直接,因而他們感受最深。
但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傳統企業家對未來的無知。以新零售和新制造為例,如果依然沒有意識到變革洪流滾滾而來,簡直是無知者無畏了,抑或心知肚明只是抬杠而已。德國工業4.0是對新制造的完美詮釋。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系統及物聯網。利用物聯信息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智能化、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傳感技術、個性化定制等是其核心。面對這些,中國的傳統老一輩制造業企業家或已經落伍。
傳統企業家對新金融更是無知者無畏。此前竟然列出幾家制造業企業將不做金融,當做自豪的一件事情。讓人瞠目結舌。新金融已經撲面而來,誰也擋不住,無論你嘴再硬,不做金融并不是“光榮“,而是眼界思想的局限性。互聯網金融他們看不明白,科技金融更是迷茫。美國傳統制造業的歷史演變發現,幾乎后來都涉足了金融業。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就是這個道理。
應該如何對待新事物,怎么改變自己?企業家的眼界決定格局。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談到振興實體經濟時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既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也要注重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何沒有反過來說呢?
格力擅長傳統渠道,但在電商渠道,跟美的、海爾相比,已經慢了一步。近幾年,電商平臺對普通消費者的吸引力有多大,是有目共睹的,但2013年年底,董明珠才在格力的經銷商大會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格力電商戰略。此時,競爭對手海爾已經開始了電商布局及平臺搭建;而美的在2013年的10月也新組建電商模塊,同時推進各個事業部加強線上銷售。格力在線上銷售方面已經落人一步,而且董明珠擅長傳統渠道體系,對電商的平臺的搭建沒有經驗。格力業績下滑或是倒逼董小姐與京東商城所謂強強聯合的原因。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4月29日,格力電器公布了2015年報,格力營收從2014年的1378億暴跌到977億,四年來營收首次不過千億。對于格力業績下滑,董明珠在“董明珠自媒體”首場公開課上回應,是因為格力空調的價格調整!叭ツ曜尷o市場180億元。這個行業我利潤最低,不敢賺太多錢!痹捠沁@么說,但電商對格力傳統的銷售渠道也有沖擊。格力與京東商城的合作不知道已經在打誰的臉?
近年來董明珠因為“敢言”,已經成為企業界網紅。很多言論引發爭議,如此次央視對話節目,董明珠提出“90后喜歡開網店是國家隱患,危害實體經濟”,竟然把網店與實體經濟對立起來。生產、流通、銷售才能構成整個經濟循環,一個環節出問題、不配合、被割裂都會破壞這個循環肌體。個別傳統企業家談到互聯網電商的一句共同話語是,你又不生產東西。電商平臺會反過來說,當一切都在網上渠道時,沒有我你生產的東西怎么賣出去?不要抬杠了,誰也離不開誰,都是實體經濟范疇。實體經濟絕不是就你們幾家制造業。沒有電商等渠道,你只能生產過剩,生產越多越浪費。
在央視《對話》節目中,最后總結的一個結論挺可怕的:這三位企業家還一致認為,新商業模式的沖擊也是影響實體經濟的因素之一。這已經徹底折射出傳統制造業企業家一時存在的糊涂認識。要明白的是,一個90后的網店里賣的貨,背后或有幾百個70、80、90后在生產。電商渠道大大促進了生產,促進了制造業發展,而不是相反。
面對新商業模式的沖擊,必須旗幟鮮明提出,不是將新商業模式扼殺掉,而是傳統制造業自身升級革新來適應與擁抱新商業模式。再次重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既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也要注重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誰改造誰的順序非常明了。
總之,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和新資源的五新,給未來提出了一個全新方向,提供了一個新思考,也只是一個參考而已。作為有影響力的傳統企業家大咖聽與不聽、贊成與不贊成都是你的自由。但大可不必說風涼話,應該對新觀點提出者有一個起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