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毅
2006年開始,CCTV財經頻道的一檔“贏在中國”節目,成功的轟動效應,至今尚有余音。除了作為評委的商界大佬,和參加的諸多企業家、創業者,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檔節目的制片人兼主持人-王利芬。
創作“贏在中國”的最大價值就在于,激發了無數國人的創業熱情,也啟發和影響了無數企業家的經營思路。
由于截止2015年底,中國市場供不應求的產品和行業已經為零。因此,中國企業近年全球化拓展正在形成潮流,其最感興趣的海外區域就是美國。
也許在今天的某個角落,另一個王利芬,或者張麗芬、馬利芬,或者斯蒂文?利芬、大衛?利芬,正在策劃著新的一檔美國化財經勵志節目:“贏在美國”。
那么,中國的制片人、投資人和曾經“贏在中國”,今天如何“贏在美國”?筆者在此,提供四點“贏在美國”的經驗,以供參考。
其一,典型戰略。
中國企業必須具有長期承諾的計劃和實施,這是贏得美國合作伙伴和客戶信任的關鍵。
可以參考的在美國市場取得成功的典型戰略有:
1低成本戰略,代表有荷蘭的ING;
2優質新產品開發戰略,代表有韓國的三星;
3營銷拉動轉型戰略,代表有英國的奢侈品牌BUBBERRY;
4低調切入戰略,代表有中國的海爾和萬向。
其二,優選地域。
在2000年-2011年期間,中國來美投資遍布40個州。按投資總額排名,中國投資總額最高的5個州分別是紐約、德州、伊利諾伊、維吉尼亞和加州。但按投資項目數量排名,吸引中國投資項目最多的州是加州,達到了156個。其中,中國投資最多的城市是洛杉磯縣、長灘和圣塔安娜。
因為加州不僅是華裔主要聚居區,加州還是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的窗口。運載中國出口美國商品的貨輪,有60%在加州登陸。
加州的生活質量吸引著中國投資商,擁有“黃金州”之稱的加州和“天使之城”的洛杉磯都享譽世界。加州無論是生活方式、環境質量,還是公共衛生和教育水平,都走在美國各州的前列。因此,加州備受中國商人的厚愛。
其三,優選領域。
近年來,中國投資對美國感興趣的行業,主要包括:軟件、信息技術、電子、通訊產業、再生能源、生物科技和醫療設備、釀酒和房地產。
其四,差異機遇。
中美文化差異,也成為投資熱點。如內華達州對于中國人來說了解不多,但是中國人具備喜歡賭博文化的特征,讓中國資本愛上了內華達州的最大城市-拉斯維加斯。
與中國政策截然不同的美國政策,也深深地吸引著中國投資商。地產投資商在中國是受到政策限制的,但在美國投資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美國的房地產政策,讓投資商感到輕松。因為美國的執照許可制度,嚴格監管著關乎建筑質量的建筑商,而非房地產開發商。而中國正好相反,沒有執照許可制度監管的建筑商、施工隊和工人,常常造成樓脆脆和地震死傷慘重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