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本寒冬給創業者「加熱」
當下正處于資本寒冬,但越是在寒冬、越感覺迷茫的時候,越能孕育出大機會,所以光速中國正在主動積極的投項目,并看好互聯網+方向在中國的巨大機會。
技術驅動的創業機會在未來有更大的前景。我們的建議是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因為創業的確很辛苦,但是創業有不同的方式,找風投融資、初期虧很多錢才能發展的方式不是最適合的。創業不一定都能成功,但肯去做就是一種冒險精神;做VC也一樣,只要愿意投,不要懼怕失敗。但是,并非人人都適合創業,特別希望依靠融資和風投的項目,在創業之前更需要慎重考慮。
為什么寒冬是創業的好時候?
有兩個原因:
第一,獲客成本、廣告成本下降。在資本過熱時,時間回溯到兩年前,很多公司融資非常多,融了上億美金,但問題是競爭也激烈,滴滴補貼誰受得了?創業公司實際上也在不斷的調整,找到最切合實際的突破口,未找到時需要砸很多錢,這對公司來講是非常危險的。
第二,用人成本下降。創業公司的團隊非常重要,市場很熱時,組團隊是不容易的,很多工程師經常會問,我為什么要加入你的團隊,我自己就可以去融資。但現在情況不一樣,優秀公司能夠找到優秀的研發人員和銷售人員。
對創業者的三個建議:
第一,產品除了要把工具性做好外,還要能為客戶節省成本、增加收入。
第二,中國的軟件行業如果與硬件行業結合,會比美國更有優勢。
第三,在硬件種搭配軟件和云服務,會把效率提高很多倍。
2看好消費市場和金融市場
商海茫茫,未來的大市場在哪里呢?
我非常看好中國的內需市場,消費的大方向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以前中國都靠投資和出口,但人民幣升值使得出口減緩,內需更為重要,國家也是重點培養內需。
進軍內需市場,我看重和互聯網結合的發展,電子商務和O2O、是其中的典型。另一個市場金融服務,但并非是直接提供服務的機構。
未來市場開放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提供各式服務。而選擇太多,消費者就不知道該選擇哪家服務機構了。我看好「如何讓更多用戶通過互聯網更有效地找到和享受到這些金融服務」的項目。最近投的一個案例融360,正是從該角度切入市場,目前首先推出的是個人消費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服務。
3技術驅動創新,技術驅動創業機會
如今打造一個百億美元創業公司,其創始人或許不是BD、不是銷售、不是產品,而是科學家,這個公司不僅僅是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更多是技術驅動上的創新。
宓群是典型技術投資派投資人,而國內的創新創業市場也正在從模式創始轉向技術創新,互聯網的應用模式創新為技術創新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除了互聯網項目之外,宓群更多關注企業服務里的SaaS、云計算、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的投資機會。
AlphaGo戰勝人類之后,包括IDG、紅杉資本、啟明創投在內的投資機構都紛紛加大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投資力度。在過去的一年,宓群表示自己也看了很多人工智能項目,「中國技術正在崛起,甚至對海外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宓群表示。
「大家覺得技術創新好像不是中國的強項,認為技術人才和核心技術都是在硅谷、在美國,但我并不這樣認為。國內創業公司里面有很多海歸創業者,他們接觸了很多海外最新的技術。另外,在技術人才上,中國每年計算機工程專業畢業的本科生遠遠超過美國,水平上可以跟美國最好的本科畢業生相比。那么中國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創新?華為已經走到全世界最前面,創業公司里面我們也有大疆在引領無人機領域。」
4互聯網正在變得平淡無奇嗎?
下一個馬云還會出現嗎?
在新京報「尋找中國創客」六月論壇中,宓群說到:「大家知道BAT三座大山越壓越重,有很多大的互聯網公司并購,新的創業公司創客還有沒有機會?大公司的創新和創業公司有什么樣的機會和關系?」
實際上,行業巨頭也正面臨著創新挑戰。諾基亞,曾經手機行業的巨頭,現在倒下去了;摩托羅拉、柯達、以及雅虎,都曾經是行業的領頭羊,雅虎還是互聯網的鼻祖,但是現在都正在走下坡路。
高科技是有創新性和顛覆性的,公司可以很快的起來,但如果不能創新的話,則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因為下一波出來的創新就會把之前的顛覆掉。「所以大巨頭的創新挑戰也非常‘巨頭’。否則,今天的巨頭倒下去的時候,體溫可能還是熱的。」宓群說。
大公司要實現持續創新,并不容易。一家公司做大了之后,最好的人都去做主業了,不會把最好的人才放在創新業務上。
宓群表示,作為創業公司來說,我們最大的優勢在于人、機制和速度。在大公司里再怎么做就是獎金多一些,期權多一些。但是私營企業不一樣,我們最重要的創新動力在于團隊,有激勵機制,這是大公司做不到的。
同時,大公司做一個項目要和各個部門做交流、溝通,速度是非常慢的。但創業公司可以非常專注于某個行業,如果創業公司非常專注的話,可以做到走的比所有人都快。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要避開行業龍頭的核心業務。「我投了一家公司叫做聯絡互動,他們現在是在A輪上市,市值400億,那個時候微信都沒有出來,結果微信出來了以后所有董事決定趕緊掉頭,因為社交對于騰訊來說非常關鍵,所以創業公司一定要避開大企業的核心競爭。」
同時,創業公司也要找到一些大企業做不到的東西,比如說融360。融360做了很多的業務,需要線下的資源,但是百度的這些公司DNA都是線上的,所以如果你做到了一些有線上線下兩個方面結合,往往大公司是缺乏的。
「大公司不持續創新,就會被顛覆,創業公司只要專注,永遠都有機會。」他很堅定。
作者:宓群,美國光速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