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戰略合作聯盟已經出資 白云山、上海醫藥、哈藥股份、南京醫藥、天津醫藥和重慶醫藥簽署《籌建聯合醫藥平臺合作備忘錄》,六方擬共同出資設立平臺公司,為六方提供采購服務,以加強戰略合作、實現共贏。
根據公告,該平臺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為5億元人民幣(下同),并由其在廣州設立經營公司負責實際運營。其中,白云山、上海醫藥各擬出資11,875萬元,股權佔比均為23.75%;哈藥股份擬出資7,500萬元,股權佔比為15%;南京醫藥、天津醫藥、重慶醫藥均擬出資6,250萬元,股權佔比均為12.5%。
根據合作備忘錄,該平臺定位于專門服務于各參股企業的采購服務平臺,包括:為各成員企業引進代理和戰略產品,降低企業采購成本;通過有效機制使各方在各自區域內相互支持其自有工業產品的市場準入和渠道銷售工作,降低企業產品運營成本;以工業原輔材料集中采購為合作點,減少原輔材料價格波動對企業影響,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筆者史立臣看看了6家戰略聯盟的合作備忘錄概要,覺得如果按照這個備忘錄概要構建合作戰略平臺,可能有平臺運行達不到理想的風險。
那么藥企怎樣成功構建戰略合作平臺?
筆者史立臣在新著《醫藥企業轉型升級戰略》中明確論述了怎樣避免風險成功構建戰略合作平臺。
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進行非關鍵點的戰略聯盟產業鏈整合
醫藥行業的戰略聯盟就是產業鏈上的藥企或其他相關企業,通過戰略聯盟的形式整合到一起,以期提高戰略聯盟成員在產業鏈上的參與度和獲利能力,從而最終提升戰略聯盟成員的自身核心競爭力。
對于醫藥企業來說,戰略聯盟是一種產業鏈整合、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模式。從現在的醫藥行業政策和競爭格局來看,醫藥行業的戰略聯盟可能起到抱團取火,共渡難關的作用,同時,也利于藥企的生存和發展。
在醫藥行業的戰略聯盟中,企業之間可以各自內部資源的整合和互補,縮短產業鏈,發揮協同優勢,從而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應對風險。
中國的醫藥行業戰略聯盟非常多,比如河南圣光聯盟、齊魯醫藥商業聯盟、大西北藥店聯盟、黑龍江藥店聯盟、四川藍海聯盟、四川醫藥商業聯盟等。醫藥行業的戰略聯盟較多,失敗的也較多,所以,醫藥行業的戰略聯盟必須把參與聯盟企業的合作機制、利益分配、資源共享程度、業務聯系等考慮周全,否則就會出現問題。
戰略聯盟是一種君子性的聯盟形態,沒有強制性,更缺乏可控性。利益糾紛或者競爭態勢變化可能導致戰略聯盟內部分散,所以,對藥企來說,戰略聯盟適合產業鏈非關鍵點的整合,不合適關鍵點的整合。
所以,藥企一定要明確自身在各種戰略聯盟中的地位和作用,千萬不要拿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參與到聯盟中,這可能會損害藥企自身的利益。比如一些所謂的醫藥商業合作聯盟,其主導企業通過聯盟運作,可以獲取參與企業的業務機密,獲取參與企業的協作和終端客戶信息,從而可以搶奪其他參與企業的業務。
本文作者:史立臣,來源:鼎臣咨詢官方網站,尊重作者,轉載必須注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