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濤
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逐漸滲透各個行業領域,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面對“互聯網+”的浪潮眾多傳統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的陷阱中不能自拔。
互聯網+絕非靈丹妙藥。
傳統行業轉型互聯網早就迫在眉睫,企業紛紛尋求變革以應對變化,但真正轉型成功的企業屈指可數,互聯網+不是保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很多傳統企業早已是病入膏肓,不僅沒有資金、技術、人才,更可悲的是產品無口碑,企業無信譽…,互聯網+也無能無力。互聯網+所帶來的效果也不回一蹴而就,不要天真的認為建立幾個人的團隊就可以做到幾千萬的業績,電子商務不是把線下的產品搬到線上這么簡單,線下與線上的購買人群、消費能力、消費習慣等差異很大,做互聯網的過程中也會遇到諸多問題,如線上線下業務沖突、企業文化和制度沖突…。
好名字或域名不能幫你成功。
傳統企業更迷信好名字和好域名,也有不少人或許認為淘寶當年戰勝易趣主要是因為“淘寶”名字好比“易趣”更好,但“天貓”、“京東”、“蘇寧”...,這些名字似乎跟電子商務或購物沒什么關系不是一樣成功啦。域名近幾年來被炒的比房價還高,稍好的域名都被炒到幾萬甚至是幾百萬美金,更有甚者炒到幾千萬美元(如媒體報道360.com成交價1700萬美元、sex.com成交價1200萬美元...),google、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的域名似乎比不怎么樣…,可為什么能成功呢?無外乎是完美解決行業痛點,滿足用戶的需求,積極擁抱未來。
過去成功經驗是現在失敗的源泉。
傳統行業創業好比登山,互聯網創業好比沖浪。山總是在那里的,你準備好了就去登好了,永遠有機會,而如果你錯過了一波浪,就再也追不上它了。傳統行業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與互聯網差距很大,過去成功的經驗或許正是互聯網失敗的源泉。特別年齡超過50歲的傳統企業老板自己千萬不要負責互聯網項目,一定要聘請懂互聯網的操盤手并高度支持和放權,絕對不要找秘書或行政人員等非專業人員負責,要有開放心態整合生態圈的上下游關聯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借助資本的力量迅速提高競爭力,做大做強
平臺值錢也很燒錢。
很多企傳統老板問我做互聯網平臺怎么不燒錢...”,平臺=燒錢,不燒錢就沒有流量、沒有知名度、沒有會員,最重要的是互聯網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不燒錢或少燒錢都必然會被市場遺忘,至少從目前行業的模式來看是這樣的,除非你能靠其他手段壟斷一個行業,如12306。平臺值錢也很燒錢!很多傳統企業做電子商務平臺期望迅速盈利,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殘酷,“平臺型”商業模式盈利周期非常漫長,少則2/3年,多則10來年;投入資金規模也巨大,少則幾個億,多則上百億。
盲聽盲信花冤枉錢
近幾年電子商務培訓異常火爆,市場各種玲瑯滿目的總裁辦收費少則幾萬多則上百萬,真的有用嗎?見到為數不少老板盲聽盲信所謂的“大師”一年聽課花幾百萬,電子商務業務沒有一點進展,幾年了連最常見的電子商務模式都分不清。據我所知很多“大師”一天電子商務從業經驗都沒有,在網上下載幾個課件或者翻錄別人的課件后就開始講互聯網、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等等,聽了不是更容易誤入歧途,不少老板聽幾節“大忽悠”的課便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是下一個馬云,匆忙中錢就打水漂。若企業遇到問題不知如何解決,推薦專家研討會的方式(通常是幾個專家就某一問題進行研討并提出解決思路或方案),針對性強、費用也不高。
傳統企業借助互聯網+的過程中難免會花冤枉錢交學費,再次強調的是科學的戰略規劃可以幫助企業少走彎路,謀而后動是成功的秘訣。(文/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