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政商精英管理哲學高級研修班招生簡章
“倘若哲學家不能成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必須成為哲學家!薄艚鹕
哲學對于管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管理學雖然是一門經驗性極強的科學,但它的前提性、基礎性問題卻屬于超驗哲學所研究的對象,諸如組織使命、經營理念、用人策略和持續發展等根本問題,很難完全用科學的手段加以解決。然而,當今人們慣常將管理學定位于“既是科學又是藝術”的做法,正好忽略了哲學層面的問題,從而陷入了過分模型化、數理化的偏執。如此一來,應答時代的呼喚,實現管理學與哲學的聯姻——即管理哲學的研究,必然要成為當今管理研究的主旨。
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重鎮,適時而行,于2005年創立了管理哲學教研室,成為國內第一個具有管理哲學碩士點和博士點的教學科研單位,目前在校研究生已達30多人,已有三屆碩士生和博士生畢業走上社會崗位。2007年成立了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哲學研究中心,通過整合國內外學術資源,大力闡發中外管理智慧,積極關注中外管理實踐領域的重大問題,努力探索適宜于中國本土環境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經過數年的發展,研究中心已在管理哲學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并先后主辦了兩屆全國性的管理哲學學術研討會,在學界和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本著經世致用的立場,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哲學研究中心匯集國內相關領域內的知名學者和智者型實業家,特舉辦“政商精英管理哲學高級研修班”,旨在通過融會中西管理智慧,塑造具有深邃哲學視野、高遠戰略思維和恢弘歷史使命的新一代政治精英和商業精英。
一、招生對象:國家政府機關的各級行政干部,各類企事業單位的高層管理者,及其他意欲開拓思維和事業空間的社會各界人士。
二、招生人數:每期學員限額40人!笆灼凇遍_班時間定為2010年9月,以后常年接受報名申請,滾動式開班。
三、授課模式及學制:“集中授課”和“假日授課”兩種模式!凹惺谡n”為集中40天授課(周末及晚間安排學員聯誼活動或舉辦各種文化沙龍);“假日授課”為期1年半,每月節假日集中3天。學習方式以專家授課為主,輔以參加國際峰會論壇、商業參觀、專題講座、讀書分享及游學活動等。
四、授課地點:中國人民大學校內、國內自然風景區和文化圣地。
五、學費:48000元(開學前將全部學費匯入指定帳戶,并注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政商精英管理哲學高級研修班學費”。)
六、報名流程:填寫報名表,然后將報名表和匯款單復印件各1份、及相關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一式2份、身份證復印件一式2份、小兩寸藍底彩照6張,通過傳真、電子郵件或郵政特快專遞,寄至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哲學研究中心培訓部,或直接到培訓部交納相關材料。如上材料通過審核注冊后,即發放錄取通知書,并出具正式發票(學員請說明發票抬頭)。
七、證書:研修課程結束,按要求提交結業論文并通過答辯后,統一頒發《中國人民大學政商精英管理哲學高級研修班結業證書》,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校友名錄,并成為“人大英才聯誼會”會員。具有碩士學位或同等學歷者,可擇優推薦報考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哲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有關考試和申請學位等問題,按照中國人民大學的相關規定執行)。
八、課程設置
治世方略系列:
1.《周易》中的管理智慧(楊慶中)
2.儒家智慧與德性管理(葛榮晉)
3.道家智慧與水性管理(葛榮晉)
4.法家智慧與剛性管理(葛榮晉)
5.“王霸”之辯(韓樹峰)
6.中國古代治世思想的集成:《長短經》與《資治通鑒》(劉后濱)
7.中國古代的官僚政治(張帆)
8.西方現代新公共管理運動(張康之)
9.中國民生問題的“前世今生”(周孝正)
10.中西管理思想的交匯與融合(劉剛)
商道系列:
1.“義利”之辨(朱康有)
2.資本主義精神與商業倫理(曹剛)
3.晉商之道(晁連生)
4.徽商之道(楊曉民)
5.海外華商的創業之路(馬國柱)
6.日本人的經營之道(李萍)
7.“中國式管理”批判(張羿)
8.后現代企業與管理革命(張羿)
9.企業國際化經營與跨文化管理(唐偉)
10.“后危機時代”的挑戰與機遇(張興勝)
領導哲學系列:
1.運籌帷幄:中國兵家思想及其現代價值(朱康有)
2.縱橫捭闔:《鬼谷子》與《戰國策》中的謀略與論辯(彭新武)
3.知人善任的藝術:從《人物志》到《冰鑒》(彭新武)
4.佛學智慧與心靈管理(溫金玉)
5.心理和諧管理(劉紅松)
6.《養正圖說》中的領導倫理思想(肖群忠)
7.《君主論》:非道德主義的領導哲學(萬俊人)
8.中國古代君臣之道探微(孟彥弘)
9.領袖風范:華盛頓、林肯評傳(楊玉圣)
10.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哲學(胡大平)
變革與創新系列:
1.變革之舞(安啟念)
2.復雜性、不確定性與管理(姜璐)
3.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的成敗與得失(韓樹峰)
4.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之比較(郭雙林)
5.中國改革三十年:回顧與反思(韓慶祥)
6.中國“后改革時代”的戰略重塑(楊信禮)
7.企業戰略轉型與系統變革(彭劍鋒)
8.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徐尚昆)
9.系統思維與現代管理(劉勁陽)
10.創新邏輯——思維與能力的突破(李安)
九、部分師資(按姓氏筆畫排序)
1.萬俊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博導,哲學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
2.安啟念: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導,中國俄羅斯哲學研究會會長。
3.劉后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4.劉剛: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MBA項目中心主任,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
5.劉紅松: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孫子兵法研究中心首席顧問。
6.李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市倫理學學會理事。
7.朱康有:國防大學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實學研究會理事兼辦公室主任。
8.肖群忠: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教授,博導,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
9.楊曉民:中央電視臺人事辦公室主任,一級文學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0.楊信禮: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教授,博導,倫理學教研室主任,中國政治倫理研究會副會長。
11.楊慶中: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導。
12.張康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教育部“長江學者”。
13.張羿:后現代管理理論開創者,“中國式管理批判”代表人物,麥肯特顧問公司資深顧問。
14.張興勝: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高級經濟師。
15.周孝正: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央電視臺特約評論員。
16.郭雙林: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主任。
17.姜璐: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導,京師房地產公司董事長。
18.唐偉: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導,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
19.葛榮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導,孔子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
20.韓慶祥: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導,中國人學學會副會長。
21.溫金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22.彭劍鋒: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23.彭新武: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管理哲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4.韓樹峰: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秦漢史學會、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