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5年7月24日-26日 上海
【培訓費用】4800元/人;3人價格:13680元;5人價格:21600 元;10人價格:40800 元(含資料費、午餐、茶點等)
【課程背景】 進入21世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全球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征,以大數據、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無孔不入地融入制造業,對制造業的傳統發展模式產生了巨大沖擊。從全球范圍看,國際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提出“再工業化”戰略,力圖以高新技術保持制造業的領先優勢;新興市場國家正在加速追趕;與此同時,中國制造業發展則面臨資源、能源短缺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事實證明,中國制造業依靠拼資源、拼勞動力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 一種模式的結束必定意味著另一種模式的開啟,而工業4.0正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它是用“信息物理系統”升級“智能工廠”中的“生產設備”,生產設備因信息物理系統而變得智能,使工廠成為一個實現自律分散型系統的“智能工廠”,實現內外服務的網絡化,向著互聯工廠的趨勢發展。工業4.0構建的兼具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將突破傳統的行業界限,催生出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的價值網絡或鏈條。未來,工業4.0將消除“信息”與“原材料”之間的本身差別,整個生產制造的環節都將進行信息數據匯總與處理,這意味著設備可以定期進行自我維護,管理人員可以對生產狀況進行遠程監管、操作及管理,客戶需求將得到最快響應,資源配置將達到最優化…… 作為全球“最大的工廠”,中國在制造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德國推出工業4.0戰略之時,中國借其之勢,從“制造”向“智造”全力邁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制造強國形成歷史性交匯。對中國制造而言,這既是寶貴的機遇,又是空前的挑戰。毫無疑問,工業4.0時代將是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競爭場上獲得提升和超越的絕佳契機。 鑒于此,華制科技特推出《全球視野下的工業4.0》課程,采用立體化、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融理論學習、互動交流、自身感悟于一體,幫助中國企業全面了解工業4.0理論,學習工業4.0戰略下的現代生產制造方式,汲取智能制造及數字化技術的精髓,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升級。
【學員對象】 中國制造企業的實干家及管理者 董事長/總裁/總經理 副總裁/副總經理 總監/部門經理等
【課程大綱】 《全球視野下的工業4.0》 一、新一輪全球工業革命 1.美國工業互聯網 2.德國工業4.0 3.中國制造2025 4.新一輪全球工業革命的本質 二、德國工業4.0戰略 三、工業4.0的主要特點 1.工業4.0是互聯 2.工業4.0是數據 3.工業4.0是集成 4.工業4.0是創新 5.工業4.0是轉型 四、工業4.0的目標 1.智能制造 2.智能工廠 五、工業4.0的基石 1.硬件基礎 2.軟件支撐 3.人才保障 六、德國工業4.0實踐 西門子/寶馬/博世/SAP 七、工業4.0時代中國企業的發展方向 1.構建軟硬件一體化智能系統 2.全面使用智能設備 3.大力培養新型人才 4.潛心夯實精益管理 《智能化生產與工業4.0》 一、智能工廠的組成部分 1.三個構筑模塊 精益、高科技、模塊化 2.八個組成部分 工廠概念、產品設計、供應鏈、生產系統 設施布局自動化、數字化、人員組織、項目管理 二、智能化的特征 1.客戶導向 2.靈活 3.自我調節 4.相互連接 5.協同合作 6.不斷學習 三、i-模型 四、自動化 1.自動化等級的確定 2.智能自動化系統的主要特征 五、產品模塊化 1.模塊化-行業經驗 2.模塊化方法論 六、實踐示例和成功案例 《智能車間技術及實踐》 一、智能車間相關技術背景 二、智能車間技術構成 三、智能車間關鍵技術 四、典型應用案例分析 五、小結 《智能車間管理技術(制造執行系統技術)及實踐》 一、AMR制造執行系統的定義 二、MESA制造執行系統的定義 三、MESA制造執行系統的功能模型 四、制造執行系統益處 五、MES與ERP之間的交互 六、MES與控制系統之間的交互 七、企業數據流圖中的MES 八、 MES的技術模型 九、如何讓MES取得實效探討 《實戰工業4.0——商業與制造的顛覆轉型》 一、案例分析和探討 以海爾智能互聯工廠為例 二、互聯網+智能制造→商業價值:轉型升級之路 1.工業化未完,互聯網+來襲 2.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 3.供應鏈和制造模式的轉型 4.工業4.0是重要支撐 5.案例介紹 三、解讀實踐工業4.0 1.工業4.0的重點是實現四個核心能力 2.與互聯網+時代轉型所需完全一致 四、智能制造之道——方法論 1.工業4.0是被倒逼的能力構建 2.核心是生產線和工廠的“物理”設計 3.柔性、靈活、精益的自動化生產線設計方法 五、身處網絡化和智能化時代的必然趨勢 網絡化和智能化的例子
【核心師資】 趙勝 ·德國工業4.0的研究者與宣導者,參與撰寫國內第一部系統解析工業4.0的專業書籍《工業4.0,正在發生的未來!》 ·游歷過百余國家,長期活躍于美國硅谷、以色列、德國、日本、韓國等地,視野開闊,對工業與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全球性鏈接和融合深有見地 葛睿寧 ·德國STAUFEN高級咨詢師。曾在清華大學和維也納經濟大學就讀以戰略控制、運輸、物流為重點的企業管理專業 ·擁有中德兩國的工作經驗,參與并負責了多個智能化工廠規劃以及精益變革的項目,曾為中國著名企業規劃了白色家電行業世界第一個智能化工廠 彭慧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博士 ·擁有26年工作經驗,曾從事人工智能、移動機器人控制系統軟件、自治式水下機器人控制系統軟件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工作 ·擅長制造執行系統軟件體系結構、應用系統集成、網絡化制造等方面的研究,熟悉制造執行系統應用開發,特別是汽車行業裝配生產線、煙草企業制造執行系統的應用開發 劉長勇 ·產業界工業4.0專家 ·沈陽新松機器人高端裝備與3D打印技術事業部總經理 ·擁有多年數字化高端裝備制造業工作經驗,擅長數字化車間物流管控技術及應用、智能化生產物流管控、數字化制造等 曾玉波 ·領先的工業4.0智能制造實踐專家 ·曾在華為、施耐德電氣、海爾任研發、工業化、戰略、智能制造高管職位 ·在海爾集團任職集團智能制造負責人,集團制造工程技術負責人 ·主持建設了家電行業第一的智能互聯工廠——海爾沈陽冰箱工廠、海爾佛山洗衣機工廠、海爾鄭州空調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