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5年11月27-28日(上海)
【培訓費用】3800元/人(含培訓費、教材費、場地費)
【課程背景】
進入21世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全球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征,以大數據、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無孔不入地融入制造業,對制造業的傳統發展模式產生了巨大沖擊。從全球范圍看,國際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提出“再工業化”戰略,力圖以高新技術保持制造業的領先優勢;新興市場國家正在加速追趕;與此同時,中國制造業發展則面臨資源、能源短缺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事實證明,中國制造業依靠拼資源、拼勞動力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
一種模式的結束必定意味著另一種模式的開啟,而工業4.0正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它是用“信息物理系統”升級“智能工廠”中的“生產設備”,生產設備因信息物理系統而變得智能,使工廠成為一個實現自律分散型系統的“智能工廠”,實現內外服務的網絡化,向著互聯工廠的趨勢發展。工業4.0構建的兼具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將突破傳統的行業界限,催生出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的價值網絡或鏈條。未來,工業4.0將消除“信息”與“原材料”之間的本身差別,整個生產制造的環節都將進行信息數據匯總與處理,這意味著設備可以定期進行自我維護,管理人員可以對生產狀況進行遠程監管、操作及管理,客戶需求將得到最快響應,資源配置將達到最優化……
作為全球“最大的工廠”,中國在制造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德國推出工業4.0戰略之時,中國借其之勢,從“制造”向“智造”全力邁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制造強國形成歷史性交匯。對中國制造而言,這既是寶貴的機遇,又是空前的挑戰。毫無疑問,工業4.0時代將是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競爭場上獲得提升和超越的絕佳契機。
鑒于此,華制智能特推出《全球視野下的工業4.0》公開課,采用立體化、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融理論學習、互動交流、自身感悟于一體,幫助中國企業全面了解工業4.0理論,學習工業4.0戰略下的現代生產制造方式,汲取智能制造及數字化技術的精髓,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升級。
【學員對象】
中國制造企業的實干家及管理者
董事長/總裁/總經理
副總裁/副總經理
總監/部門經理等
【行程安排】
周四 上海 19:00-21:00 入住酒店
Day1 11月27日
周五 上海 08:30-09:15 開課儀式
(致辭/課程介紹/講師介紹/課堂須知)
09:15-10:15 課程模塊一:《全球視野下的工業4.0》(上)
授課老師:夏妍娜 女士
10:15-10:30 茶歇
10:30-12:00 課程模塊一:《全球視野下的工業4.0》(下)
授課老師:夏妍娜 女士
12:00-14:00 午餐&休息
14:00-15:30 課程模塊二:《工業4.0時代的制造物聯網》(上)
授課老師:萬能 先生
15:30-15:45 茶歇
15:45-17:30 課程模塊二:《工業4.0時代的制造物聯網》(下)
授課老師:萬能 先生
17:30-19:00 晚餐
Day2 11月28日
周六 上海 08:30-10:00 課程模塊三:《智能制造與中國企業的創新轉型》(上)
授課老師:郭朝暉 先生
10:00-10:15 茶歇
10:15-12:00 課程模塊三:《智能制造與中國企業的創新轉型》(下)
授課老師:郭朝暉 先生
12:00-14:00 午餐&休息
14:00-15:30 課程模塊四:《智能化生產與工業4.0》(上)
授課老師:葛睿寧 先生
15:30-15:45 茶歇
15:45-17:30 課程模塊四:《智能化生產與工業4.0》(下)
授課老師:葛睿寧 先生
17:30- 返程
備注:以上行程為預定,實施時有部分調整的可能。
【課程大綱】
《全球視野下的工業4.0》
一、新一輪全球工業革命
1.美國工業互聯網
2.德國工業4.0
3.中國制造2025
4.新一輪全球工業革命的本質
二、德國工業4.0戰略
三、工業4.0的主要特點
1.工業4.0是互聯
2.工業4.0是數據
3.工業4.0是集成
4.工業4.0是創新
5.工業4.0是轉型
四、工業4.0的目標
1.智能制造
2.智能工廠
五、工業4.0的基石
1.硬件基礎
2.軟件支撐
3.人才保障
六、德國工業4.0實踐
西門子/寶馬/博世/SAP
七、工業4.0時代中國企業的發展方向
1.構建軟硬件一體化智能系統
2.全面使用智能設備
3.大力培養新型人才
4.潛心夯實精益管理
《工業4.0時代的制造物聯網》
一、制造物聯網的背景概述
1.與智能工廠的關系
2.制造物聯網與智能制造
3.制造物聯網與ERP集成
二、制造物聯網帶來的優勢創新
1.給供應商帶來的創新
2.5大技術創新
3.4大應用創新
4.生產人員的管理創新
三、制造物聯網的產品體系
1.系統架構
2.功能體系
3.功能范圍
4.數據采集
5.數據分析
四、制造物聯網的實施效果
1.實施步驟
2.實施效果
3.效益分析
五、制造物聯網的成功案例
《智能制造與中國企業的創新轉型》
一、 智能制造的概念
1. 智能制造的具體內容
2. 智能制造概念間的邏輯關系
3. 如何理解智能制造
二、 工業4.0與工業互聯網
1. 工業4.0的背景
2. 工業4.0的愿景
3. 信息物理系統CPS
4. 工業4.0創造價值的途徑
5.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6.工業互聯網的本質
三、中國國情與經濟原理
1.中國經濟發展的國情
2.創新的本質
3.我國經濟的第二節火箭:轉型
4.我國經濟的第三節火箭:技術創新
四、推進技術革命的注意點
五、總結
《智能化生產與工業4.0》
一、智能工廠的組成部分
1.三個構筑模塊
精益、高科技、模塊化
2.工業4.0的特征與挑戰
3.八個組成部分
工廠概念、產品設計、供應鏈、生產系統
設施布局自動化、數字化、人員組織、項目管理
二、智能化的特征
1.客戶導向
2.靈活
3.自我調節
4.相互連接
5.協同合作
6.不斷學習
三、i-模型
四、自動化
1.自動化等級的確定
2.智能自動化系統的主要特征
五、產品模塊化
1.模塊化-行業經驗
2.模塊化方法論
【核心師資】
夏妍娜
華制智能制造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華制工業4.0股權投資基金創始合伙人、德國工業4.0研究院常務理事、天使投資人。
長期往返中德兩地,2013年率先將“工業4.0”概念引入中國,曾舉辦多場國際級工業4.0論壇,并提煉出工業4.0九大技術支柱: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工業大數據、工業機器人、3D打印、知識工作自動化、工業網絡安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曾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工業4.0戰略定位、智能升級和并購重組等咨詢服務,同時創建了中國規模最大的工業4.0實訓道場網絡。
著有《工業4.0:正在發生的未來》一書,2015年上半年位居京東商城、當當網經管暢銷書榜首。
萬能
蘇州凌犀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
擁有豐富的工業4.0企業實戰經驗,對智能制造與智能化運營的原則和方法有深入研究,獲評工業4.0、物聯網領域科技領軍人才
長期與意大利、德國、法國工業4.0專家進行技術交流,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的全球產品定義與開發
郭朝暉
寶鋼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教授級高工,浙江大學工業自動化博士
從事創新工作近20年,對CPS、物聯網、嵌入式系統及自動化系統中數據的知識發現與應用有深入研究與實踐經驗
在工業4.0、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中國制造業轉型與創新的研究上有著豐富的經驗,是國內早期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智能制造的實踐者
多次應邀到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首鋼集團等多所高校及企業講授技術創新理念與方法,曾撰寫《管中窺“道”——技術創新的觀念與方法》一書,深受廣大讀者的好評
葛睿寧
華制智能高級講師、德國STAUFEN高級咨詢師
曾在清華大學和維也納經濟大學就讀以戰略控制、運輸、物流為重點的企業管理專業
擁有中德兩國的工作經驗,參與并負責了多個智能化工廠規劃以及精益變革的項目,曾為中國著名企業規劃了白色家電行業世界第一個智能化工廠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