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企事業單位:
“供給側改革”成為2016年最熱話題,不僅寫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也寫進了政府的工作報告中。供給側改革給企業的用工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人力資源管理如何通過整體方案設計與規劃在供給側改革下幫助企業進行去產能、降成本、補短板的任務部署,成為亟需關注與考慮的事宜。同一企業內不同體制下人員的薪酬如何管理?是否會造成企業人才的大量流失?各企業薪酬制度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新形勢下企業薪酬設計遇到的法律風險有哪些?一系列問題引發了有關各方的強烈關注。
以“供給側改革”為背景,掌握新政后薪酬績效體系建設的設計方法,提升用工單位的法律風險防范能力,以此留住企業有用人才。為此,中企協企業管理培訓中心特邀請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權委專家擬定于2016年在全國各地繼續舉辦“供給側改革下全面薪酬績效體系建設暨薪酬福利法律風險防范”操作實務研討班。本課程將通過政策研討、實操指導、典型案例剖析、對熱點、難點問題展開研討。
一、研討內容:
第一部分:供給側改革下企業薪酬方案調整的基準與風險調控;
1、供給側改革下,轉崗、轉崗培訓員工的薪資標準架構以及法定基本待遇標準;
2、供給側改革下,輪崗、輪休、待崗員工的薪資標準如何確定;
3、供給側改革下,停薪留職、內退人員的薪資標準如何確定;
4、供給側改革下,內部員工兼職的薪資標準如何確定;
5、供給側改革下,企業如何重新確定員工的收入結構和比例,以降低人工成本;
6、供給側改革下,企業高管、中層管理人員、普通員工的如何進行分類綜合薪酬方案設計?
第二部分:供給側改革下各類人員薪酬制度合理設計的方法和案例
1、哪些員工適宜實行職級工資制度,設計方法及案例
2、哪些員工適宜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設計方法及案例
3、銷售人員、承包人員、關鍵人才適宜實行哪種工資制度,設計方法及案例
4、各類人員的崗位(職位)工資標準體系制定技巧?
第三部分 供給側改革下薪酬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1、薪酬設計需要解決的矛盾——內部公平性
(1)內部公平性的常用工具——職位評估(2)職位評估中常見的問題 (3)職位評估案例
2、薪酬設計需要解決的矛盾——外部公平性
(1)什么是外部公平性; (2)外部公平性常用的工具;(3)如何確定薪酬水平?
3、薪酬與能力的關系:
(1)薪酬如何影響員工能力; (2)如何評估員工能力; (3)能力薪酬的設計;
4、獎金設計如何使公司、部門、個人三掛鉤
(1)幾種公司、部門、個人獎金掛鉤模式的思考; (2)幾種模式優缺點的對比;
(3)集團公司下屬分子公司的效益是否要與集團公司掛鉤?
5、薪酬設計的公平問題:
(1)業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平衡; (2)業務部門與職能部門的平衡;
(1)能力差的人與能力強的人之間的平衡;
6、業內各部門獎金設計的要點:
(1)銷售部門提成制,還是獎金制? (2)項目類型工作獎金的設計;
(3)生產部門獎金的設計; (4)年薪制獎金的設計;
第四部分:供給側改革下實用型績效考核與管理操作實務
1、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有什么區別?如何建立現代績效管理體系框架?
2、企業常見的績效管理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3、如何用平衡計分卡和KPI建立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職能部門和管理人員如何制定考核指標?
4、如何引入戰略建立分層次的績效目標?
5、績效工資的確定?如何通過人工成本風險控制提高企業績效?
6、對員工的獎勵應該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制定員工獎勵辦法?
7、如何將部門績效考核和員工業績考核有機結合起來?
8、績效考核結果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效應用?
9、如何規避績效考核中的法律風險?
10、經典案例分享
第五部分:供給側改革下企業薪資體系設計與工資支付常見的風險管控
1、如何設計薪酬體系的架構以同時滿足人治與法治的需求? 2、分職能確立薪酬模式。
3、工資等級表的關鍵性要素。 4、薪酬計發中的法律要求;
5、員工薪資結構中考核工資的比例如何確定,可以高于50%以上嗎?
6、企業從別的單位“挖”的員工,可以給予高于在職員工的薪資標準嗎?
7、同一部門,相同工作崗位,年終獎必須支付同樣的標準嗎?
8、企業支付給職工的高溫補貼、取暖補貼、獨生子女補助算工資收入嗎?
9、企業派員工到外地工作,額外支付的出差補助算工資收入嗎?
10、給職工報銷的出差的費用,通過工資卡支付的,將來算經濟補償金時,需要合并計算嗎?
11.員工的績效工資可以作為經濟補償金或年休假補償標準嗎?
12、薪資保密制度前提是什么,違反薪資保密制度可否進行違紀處?
13、勞動合同中約定績效工資標準,員工績效不合格的,可以降低其績效工資嗎?
14、員工工作不滿一年離職的,可以向公司主張年終獎嗎?
15、實行年薪制的員工,可以按照每月支付的工資作為繳納社會保險的基數嗎?
16、勞動合同履行期間,績效工資可以跨年度支付嗎?
17、薪資制度、集體合同、勞動合同三者之間關于薪資標準不統一,以什么原則來處理?
18、特殊薪酬的誤區與管理及特殊人員的可激勵性薪酬設計;
19、核心人員的長期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
20、經營困難,需要減少工作時間,降低工資標準的,應當通過什么程序,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1、職工未休年假的,職工的加班費、年終獎、過節費、績效工資是否作為補償基數?
22、職工未休年假補償的,應當補償300%的工資,還是200%的工資?
23、婚假期間的工資標準如何支付,績效工資如何支付,各種補貼補助如何支付?
24、婦女、青年節、少數民族節等部分公民法定假的,安排職工上班的,是否需要支付加班費?
二、擬請授課專家: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 蘇海南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薪酬績效專家: 馬小麗、劉秉泉、常風林、肖婷婷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工資福利研究室主任:何鳳秋 (授課專家以實際報到通知為準)
三、研討對象:
各級國資委有關同志、企事業單位主管領導、分管人力資源副總、人力資源部、人事部、綜合部、勞資部、薪酬福利、績效考核主管(專員)、各類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等。
四、研討費用:
研討費每人2800元(含培訓費、資料費、會場租賃費等)。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研討費、食宿費報到時面交。
五、證書:(如辦理證書,需另交工本費及考核認證費1280元/人)
培訓結束后可頒發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薪酬管理師”職業培訓證書(帶國徽)。此證書官方網上注冊、官方網站查詢,全國通用。根據《職業教育法》的規定,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用人單位可根據此證了解人員接受培訓的情況,作為能力評價、考核、聘用和任職的重要依據。辦證學員請將最高學歷證明、身份證復印件各一份、小二寸紅底或藍底證件照2張交于培訓現場會務組工作人員以便辦理證書使用。
六、研討時間安排和報名辦法:
時間: 2016年09月23日至09月27日 成都市 (2016年09月23日全天報到)
時間: 2016年10月19日至10月23日 南寧市 (2016年10月19日全天報到)
時間: 2016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 重慶市 (2016年10月27日全天報到)
時間: 2016年11月09日至11月13日 杭州市 (2016年11月09日全天報到)
時間: 2016年11月18日至11月23日 海口市 (2016年11月18日全天報到)
時間: 2016年11月25日至11月28日 北京市 (2016年11月25日全天報到)
時間: 2016年12月09日至12月13日 廈門市 (2016年12月09日全天報到)
時間: 2016年12月21日至12月26日 深圳市 (2016年12月21日全天報到)
請參加研討學習的代表提前將《報名回執》(見附件)填好后傳真至中企協企業管理培訓中心,以便及時地通知研討班的詳細地點及相關報到須知。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