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6年10月28-29日 北京
【學習費用】5200元/人(含培訓費、兩天中餐、指定教材、證書、茶點),提前報名可來一送一!
【課程背景】
在這些年輔導企業產品創新的時候,企業存在三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顛覆性創新:如數碼打敗了柯達的膠圈相機,iphone打敗了諾基亞的功能機,星巴克憑借咖啡豆和氛圍擊潰了傳統的咖啡店,亞馬遜將實體書店淘汰出局,SKYPE打敗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騰訊靠微信打敗了聯通、移動和電信的短信業務;余額寶顛覆了傳統的銀行理財•••••••
這些顛覆式案例聽起來非常刺激、讓人心潮澎湃,但于企業產品創新的實踐幫助不大:一是對于每個行業來講這種從從0到1在人類歷史上這樣的占比不到1%,而99%的時間是從1到99。二是這屬于戰略層面的創新,是由公司董事長、CEO等高層決定的,中基層是決定不了的。
在輔導企業創新第二個誤區是:以為創新是靠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于是弄一些大腦洞開的還原原理、移植原理、逆反原理圖片來鍛煉人的創新思維,可因為離實際產品比較遠,對于創新很難起到實際作用。
在輔導企業創新的第三個誤區是:很多老師教授的產品創新其實還是講流程:OR、IPD等等,這些是屬于經營流程,很難在具體細節對企業的產品創新予以指導。
本課程沒有華而不實的夸夸其談,而是講述企業經過檢驗的創新方法和最佳實踐,現場輸出創新成果。
【培訓收益】
·掌握世界級產品創新的管理體系,從全新視角認識產品創新;
·掌握產品研發管理創新的方式與技巧;
·與專家一起交流產品創新的感悟,解決您產品創新過程中的困惑;
【課程特色】
MBA案例式教學:課程內容采用國際先進的MBA案例式教學,如IDEO、華為、諾基亞、蘋果,等公司的產品創新管理的最佳實踐,講述產品創新的方法和模型。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以正和
1. 創新者的窘境
柯達和諾基亞的緣何走上不歸路
如何避免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熟知非真知
2. 重新定義市場
需求的角度
供給的角度
搞清楚 需要、欲望和需求
誰是你的競爭對手
產品的哲學意義
產品包的概念
產品創新的維度 $APPEAL:香飄飄
3. 基于VOC的創新
你對于很多客戶的根深蒂固的假設是錯誤的
什么是VOC
洞察而非觀察
案例:如何洞察
案例:什么是VOC的創新
4. 基于MAP的業務創新
營銷就是讓銷售變得多余
如何找到新的業務方向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案例:神州專車的創新戰略是什么
5、實施你的曼施坦因計劃——取勢,明道,優術
參謀部的作用
案例:二戰時德軍是如何快速擊潰法國的?
給我們創新的啟示是很么?
坦克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找到你的“坦克”和曼施坦因計劃
案例:美的PK格力
案例:奧克斯PK美的
案例:京東PK天貓 奇瑞逆襲
第二部分 以奇勝
1. 創新 框架內思考還是框架外思考?
福斯貝里的啟示
框架內思考更有助于創新
創新的障礙:成見—登克爾蠟燭問題
2. 善加著能,善減者慧 創新的減法原理
案例:飛利浦的DVD
案例:索尼的walkman
案例:貝蒂妙廚
減法創新的 6個步驟
減法創新的 7個注意事項
3. 創新的乘法原理
乘法創新策略的五個步驟
案例:希爾斯和金茂創新的啟發
乘法策略:如何消滅嗜睡癥
乘法策略的4個大坑
4. 創新的除法原理
案例:多軌膠片的創新
案例 :電視 遙控器
案例:冰箱去掉壓縮機
除法創新的5個步驟
除法創新的3個坑
5. 任務統籌創新
案例:12306
任務統籌創新的5個步驟
4個坑
6. 巧妙相關,屬性依存創新策略
案例:運用屬性矩陣進行產品創新
屬性創新的6個步驟
5個坑
7. 矛盾創新路上的燈塔
8.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第三部分 創新文化與基因
1.創新誤區與正確的創新方法
2.測評:你的技能是如何組合的?
3.創新方法和機制一:聯系
美第奇效應
宏觀和微觀結合
積木式思維
創新的五個竅門
4.創新方法論和機制二:發問
如何正確的問
如何問出破壞性的問題
問的6個技巧
5.創新方法論和機制三:觀察
觀察的框架:尋找“任務”和更好的完成方式
優秀觀察者的三點
IDEO是如何讓歐樂B兒童牙刷銷量位居榜首?
觀察客戶的十個問題
觀察的四個技巧
6.創新方法論和機制四:交際
僅憑一己之力,沒有他人的想法和經驗刺激,即便做的再好,也是微不足道,單調無聊。——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已實現為動力的主管
培養想法交際的6個技巧
7.創新方法論和機制五:實驗
實驗的三種方式
嘗試新體驗
拆解產品、程序和想法
通過試點和原型檢驗
培養實驗技能的七個技巧
培養想法交際的6個技巧
第四部分 課程總結
·課程總結
·閱讀書籍推薦
【講師介紹】張翱翔先生
·資深顧問,資深講師,中國著名產品管理專家
·上海交通大學MBA工商管理碩士
·擁有工學士、管理學雙學位
·PMP項目管理專家
·華為金牌團隊獲得者
·美國PMI、PDMA會員 中國項目管理聯盟特聘點評專家
·中興通訊、香港李錦記、中國中車特聘顧問
工作經歷及專業背景:
十四年產品開發及研發管理經驗,曾服務于華知名企業。先后擔任開發工程師、SE,項目經理,產品經理,研發總監,產品總監。作為華為第一代商用WCDMA ——SUNDAY技術平臺BEFV5技術攻關項目經理,所帶領技術團隊曾連續兩個季度被評為“高績效團隊”,并于當年榮獲華為少數金牌團隊。帶領過華為3G業務團隊,親歷華為快速成長和擴張至十余萬人的管理及流程變革;谏习賯成功和失敗的項目經驗,形成了豐富的研發團隊管理和產品管理經驗。專注于研發管理領域,對研發管理的IPD模式有深入的研究,對企業的戰略規劃、研發組織重整、研發流程再造,產品規劃、產品平臺及技術開發管理、研發績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理體系的設計與推行實施具有豐富的成功經驗。
擅長領域:
公司戰略與產品戰略、戰略解碼、研發組織流程再造、產品平臺規劃、集成產品開發(IPD)、研發組織結構設計、研發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管理與產品規劃、研發項目管理、產品需求管理。
核心課程:
《集成產品開發(IPD)》 、《研發項目管理》 、《研發成本管理》 、《市場管理與產品規劃》、 《產品需求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 、《研發人員溝通實務》 、《高效研發團隊建設與-管理》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績效管理》等。
咨詢及培訓客戶:
世界五百強部分客戶,涉及通信、軟件、自動化、家電、機械、化工等行業。部分客戶有:西門子醫療、GE集團(中國)、飛利浦醫療(中國)、平安集團、美的集團、三一集團、中聯重科、車友互聯、中集集團、山特電子、招商銀行、中國衛星、賦安集團、東進集團、晶辰電子、珠海網博、深圳寶瑞明、江蘇潤源、深圳新為軟件、深圳美賽達、億鑫新能源、深圳英飛拓、武漢精倫電子、歐帝爾照明、松井新材料、燕京啤酒等。
客戶評價摘錄:
學員評價:講解貼近實戰,能夠帶來很多啟發,并很好的指導實際工作;風格明快、嚴謹、幽默;講師知識、經驗豐富;交流深刻生動,學習收效明顯。
以下是部分客戶評價:
“系統的理清管理方法,受益匪淺,后續嘗試改進自己的(管理)方式”——平安集團平安科技研發項目總監 王仲秋
“嚴謹,幽默,富有邏輯性,實用性強”——三一集團副總裁,三一礦機董事長 賀東東
“精彩,嫻熟,幽默,實用”——GE(中國)醫療設備研發總監 張羽博士
“張老師的課程新穎、實用、充滿正能量”——美的集團環電研發部長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