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表明:公司治理水平與公司經營業績呈正相關,投資者也愿意為治理良好的公司股票支付更高的溢價。因此,改善公司治理,能彰顯投資價值,給股東帶來現實收益。大量正反兩方面的案例證明:公司治理的良好程度直接和深刻地影響著公司的日常運營狀況和持續發展能力。而公司治理就是要建立決策、執行與監督三者協調運轉和有效制衡的結構與機制。由于出資人和經營管理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面臨“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兩類問題,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就顯得非常重要,出資人監督到位尤為關鍵。按照《公司法》設立監事會,就是強化出資人監督的一種制度安排。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積極建立和完善監事會制度,努力提高監事會監督的有效性,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困惑和問題,需要加強研討與交流。 中心已成功舉辦60多期“全國監事會制度與工作實務高級研修班”,許多監事會同志參加并高度評價我中心的此課程。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學員的需求,便于監事會同仁之間相互交流,我中心將舉辦“全國監事會制度與工作實務高級研修班”。由國務院國資委對監事會制度和監事會工作有深入研究和長期實踐的知名專家從監事會的理念、方法與工具等方面推出全新的內容體系,結合大量案例進行系統、深入的講解。本課程的特點是:內容全面、系統,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過程結合專家的實踐案例講解,對監事會制度建設、能力建設和實際運作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許多內容對企業內部審計、紀檢監察等人員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因本通知發放范圍有限,敬請各收文單位積極組織相關人員參加。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程內容 (一)監事會監督的重要性 ·理念: 促進決策、執行、監督三者的有效制衡,防范出資人和經營管理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 ·方法:健全公司治理結構與機制,確保監事會履行“出資人監督職責”的權力和條件;加強監事會自身建設,探索監事會監督的有效實現形式。 ·工具:監事會制度建設大綱、企業負責人評價、董事會及董事評價體系、經理人勝任力模型。 (二)監事會監督的有效性 ·理念: 獨立、權威、專業、靈敏是提高監督有效性的四個要素。 ·方法:監事會成員外部化和職業化;實施當期監督,建立快速反應機制。 ·工具:重點聯系人日常跟蹤、專項報告、情況報告。 (三)監事會工作的根本任務 ·理念: 監督、促進企業良性運作與持續發展。 ·方法:提交報告;與企業相關方面交換意見。 ·工具:監督檢查年度報告、專項報告、情況報告、座談會文案、提醒函、整改意見書。 (四)監事會工作的基本任務 ·理念: 評價與監督是監事會工作的二項基本任務,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方法:多渠道收集信息,多方面進行評價,多方式擴大監督影響力。 ·工具:體系、方案、行動循環法。 (五)監事會工作的主要價值 ·理念: 揭示信息不對稱問題;幫助與促進科學決策。 ·方法:多渠道收集信息,綜合分析存在的問題與風險;充分挖掘與利用監督檢查成果。 ·工具:實地監督檢查信息表、問題與風險分析圖;監督檢查年度報告、專項報告、情況報告、座談會文案、提醒函、整改意見書。 (六)監事會工作的主要特征 ·理念: 履行出資人監督職責,體現監督的全面性與綜合性;是知識和經驗密集的復雜勞動;沒有時間與空間的明顯界定;工作深度和工作質量彈性大。 ·方法:與多種監督力量結合、聯動,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多方面的檢查與評價;分階段,分專題,集中精力突破;推行項目化管理,協調專職與兼職的工作關系;推行項目化管理,提高監督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工具:監督檢查18法、監督檢查年度報告、體系、方案、行動循環法、監督檢查工作項目表、監督檢查工作計劃與記錄表、實地監督檢查信息表、監事會工作流程、質量要求與考核指標。 (七)監事會工作的基本流程 ·理念: 持續監督;掃描與聚焦。 ·方法:監督檢查四階段、三環節的不斷循環;集中檢查與日常檢查相結合;從事后監督發展到當期監督;處理好全面檢查與突出重點的關系,問題導向,風險導向。 ·工具:監督檢查工作包、實地監督檢查信息表、問題與風險分析圖。 (八)監事會工作底稿 ·理念: 監事會成員必須對工作底稿負責。 ·方法:工作底稿形成六要素閉環。 ·工具:實地監督檢查信息表。 (九)監事會監督檢查年度報告 ·理念:只有在深入、系統、全面的實地監督檢查工作基礎上撰寫的監督檢查報告才有價值和意義。 ·方法:理清監事會監督檢查年度報告的邏輯關系,建立符合企業運作規律和監事會監督檢查工作實際的年度報告體系。 ·工具:監督檢查年度報告。 (十)監事會對企業財務的監督檢查 ·理念: 監事會以財務監督為核心實施監督,遵循了企業的運作規律,有利于監督的快速切入與靈敏拓展,增強監督的效能。 ·方法:正確理解和踐行“以財務監督為核心”,識別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業績評價工作的三個層次、四個視角以及相應的三種模式。 ·工具:企業績效評價體系、會計信息質量分析魚骨圖、業務分析三環節、行業分析三步驟、戰略分析三要素。 (十一)監事會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監督檢查 ·理念: 監事會對企業經營管理進行監督檢查,體現了出資人監督的全面性和綜合性,有利于提高監督的有效性。 ·方法:從企業日常管理、改革創新、持續發展三個方面開展系統檢查,重點揭示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持續發展面臨的風險。 ·工具:內部控制評價、持續發展能力評價、企業經營管理十三視角體系。 (十二)監事會對企業重大事項的監督檢查 ·理念: 關注企業重大事項、揭示企業重大問題是監事會的重要職責和重點工作;能否及時發現并準確揭示企業存在的重大問題,是對監事會能力的考驗;監事會自身面臨監督失察的風險。 ·方法:以問題和風險為導向,突出重點,集中監督資源和力量,開展專項檢查和專題調研,在年度報告中揭示重大問題和主要風險并提出處理建議,或采取一事一報的方式,及時提交專項報告或情況報告,作出快速反應。 ·工具:重大事項揭示與處理建議、專項報告、情況報告、問題與風險分析圖。 (十三)監事會對企業負責人經營管理行為與業績的監督檢查 ·理念: 企業負責人的經營管理行為對企業運營與發展影響很大,監督檢查企業負責人的經營管理行為與業績,能提高監督的有效性,是監事會履行出資人監督職責的重要工作。 ·方法:將經營管理行為與經營管理理念、經營管理績效有機結合起來考察企業負責人,主要評價其能力與業績;有效開展監事會對董事會及董事的評價工作。 ·工具:企業負責人評價、董事會及董事評價體系、經理人勝任力模型。 (十四)監事會及成員的能力建設 ·理念: 監事會成員個人履職能力和監事會整體運作能力的提高,是提高監督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方法:完善四維知識結構,提升五個核心能力,強化五種工作意識,加強監事會內部交流與研討,推行項目化管理。 ·工具:監事會成員勝任力模型、監事會成員狀態矩陣、內部交流與研討、監督檢查工作項目表、監督檢查工作計劃與記錄表、實地監督檢查信息表、監事會工作流程、質量要求與考核指標、監事會制度建設大綱、監事會成熟度模型。
二、時間地點(每期兩天課程、會后統一安排考察交流自愿參加費用自理) 第六十七期 2010年7月30日-8月5日 西寧市(30日全天報到) 第六十八期 2010年8月13日-8月19日 銀川市(13日全天報到) 第七 十 期 2010年9月03日-9月09日 烏魯木齊市(03日全天報到) 第七十一期 2010年9月15日-9月21日 重 慶 市(15日全天報到)
三、參加對象 各單位監事會主席(監事長)、財務總監、審計總監、專職監事、兼職監事、監事會成員、企業內審人員、監事會辦公室、審計監察部、紀委監察部等部門負責人及其相關管理人員; 各級國資委及政府主管企業監事會工作部門負責人及其相關人員。
四、報名辦法與費用 每人交納研修費1600元,食宿、考察統一安排,費用自理。研修費請通過銀行匯款或報到時交納。食宿費、考察費報到時現場統一交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