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背景】 今年以來,自江蘇省在全國率先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后,浙江、廣東、福建、上海等地也陸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過20%,北京市最低工資由800元上調至960元,7月1日執行; 6月6日晚,全球最大消費電子產品代工廠商——富士康科技集團宣布,自今年10月1日富士康集團深圳地區各廠區將再度上調標準薪資,經考核合格的作業員及線組長的標準薪資上調為每月2000元。這將是今年以來富士康第二次大幅度提高基層員工薪酬水平,加薪幅度達到66%。上一次整體薪資上調是今年6月1日,一線員工加薪30%; 人保部工資所所長:中國可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勞動力成本考驗中國制造,工資難提高勞資矛盾凸現; 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起草修訂的《工資條例》將在年內出臺,全社會呼喚已久的工資協商制度、同工同酬等保障勞動者權益的條款將被納入其中。
【培訓對象】 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廠長,分管人力資源、財務工作的總經理(副總經理),人力資源總監(經理)、行政總監(經理)、薪資福利主管(專員)、績效主管(專員)、社保主管(專員)、培訓主管(專員)、培訓師、招聘主管(專員),工會、企業法律顧問,各類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以及總經辦、辦公室、企管部、綜合部、人事部、勞資部、銷售部等部門相關人員參加。
【課程安排】8月份全國各地培訓時間、地點 13-16 南京 17-20 合肥 16-19 天津 6-9 太原 10-13 鄭州 12-15 濟南 17-20 重慶 20-23 成都 20-23 沈陽 24-27 石家莊 13-16 哈爾濱 17-20 長春 24-27 福州 27-30 廣州 17-20 長沙 20-23 武漢 10-13 海口 13-16 南寧 24-27 銀川 27-30 呼和浩特 10-13 昆明 13-16 貴陽 17-20 杭州 20-23 南昌 17-20 西安 20-23 蘭州 10-13 鄭州 11-14 上海 14-17 北京
【培訓費用】1300元/人(含學費、資料講義、學習文具、培訓期間午餐)
【培訓內容】 主題一:群體爭議預防、企業裁員方略與人力資源熱點、難點處理技巧 (一)不規范的人力資源管理將成為企業最大的用工成本 (二)新形勢下的靈活用工模式與員工關系管理新策略 (三)如何預防及處理群體性事件及罷工事件 1.企業群體性事件形成的社會觀念、心理機制 2.企業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特點、成因 3.企業群體性突發事件預防和化解對策 4.罷工員工的心理、性格及文化差異分析 5.企業罷工事件預防和化解對策 6.如何建立處理突發事件、罷工事件的應急機制及制度? 7.如何健全員工利益表達渠道? 8.事后處理如何避免“激化矛盾”? 9.極端員工的心理分析及風險預防 10.極端員工辭退面談技巧及風險防范 11.極端事件的處理方式與操作流程 12.企業裁員應把握的原則
主題二:《工資條例〈草案〉》權威解讀以及對用工的影響 1.《工資條例》關于工資總額與普通職工工資增長機制的相關規定 2.《工資條例》關于拖欠工資和工資支付周期的要求 3.《工資條例》關于人工成本中工資各組成部分的相關規定 4.《工資條例》關于加班工資計發基數的相關規定 5.《工資條例》關于工資定義的新規定 6.《工資條例》關于勞務派遣、同工同酬的相關規定 7.《工資條例》對勞動用工帶來的主要影響
主題三:加班費支付的誤區診斷與工資支付、工資爭議處理技巧 1.目前加班工資政策中的難點問題處理 2.加班費爭議的舉證、質證技巧 3.特殊工時下工資支付的常見誤區 4.不同考勤方式的利弊分析 5.如果通過有效的考勤管理降低加班費支出以及員工獎懲風險
主題四:多元化用工與勞務派遣用工政策走向和操作技巧
主題五:獎懲制度設計與違紀職工處理技巧
主題六:勞動爭議處理實務與應訴技巧 1.用人單位10大敗訴原因剖析; 2.如何破解單位敗訴的癥結所在; 3.應對突發勞動爭議應注意的事項; 4.如何利用調解階段爭取案件的主動權; 5.勞動爭議常見證據的種類與特征; 6.十大勞動爭議的處理技巧與注意事項。
【認證證書】(如需辦理證書費用為400元/人) 在培訓結束后參加認證考試并合格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CETTIC職業培訓考試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CETTIC勞動爭議調解師職業培訓證書》。根據《職業教育法》的規定,該證書可作為培訓學員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憑證。 (培訓報到時請提交培訓認證相關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2.最高學歷證書復印件;3.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4張。)
【主講專家】 各省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勞動關系處、勞動爭議處相關負責人 范戰江 著名勞動人事專家,原勞動部勞動爭議處處長,中國勞動爭議處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蘇海南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資研究所所長 張世誠 全國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 劉秉泉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工資研究所工資室副主任 程延園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博士生導師,勞動關系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蘇建偉 世界500強企業上海汽車集團企業法律顧問,高級經濟師,法學碩士。 劉鐵山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人事教育處處長 何楚棐 世界500強企業卡夫公司中國區員工關系經理,高級勞動人事專家。 梁雅杰 美國舒布洛克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芬蘭ELCOTEQ電子有限公司亞太地區人力資源總監 孫群義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工資研究所研究員 楊毅新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法制司執法監督處處長 魯志峰 中國勞動保障報法律事務中心主任 王 勇 著名勞動法專家、公司法專家,南開大學、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法律碩士。 滿 力 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處原處長 周 潮 百朗教育特約培訓師,有十五年在外企、合資企業、私營企業等公司擔任高級主管的工作經歷,曾先后擔任過外企培訓經理、人力資源經理、大型民企集團人力資源總監、人事行政總監、副總經理等職。 (每次培訓從以上專家中選配,以實際通知到會專家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