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2010年08月27-28日 上海
培訓費用:2680元/人(含培訓費、資料費、午餐、上下午茶點等)
授課對象:工廠各主要營運部門主管包括: 財務、PMC、生產、工業工程、品檢及物流等
培訓目標: 深入學習企業財務盈虧核算方法、現金流定義及計算方法 從財務成本會計的角度理解直接生產費用與間接生產費用的定義及核算方法 間接生產費用(制造費用)分析及控制技巧 學習勞動力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掌握降低工廠勞動力成本30%的改善手法 學習衡量物料管理,庫存管理的績效指標,掌握控制物料成本、降低采購成本、降低庫存50%的實操方法 學習從現場浪費、管理浪費的角度識別工廠額外成本以及如何通過消除浪費降低成本 質量成本分析及降低質量的成本的方法 工廠降成本項目立項及推進技巧 世界及國內著名企業通過推行精益管理降低成本的改善實例分享
課程背景: 制造業已步入寒冬時期及淘汰期,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已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過去,價格由我們定:制造成本 + 管理費用 + 利潤 = 客戶支付的價錢; 如今,價錢由客戶決定:利潤 = 價錢 - 制造成本 - 管理費用。 制造成本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的存亡。工廠的最大成本為:人力(Manpower) + 機械(Machinery) + 物料(Materials)。本課程通過對財務損益表(P&L Statement Analysis) 的切入分析,全面展示企業制造成本的組成以及潛在成本對企業經營業績帶來的影響。導師將引入世界級企業先進的成本控制方法,對物料成本 (Materials Cost)、直接勞動力 (Direct Labour Cost) 成本、間接勞動力(Overhead Cost) 成本、低設備效率成本 (Low Efficiency Machine)進行深入剖析,針對高成本產生的根本原因,授于科學的改善控制方法,回到工作崗位即學。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現場管理基礎及勞動力成本控制 現場管理的發展歷史 人機料法環境(4M1E)現場管理要素 現場人員管理與成本的關系 直接勞動力與間接勞動力的區別與定義 直接勞動力的成本組成及成本分析 影響直接勞動力成本的資料收集,統計及分析 生產線全員生產效率定義及計算方法 全員生產效率與可量化成本的關系 生產線員工培訓與成本降低 間接勞動力成本組成分析 工作描素及間接人員工作負荷分析 科學制定各管理部門及管理人員的績效指標 挖掘管理人員潛在的30%能力 合理的管理人員與一線員工的比率 案例研討:如何降低勞動力成本
第二部分:現場IE改善與成本節約 現場改善的定義 現場改善領域及關注要點 生產線平衡分析與瓶頸改善 動作分解與動作效率的改善 標準時間預設:模特法(MODAPTS)簡介 模特法原理與IE動作效率運用舉例 現場料架、線體布置與物流改善 現場快速換型的方法 快速換型案例分析 現場異常改善方法與步驟 現場改善效果追蹤與成本節約
第三部分:現場物料管理與物料成本 物料成本組成分析 物料成本在工廠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影響物料成本的因素 衡量物料成本管理業績的主要績效指標(KOI) 庫存周轉率(ITO)/ 多余物料 / 過期物料成本分析 現代中小企業的尷尬處境:產品降價VS物料漲價 現場物流設計與成本節約 現場精益拉動式物料補充系統設計方法 供貨商在物料成本中扮演的角色 供貨商低質量成本(COPQ)對物料成本的影響 科學的供貨商質量管理體系建立方法 供貨商管理庫存(VMI)與準時化交貨(JIT) 如何在JIT推行中實現與供貨商的雙贏 JIT流程實際操作介紹 案例分析:如何降低物料成本
第四部分:現場浪費消除與設備成本管理 工廠中典型的浪費 生產中的浪費與成本的關系 如何通過消除浪費活動來降低成本 設備成本的組成分析 設備效率對設備成本的影響 整體設備效率(OEE)定義及計算方法 設備效率損失成本計算 低設備效率改善實例分析 降低設備成本的方法
講師介紹:羅老師 國內著名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工商管理碩士(MBA),擁有近十年著名企業生產、工程及質量經理經驗,精益生產及6西格瑪實施專家。 羅老師歷任世界500強FLEXTRONICS企業之供貨商質量、IE工程、精益生產及六西格瑪高級經理、亞洲最大的精密五金沖壓注塑產品服務提供商AMTEK生產及工程經理及著名港資EMS企業NAMTAIGROUP生產工程經理。 輔導案例: FLEXTRONICS獨立完成6個黑帶項目和推行精益生產系統及指導企業內部管理改善,領導團隊為企業節省近500萬美元成本及生產效率提升約25%。 為美的日電集團下屬公司: 微波電器、洗碗機、熱水器、廚房電器、風扇全面推行精益運營管理,并指定羅老師為獨家咨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