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企業的風險管理原則是: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很多企業經營者未必能體會到這一點,總是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事后急救。與其“亡羊補牢” 為什么不追求“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環視身邊,我們發現內控離我們并不遠:某大型公司的資金門事件中,4 億資金不翼而飛,讓我們認識到不相容職責分離的重要性;某外資超市的“超市無間道”案件中,43 人聯手舞弊,利用ERP 系統中的漏洞不著痕跡的盜走380 萬,讓我們意識到貌似完美的ERP 信息系統中可能孕育著更可怕的風險。隨著社會法制化的推進及企業競爭的加劇,企業只有建立、健全并執行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做到基業長青。
【課程特色】實戰為主,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時間地點】2010年08月27-28日 深圳
【培訓費用】3600元/人(含培訓費、資料費、午餐等)
【培訓對象】董事長、總經理、廠長、財務總監、財會經理及審計人員及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
【課程收益】 1、掌握先進的內部控制、風險防范、職業舞弊及內部審計等理論 。 2、掌握快速診斷企業內部控制缺陷的方法,評價內部控制的效果并進行改進 。 3、提升管理層對內部控制自我評估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 。 4、明確如何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建立適合企業自身情況的內部控制系統 。 5、通過典型案例和一對一的解答,幫助學員將所學內容與自身實際相結合。
【課程大綱】 1、內部控制系統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2、內部控制系統 (1)控制環境 (2)風險評估 (3)控制活動 (4)信息與溝通 (5)監控
3、公司面臨的風險 (1) 投資風險 (2) 經營風險 (3) 法律風險 (4) 財產風險 (5) 債務風險 (6) 員工風險
4、內部控制的方法 (1) 就業控制 (2) 授權控制 (3) 職責控制 (4) 預算控制 (5) 標準控制 (6) 流程控制 (7) 計算機控制 (8) 財務控制 (9) 內審控制
5、如何建立有效的內控
6、如何防范業務過程中的風險 (1) 合同的控制 (2) 資金的控制 (3) 付款控制 (4) 信用控制 (5) 債務控制 (6) 存貨控制 (7) 采購控制 (8) 成本控制
7、案例分析
8、疑難問題解答
【專家簡介】林老師 1997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會計系,獲經濟學(會計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山大學會計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MPAcc中心主任,兼任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中國會計學會教育分會委員、廣東省內部審計協會副會長、廣東省審計學會副會長,白云機場等多家公司獨立董事。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德州大學管理學院進修、學習。出版專著5部、教材10余本、在《經濟研究》、《會計研究》等雜志發表論文80多篇。
主持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主要項目包括: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與投資者保護 2、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內部控制、過度投資與財務危機 3、財政部重點會計課題:信息技術內部控制操作指引與典型案例研究 4、世界銀行項目:財務報告、財務報表分析與會計信息系統 5、企業項目:廣汽集團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戰略管理會計、資本市場與會計信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