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楊虎老師(>>點擊查看楊虎老師詳細介紹)
【課程對象】本⼯作坊適合對象:各類組織領導者;企業中⾼層管理者;需要或關注⾼品質溝通的社會各界⼈⼠,如⽼師、醫護⼯作者、家長、政務⼈員等。因課程本⾝的特殊性,每場⼯作坊僅限30⼈。
【課程簡介】
1. 此課程以⾮暴⼒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核⼼步驟及同理⼼能⼒為主,結合楊虎⽼師⼗多年的企業管理及培訓⼯作經驗,設計出⼀套實⽤實效的⼈際溝通⽅法和策略,從⽽協助企業管理者、需要更加有效溝通的各⾏業⼈員更好地與⼈連接、化解沖突,獲得更美好的⼈際關系,并顯著減少⼯作磨擦、提⾼⼯作效能。
2. ⾮暴⼒溝通由美國臨床⼼理學博⼠馬歇爾•盧森堡創⽴。馬歇爾•盧森堡博⼠是CNVC國際⾮暴⼒溝通中⼼的創辦⼈,同時也是⼀位國際知名的和平運動者。他的思想深受⼈本主義⼼理學家卡爾•羅杰斯、哲學家教育家馬丁•布伯、中國的莊⼦、印度圣雄⽢地等⼈的影響。
3. 同理⼼是⼼理學領域的基本概念。⼼理學家發現,⽆論在⼈際交往中發現什么問題,只要我們能夠設⾝處地、將⼼⽐⼼,盡量了解并重視他⼈的想法,就⽐較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法,尤其是在發⽣沖突和誤解時。也就是我們中國⼈常說的“⼰所不欲勿施于⼈”、“⼈同此⼼⼼同此理”。同理⼼能⼒是⼈際溝通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
【課程時長】共3天,每天8⼩時,共計24⼩時。
【課程要解決的問題】
1. ⽆論是⼯作中還是⽣活中,⼀⾔不合就開撕著實讓⼈頭疼,且不說⼼情不美麗,實際⼯作也被耽誤和受阻。我們需要更好的溝通來傳情達意;
2. ⽆論是在企業還是家庭,也⽆論是何種崗位,⽤權⼒或權威來彰顯話語權的時代已經離我們漸⾏漸遠。可除了權⼒和權威,我們又該如何溝通和表達,從⽽贏得他⼈更好的合作?我們需要更好的溝通來贏得⼈⼼;
3. 我們都以為溝通就是有話要說、有話直說、有話能說,卻發現越是這樣的溝通⽅式,越使得我們的溝通對象升起互懟之⼼,嚴重影響了彼此之間的關系,即使對⽅嘴上不說,我們⼤概也能感受到對⽅⼼中那股不悅。我們需要更好的溝通來增進關系;
4. 作為團隊管理者,我們需要聽到每個⼈真實的想法和⼼聲;做為家庭⼀員,我們需要讓家中充滿輕松和諧的氛圍;在各⾏業服務的崗位上,也許我們應該了解怎樣才能知道別⼈究竟想要表達什么,⽽不是我們誤以為的......我們需要更好的溝通來化解⽭盾、共享共贏。
【學習本課程的收益】
1. 顯著提⾼個⼈的情感商數,學習更加深⼊的同理⼼概念和同理⼼實踐⼯具,從⽽增強⼈際互動中的同理⼼能⼒。
2. 了解⾮暴⼒溝通的四個基本步驟及其內含,并有效地運⽤到實際⼯作和⽣活中,從⽽消除或減少⼈際障礙,降低溝通成本,提⾼溝通成效。
3. 學會⽤更加根本性的⽅式來了解他⼈、認知⾃我,從⽽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和理解;
4. 搞清楚在溝通過程中,何時應該“發號施令”,何時應該共同協商,何時應該退⽽不⾔;同時還搞清楚什么時候我們應該閉上嘴巴,專注地傾聽他⼈,什么時候我們又應該卸下盔甲,更加真實地表達⾃⼰。
5. 還有⼀點其實具有更為重要⽽又深遠的意義:借由⼈際關系中更加有效地互動表達,我們能夠更好地建⽴信⼼,提⾼個⼈領導⼒和影響⼒,從⽽獲得⼀個更好的⾃⼰。
【課程大綱】
第一天上午9:00-12:15
1. 溝通的技術和藝術
a) 人際互動的六種基本模式
b) 語言的刺激與我們個體的反應
c) 有效對話之道的核心概念和模式
d) 相關練習與體驗
2. 同理⼼與⾮暴⼒溝通要素
a) 何為真正有效的同理心
b)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核心要素
c) 無效對話的四種不良循環
d) 相關練習與體驗
3. 說觀察:讓對話更客觀
a) 什么是有效對話中的觀察
b) 區分觀察和評論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4. “觀察”能⼒練習
a) 完全觀察的練習
b) 區分觀察和評論的練習
第一天下午13:45-17:00
1. 觀察在實際對話中的運⽤
a) 觀察中的同理心
b) 復述式反饋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2. 2.⼯作情境中的“觀察”對話
a) 工作狀態下的同理心觀察
b) 工作狀態下的復述式反饋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3. 談感受:讓對話更真實
a) 什么是有效對話中的感受
b) 區分感受和想法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4. 4.“感受”能⼒練習
a) 完全感受的練習
b) 區分感受和想法的練習
第二天上午9:00-12:15
1. 講需要:讓對話更深⼊
a) 什么是有效對話中的需要
b) 區分需要和策略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2. 2.“需要”能⼒練習
a) 完全需要的練習
b) 區分需要和策略的練習
2. 感受和需要的實際綜合運⽤
c) 感受和需要中的同理心
d) 共情式反饋和理解式反饋
e) 相關練習與體驗
3. 4.⼯作情境中的“感受需要”對話
a) 工作狀態下同理感受和需要
b) 工作狀態下的共情與理解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第二天下午13:45-17:00
1. 請求:讓對話更有效
a) 什么是有效對話中的請求
b) 區分請求和要求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2. 2.“請求”能⼒練習
a) 完全請求的練習
b) 區分請求和要求的練習
3. 請求在實際對話中的運⽤
c) 請求中的同理心
d) 確認式反饋
e) 相關練習與體驗
3. 4.⼯作情境中的“請求”對話
a) 工作狀態下的同理心請求
b) 工作狀態下的確認式反饋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第三天上午9:00-12:15
1. 有效對話的溝通之窗
a) 認清他人和自己的情緒觸發點
b) 溝通問題歸屬界限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2. 同理傾聽與誠實表達
d) 同理傾聽中的四要素運用
e) 誠實表達中的四要素運用
f) 相關練習與體驗
4. 如何有效化解沖突
g) 尋找真正的溝通沖突點
h) 化解沖突中的傾聽與表達
i) 相關練習與體驗
2. 4.⼯作情境中的傾聽與表達
a) 工作狀態下的同理傾聽
b) 工作狀態下的誠實表達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第三天下午13:45-17:00
1. 有效對話之下的群體決策
a) 群體決策的重點與難點
b) 群體決策時的有效對話步驟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2. 以需要為導向的決策⼯具
d) 如何通過對話尋找共同需要
e) 群體決策對話工具
f) 相關練習與體驗
2. 3.⼯作情境中的其它溝通難題
a) 與同事之間的日常工作對話
b) 特殊工作狀態下的溝通
c) 相關練習與體驗
5. 總結:溝通品質決定⽣活品質
d) 回顧核心四要素
e) 回顧同理心溝通過程
f) 課程總結分享
g) 未來工作對話展望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