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企業不知不覺多繳了稅,不知不覺少繳了稅,不知不覺犯了罪。
目前房地產行業一二三線城市市場分化趨勢日益嚴重,投資風險越來越大,拿項目就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如今利潤來源主要是賭市場未來和企業內部的精細化管理。今天與各位朋友分享在現行財稅管理體制下,國內中小型地產企業的財稅管理狀況,對企業發展有哪些影響?以下分享10點個人看法:
1、請一位專業水平高的財務總監解決一切財稅困惑
我們經常和老板交談過程中感受到,他們雖然能接受外腦幫助,但內心還是抗拒的,他們認為找到一位專業優秀的財務總監就能解決他們的財稅困惑,認為目前財務部現有人員,專業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水準。我建議,即使你挖到了萬科、恒大等知名地產商的優秀財務人才來也解決不了你的困惑,何況還是空降兵。因為財稅管理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好的。要從戰略層面、經營層面、理財層面,系統規劃,團隊運作。用好培養好現有人才非常重要,如現有人才數量達不到公司發展需求,可以考慮請外腦幫助。
2、稅務局關系好
很多從事地產開發的企業都在省、市稅務局有較好關系人脈,認為他們會指導企業內部遇到的稅務問題。但如今國內稅務系統反腐形勢日益嚴峻,近期國稅局又出臺嚴厲清除紅頂中介,查處稅務局人員私下為企業做顧問等行為。我認為目前如果全靠關系來解決稅務問題,就好比給企業經營埋下一個很大的定時“炸彈”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3、聘請了當地稅務師事務所
我們接觸比較多的一二線城市房地產老板,有60%是有財稅管理意識的,每年花10萬元,請當地的稅務師務師所做財稅顧問,為公司開發項目提供財稅指導,就感覺在財稅管理方面高枕無憂了,拒絕其他外部優秀的財稅咨詢機構介入,最終該稅所帶來多大價值自己都不清楚。我建議房地產企業在請財稅顧問時,也可以同時聘請兩家優秀企業一起合作,最終選一家或兩家都合作。請顧問時要注重專業層面,案例、誰給你服務,少關注關系性服務機構。
4、自認為是稅務籌劃“專家”
有部分地產老板自認為很懂稅務,一招鮮吃遍天,百用百靈,多年“祖傳”的辦法-----增加建安成本,減低稅負。但現在增值稅時代此方法還可行嗎?你可知道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是觸犯刑法的嗎?虛開50萬元以上是要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建議不要以身試法,得不償失。合法合規才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
6、納稅能拖側拖
房地產企業老板最關心的是現金流,非常不愿意,按時把錢交給稅務局,想盡辦法拖延納稅,來最大化滾動現金流運作速度,帶來增值利潤,如長期拖延納稅會給企業帶來稅務稽查風險和高額滯納金等損失。尤其是5月1日營改增以后各地地稅局對房地產行業稽查力度越來越大,風險隨時可能爆發。
7、要求財務部想一切辦法“節稅”
我們接觸很多中小房地產開發商,老板要求財務部門必須把稅點控制在多少百分比內,因中小房地產企業財務部門,在公司地位相對不高,調動不了公司其他部門配合,在加上本身專業不夠,很難完成老板的要求,最終結果是財務部人員辭職或其他內部矛盾,導致項目錯過最佳財稅規劃時間。我認為稅務籌劃是天時、地利、人和專業缺一不可。我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在外部專業咨詢機構協助下,組建自己的稅務部或直接接受咨詢服務。
8、家族人員是公司財稅大管家
國內目前很多中小房地產企業,財務重要崗位都是老板自己親戚或家人,因為房地產企業涉及資金較龐大,外人老板不放心。由于財務部是自己親戚,經常會導致外聘的優秀人才,不能充分發揮自己專業水平,老板面前經常有小報告,這樣會使優秀人才難以留住,導致企業財稅管理水平一直提升有限,最終吃虧的還是老板本人。
9、財務人員很少參與公司重大決策
國內部分房地產企業老板認為財務部是后勤部門,把錢管好就OK,公司重大決策財務部不需要參加,公司很多項目合作談判時,由于財務總監或財務部人員沒能參與,導致未來項目稅負或稅務風險上升,最終吃虧的依然是老板和股東。我建議房地產行業涉及重大的談判和合作事宜,財務總監或外部財稅咨詢合作機構必須參加,這樣才能規避未來稅務風險。
10、舍不得在財稅管理投資經費
根據我們多年接觸中小地產企業了解,很多企業為節約成本開支,在財稅管理上基本不投入其他經費,招人由于崗位待遇預算偏低,找不到優秀的財稅管理人才,內部財務管理水平一直比較弱,且公司培訓經費沒有對財務部進行分攤,導致沒有外出學習機會,致使公司財務管理水平一直沒有任何提升,更不用說花高昂的費用,請外專家團隊為企業做財稅管理咨詢了。此類企業必須要解放老板思想,老板如能在財稅管理花1元錢,給老板最少帶來10倍回報。
最后總結,房地產老板要善待財務部門,因為財務人員創造的隱形價值是非常大,營改增后財務部門工作量也是倍增。
【相關鏈接】
·房地產和建安企業“營改增”老板及各部門高層與財務人員全方位管控應對和財稅核算實操演練(沈陽)
·房地產“營改增”實施下工程管理操作:變更、 簽證、索賠、價款調整四大痛點破解實戰(北京)
·房地產、建筑企業營改增后政策執行中爭議問題解析與風險提示及節稅方略(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