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OE管理模式認為,要強化企業的執行力,必須從制度的制定者到制度本身都進行加強,還要充分考慮到環境對執行者意識、心態的影響,最終還要對執行者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使一個規定得以順利地貫徹執行。
簡單說,一講執行動力,二講執行能力,三講執行保障。
一、執行的動力
觀看海豚表演時,發現訓獸員身上帶著魚蝦類不時給海豚喂一些,想一下,如果訓獸員不給海豚喂食物,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呢?也許,人類與動物相比,需求可能不僅如此,但是,不可否認這依然是人最需要。
我們的一些企業感到執行力低、缺乏凝聚力,老板怨中層領導不力,中層怨基層不出力,基層怨上面不得力。我們在怪這怪那時,是否考慮到企業缺乏執行力的動力呢?執行的動力源自于企業的文化,試想一個缺乏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企業,能夠建立起卓越執行力的企業文化嗎?
有這么一家企業----創業初期,老板由于具有敏銳的市場眼光,企業取得紅紅火火的業績。在企業里,老板一直提倡員工要具備感恩思想,員工一提到應該建立起一套激勵機制,老板就會就會有一股無名的怒火涌上心頭,久而久之就沒有人再提激勵機制的事了。逐漸,這家企業員工流失率很高成了行業的黃埔軍校。幾年后老板回首一看,自己的員工或學生都紛紛創業或跳槽,不少超過了自己。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如果企業不解決錢的問題,則員工沒有執行力。
二、執行的能力
具備強勁的動力而不具備行動的能力,也是不夠的,正是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在企業中也是很普遍的現象,一方面企業強調任人唯賢,行動上卻是大量使用老鄉、親屬;一方面強調提升工作和產品質量,行動上卻不花錢對員工進行培訓。這樣一來管理層和員工隊伍得素質一直處于低下的水平。這樣得一支團隊怎么會有卓越的執行力呢?
執行能力一般可以看成由兩方面構成----心態和技能。也許可以這樣表達:執行力=心態×能力,兩方面偏廢任何一方就可能造成執行力的喪失。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要找到心態又好,能力又強的員工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企業面對的大部分員工都是處于心態好能力差或心態差能力強這樣的員工。面對這種狀況,任何才能不斷提升企業的執行力呢?無外乎是二種辦法:一是把握招聘關和用人關,二是加強企業的內部培訓。
企業常常比較重視員工的技能培訓,而忽略員工的心態培訓。結果,企業就成了其他企業的培訓基地,員工的心態不好而技能越強,員工的流失率就越高。
企業的執行能力不僅僅體現在普通的員工身上,更貫穿在高層、中層和基層的三個層面上。很多企業一談到執行力疲軟就把責任推到中層或基層員工的身上,這是十分錯誤的認識,也是導致執行力低下的根本原因。一個企業要正常運轉,高、中、基層的分工和協同作戰是不可此短彼長的。
三、執行的保障
執行保障主要是戰略保障、流程保障和制度保障。
一提到戰略,很多企業可能認為這太高深。其實不然,任何企業不管你是否認真制定過企業戰略,企業戰略都是存在的,哪怕你是憑一時沖動創建的企業,都有企業戰略的存在。企業戰略就是實現企業愿景的一種策略和方法。企業戰略沒有說明好與壞,關鍵是企業戰略與企業的各種資源是否匹配。如果企業的戰略超越了企業的資源承受限制,它將破壞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如果企業戰略落后于企業的資源,那就制約企業的發展。
企業需要我們常說的戰略地圖,就是將企業戰略分解為具體的行動目標。我們要去哪里?這是企業的目標。我們如何去那里?就是企業戰略。當然,我們還要知道我們現在在哪里?這需要老板從公司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綜合考慮,制定出合理的前進路線、路徑。這就是戰略正確-----戰略保障。
道理不太難懂,關鍵在于老板是否真的想清楚和敢于取舍。
流程保障的重點在于流程優化,業務流程優化的邊界是減少非增值活動、減少等待時間、重復工作及協調工作量。具體方法有:
將業務的審核與決策點定位于業務流程執行的地方,縮短信息溝通的渠道和時間,從而提高對顧客和市場的反應速度。
強調業務流程中每一個環節上的活動盡可能實現最大化增值,盡可能減少無效的或不增值的活動,例如去掉不必要的審核等,從整體流程全局最優(而不是局部最優)的目標,設計和優化流程中的各項活動。
要求業務流程之間盡量實現單點接觸,有利于流程通暢、責任明確、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在手工管理方式下,由于受到人的管理能力局限性約束,一般必須采用授權分工管理,授權分工管理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決策分散化,影響決策的有效性。因此,在建立新型“扁平化”組織運行模式時,重視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以便協調業務分散與管理集中之間的矛盾。
制度保障,重點有二方面,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制度的嚴格執行。
常見的陷阱是:
管理制度不嚴謹,沒有經過認真的論證就倉促出臺,經常性的朝令夕改,讓員工無所適從。最后導致了真有好的制度、規定出臺時也得不到有效的執行。狼喊多了,等真的狼來了也沒人去做好人了,其實是一個道理。
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針對性和可行性,或者過于繁瑣不利于執行,最后導致員工敷衍了事,使企業的規定流于形式。
在執行的過程中,流程過于繁瑣,不合理。
缺少科學的檢查與獎罰考核機制。有兩種情況,一是沒人監督,二是監督的方法不對。前者是只要做了,結果好與壞沒人管。或者是有些事沒有明確規定該哪些部門去做,職責不明確,所以無法考核。
總之,要打造企業的高效執行力,必須從執行動力、執行能力和執行保障三個方面修煉。
(文章作者:張珈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