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進行績效診斷
在評估中,對那些完成較好的績效指標及目標以及那些未完成的指標及目標進行原因分析,在哪些方面員工表現出貫有的行為模式以獲得了某些強項或導致了某些弱項?有哪些方面如果采用了不同的做法就可能達到目標或標準?
4.商討改進計劃
告訴員工加總各項分值后的個人績效評估得分。詢問為保持良好績效,解決相關問題可以采取的行動方案。記錄這些行動方案為制定下年度績效計劃備用。制定相應能力發展領域、具體行動和期望結果。
5.上級經理審閱
各級經理將屬下員工的績效評估結果上報給上級經理進行審閱,上級經理提供自己對于績效評估的意見并和評估雙方進行最終評估結果認定 二、績效結果應用
績效管理必須與薪酬等激勵機制相掛鉤才能體現其價值。如何根據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確定合理的薪酬獎勵,是保證績效考核激勵作用的主要手段和核心問題。在設計績效管理體系的同時,我們也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同步為各級員工設計了與績效掛鉤的薪酬體系。
通常績效結果會應用于如下方面:
1. 工資晉升(具體晉升情況因企業情況而定)
2. 績效獎金的確定(具體確定辦法因企業情況而定)
3. 職業發展
績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生產率和效率,通過每位員工的成功而促成企業的成功。當員工績效評估的分數級別較低時,應商討如何提高完成績效所需的能力來提高績效,并制定行動計劃。要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結合其他考核,發掘出績效突出、素質好、有創新能力的優秀管理人員和員工,通過崗位輪換、特殊培訓等方式,從素質和能力上進行全面培養,在班子調整補充人員時,優先予以提拔重用。同時,要通過對績效考核結果的對比、分析,找出被考核者素質與任職崗位的差距,按照公司經營方針與長遠發展戰略對管理人員的要求,設計并實施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及時提高管理人員的能力和水平。
對那些績效不能達到要求,能力改進并不明顯的員工要考慮是否有其他合適的崗位比原崗位更能發揮其作用。通過對員工職業發展的考慮,使工作績效、工作能力或行為方式與員工個人的職業前景互為連結,從而強化了提高績效和能力的意識,促使所有員工努力去提高能力,完成績效目標。也使將人力成本向績效轉化,向人力資本的轉化得到具體的落實。
為了更好地對績效不同表現者的管理,可參考以下的人才矩陣模型。
表7:人才矩陣模型
能力和潛力 高 中 低 不合格 合格 中等 優秀 績效
4.其他獎勵
實行績效與薪酬掛鉤,雖然對提升員工的績效水平有較好的激勵作用,也是一種主要的激勵手段。但是不可否認其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同時因組織因素、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又造成了固定工資增長和激勵性獎金具體操作的難度和復雜性,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將損害績效獎勵的激勵作用。
在實際操作中應積極地規避這些消極因素,可以在更大范圍內考慮獎勵和激勵的方式。實現以工資增長和績效獎金為主要獎勵和激勵手段,配合其他獎勵方式,并給獎勵配備一個連續的政策框架,充分發揮其他獎勵的潛在作用,可以較好地彌補績效工資的制約作用。下面對其他獎勵方式作一簡要的介紹:
了解掌握獎勵的不同形式,以及不同獎勵的效應,是實施有效獎勵的第一步。從廣義角度講,可以將獎勵分為兩大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