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微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中一個新興的服務部門,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在國際上,物流產業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其發展程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被喻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加速器”。
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主要特征
1、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來,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企業對物流領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潤源泉”開始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為目前多數國內企業最為強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為當前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
與此同時,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需求已經出現且發展勢頭極為迅速。其中,在中國從事生產、銷售及采購活動的跨國公司和國內優勢企業對專業化物流服務的需求發展迅速,成為帶動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市場基礎。此外,一些新興的經濟領域,如私營企業、快遞服務行業以及電子商務領域等,也產生和存在著一定規模的物流服務需求。
2、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涌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經濟中出現的許多物流企業,主要由三部分構成:
一是國際物流企業。這些國際物流公司一方面為其原有的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延伸物流服務。另一方面,針對中國市場正在生成和發展的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提供服務。
二是由傳統的運輸、儲運及批發貿易企業轉變形成的物流企業。它們依托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客戶、設施、經營網絡等方面的優勢,通過不斷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務,逐步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化。例如中外運集團等。
三是新興的專業化物流企業,如廣州的寶供物流公司、北京華運通物流公司等。這些企業依靠靈活的競爭策略和對專業化物流的認識,在市場競爭中發展較快,成為我國物流產業發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在物流企業不斷涌現并快速發展的同時,多樣化的物流服務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一方面圍繞貨運代理、商業配送、多式聯運、社會化儲運服務、流通加工等物流職能和環節的專業化物流服務發展比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統化物流服務或全程物流服務,即由物流企業為生產、流通企業提供從物流方案設計到全程物流的組織與實施的物流服務。
3、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發展初具規模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在交通運輸、倉儲設施、信息通訊、貨物包裝與搬運等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在儲運設施方面,我國目前已經建成了由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5個部分組成的綜合運輸體系,運輸線路和場站建設方面以及運輸車輛及裝備方面都有較大的發展。在倉儲設施方面,除運輸部門的貨運樞紐和場站等倉儲設施外,我國商業、物資、外貿、糧食等行業及軍隊中的倉儲設施相對集中,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年投資規模出現了快速增長趨勢。
在信息通訊方面,目前我國已擁有電信網絡干線光纜超過30萬千米,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纜為主體,以數字微波和衛星通訊為輔助手段的大容量數字干線傳輸網絡,其覆蓋范圍包括全國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縣級市及大部分鄉鎮,并與世界主要國際信息網絡連通。此外EDI、ERP、MRP、GPS等一些圍繞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進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在包裝與搬運設施方面,現代包裝技術和貨物搬運技術在我國已擁有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物流活動中的貨物運輸的散亂狀況和傳統的手工搬運方式,并帶動了包裝、搬運等機械設備制造業的發展。
4、物流產業發展正在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山東等地政府極為重視本地區物流產業發展,并已開始著手研究和制定地區物流發展的規劃和有關促進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確將物流產業作為支持深圳市21世紀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產業發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產業發展所需要的物流設施系統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和規劃。
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交通部、外經貿部等國家有關部門,也從不同角度關注著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并積極地研究促進物流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
5、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前景及其對國民經濟的主要貢獻
物流產業的發展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產業部門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物流產業發展的歷史和國際絕對化經驗表明,物流產業作為新興的服務部門,已經進入全面、快速發展階段。相比較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仍然處在起步發展階段,但在相當一些領域和地區已經表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和潛力。從物流需求情況來看,發展迅速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一是以三資企業、私營企業等非國有經濟為服務對象,第三方物流將繼續呈現快速發展勢頭;二是一些優勢國有企業在優化內部物流管理的基礎上,逐步產生和發展的物流服務需求;三是以消費者為對象的物流服務,如商品快運服務、配送服務等。
從專業物流企業的發展來看,一是隨著中國加入WTO的日益臨近,我國在公路貨運、商品分銷、倉儲設施等領域的開放,將有更多的外資物流企業進入中國;二是民營企業、多元化股權結構的新興物流企業發展迅速,這類企業的優勢在于經營觀念、機制、管理方式能夠適應市場快速發展的要求,將成為中國物流產業發展進程中最為活躍的部分;三是部分傳統工業的運輸、倉儲、批發企業,在其原有業務領域的基礎上,通過向物流服務領域延伸,成為物流產業中強有力的競爭者。
從物流的區域市場發展來看,經濟發展迅速和比較活躍的地區,物流產業發展將快于其他地區,特別是沿海開放城市、重要的樞紐城市和中心城市等將成為區域物流市場快速發展的主要基地。
6、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將從整體上改善國民經濟的運行效率,直接提高全社會的經濟效益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總成本約相當于GDP的16.7%。這說明,目前中國經濟運行的物流成本遠高于歐美發達國家,物流領域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還比較低,但同時也說明我國物流成本的節約空間還非常大。據世界銀行估計,通過發展物流服務業,提高運輸效率,加快商品周轉與減少資金占用及其利息支出,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提高全社會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十五”期間,如果中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降低到15%,每年將直接節省約2400億元,為企業和社會帶來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1998年以來,山東等地開始了以優化企業物流管理為切入點的試點工作,通過整合物流資源、完善產品配送服務系統、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等,使一批優勢企業取得了降低物流成本、減少資金占用、降低庫存水平等顯著成效。
7、物流產業發展將促進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的健康發展
首先,物流產業的發展將促進制造業降低產品成本,調整傳統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組織形式,提高制造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次,物流產業的發展能夠促進新型商業企業和業態形式的發展。第三,物流產業能夠促進運輸服務方式的創新和傳統運輸企業的發展。這主要表現在:一是物流服務將促進我國新型運輸服務方式的發展,特別是多式聯運的快速發展;二是專業化物流服務的發展將改變運輸企業以運力為中心的經營觀念,進而促進運輸企業經營方式的改變;三是促進運輸企業大力引入現代化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通過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獲得新的發展空間。
另外,物流產業的發展還會帶動和促進許多相關領域的發展,如物流設備制造行業、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電子商務的發展等。
8、中國物流產業發展對提高我國的國際化競爭能力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一方面,發達的物流產業和基礎設施有助于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國企業和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也是最為重要的方面是,在中國即將加入WTO,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無論是在國際市場還是在國內市場,我國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全方位的國際競爭壓力。加快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已經不僅僅是強化物流領域的競爭能力問題,更重要的是,為所有的中國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創造一個高效的物流環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務,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的競爭能力,這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