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就是內在的感覺,就是外來誘因影響到主體信念系統(信念、價值觀、行為導向),通過主體判斷所表現出來的正面或負面的感覺與精神狀態。 在我們的意識里談到情緒可能想到是不好的,負面的,如果我們能認識到情緒的正面價值意義是巨大的。自信是情緒,是內在的感覺,自信的感覺對人戰勝困難是有巨大的力量。中國人太需要自信,舉辦奧運、神舟飛船給了中國人極大的自信。在四川地震中,中國領導人的自信,給了災區人們無比的自信,也給了災區人民和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戰勝困難的自信。 在此研討的是情緒的正面價值和情緒的力量: 1、沉穩 沉穩是一個人遇事鎮定,遇危冷靜。沉穩的內在素質,在外在情緒上表現出冷靜、坦然、鎮定。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是先情緒后事情,也就是說我只知道事情的表現就已經情緒表露出來了,當知道事情真相的時候我們的情緒行為已經對別人是一種傷害了。 一個沉穩,彰顯情緒力量的人,一則是不會輕易情緒先露,二則即使在有一萬個理由情緒行為他也為自已的情緒負責,會事情明白或是為自已的過急情緒給別人的道歉。 中國歷史上康熙皇帝成就卓著,與他年少承擔國家要務鍛造出情緒的力量,不喜形于色而遇事鎮定。 毛澤東是情緒的力量,人生的經歷不是他們成功的必然原因,是在經歷中更明白了自已需求,在他們的人生經歷中高度的鍛造了他的情緒的力量。 情緒穩定在企業管理中有幾個方面的益處: 第一,有人離職或內部人員互相爭斗時,就不會發困發愁; 第二,遇到公司危機,就不會驚慌失措; 第三,市場出現逆轉就不會無計可施,斗志盡喪; 第四,面對重要的投資決策就不會草率行事; 第五,遇到公司竟爭或是業績下降時就不會一籌莫展。 情緒穩定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幾個方面的益處: 第一:沉穩會先事情后情緒,不會傷害朋友、家人和子女的感情; 第二:別人的過急行為和言行,就能冷靜思考別人為什么這樣,給予更多的理解而雙方融洽。 第三:在工作更能接受壓力和領導的批評指正; 第四:在遇到拒絕時更能處理好別人的問題; 第五:沉穩而更能增強親和而生活與工作中更具影響力。 在此,如何培養沉穩我們做以下建議: 第一: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第二:不要逢人訴說你的困難與遭遇。 第三:在與人溝通時,先知會別人的目的,不要一露味的說自已的話題; 第四:不要去散發自已嘮叨; 第五:對于一些應急之事沉靜下來,有傷情感之事看看能不能隔日處理。 第六:與人溝通不要神情恍惚,走路要穩。
2、負責任 生活與工作中我們說的負責任:就是立足自我,萬事自我身上找原因,不是環境、別人要存心或與我們過不去。 生活中我們一定見過:考試成績不好怪老師,上班遲到怪公交司機,業務員賺錢不多怪公司及產品,生活不好怪環境,在公司人際關系不好怪領導,被戀愛對象分手怪對方,人不得志怪國家,仕途不順怪制度,出門下雨怪天氣,在這些人當中唯獨不怪自已,不檢討自已,不反省自已,不立足自已。這就導致人生不得志,仕途不順的原因,在不平衡心態中跌落,這是導致人生不快樂最根本原因。 負責任就是立足自已,我們的出身、家世、人體缺陷、別人如何看待我們,我們不要把自已放入不公平當中,而是在這些上我們如何可以更好!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折騰自已,損傷自已,讓自已情緒低落,那樣我們會更痛苦!更不快樂,更難取得別人的同情和事業上的幫助。沒有人對我們的幸福負責任,要負有責任也只能由我們自已! 負責任在我們的教育環境里不夠的,過多的是大人給予小孩子過多的庇護!強調客觀理由還強詞奪理! 李嘉誠的塑膠花定單外商取消合同時,李嘉誠是檢討自已,最終贏得了外商的好感而介紹別人外商做成了這次生意。 建國時周恩來邀請一知名民主士參加政協會議,從香港經俄羅斯回大陸,在俄羅斯途中油輪失火燒死了,周恩來非常生氣,秘書解釋是俄羅斯的油輪失火,周恩來馬上糾正:是我們要召開政協會議,不是俄羅斯,凡事要立足我們自已。 一個人對自已負責任,才會對別人負責任,才會對社會負責任,才會快樂,以正常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事和人。才會在爭取更好而幸福的生活。 在企業管理中有幾個方面的益處: 第一:出現任何問題或狀況的時候,就不會怕事; 第二:大家無所適從一片慌亂的時候,就不會臨陣脫離: 第三:應該直言不諱,提高警覺時,就不會粉飾太平; 第四:底下任何員工或干部犯錯,都不會推卸責任。 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幾個方面的益處: 第一:立足自我,敢于承擔,不強調外在理由; 第二:快樂,能快速調整心態; 第三:在人際關系認可度高,影響力強。 第四:較容易與人合作而得到別人的信任。 在此,在生活工作中如何培養?我們做以下建議: 第一:檢討過失的時候,先從自已或自已人身上反省; 第二:事情或作風上,先審察“過錯”再陳述“功勞”; 3、情緒我作主式管理 情緒管理首先就是要負責任,凡事立足自已,不是在導致我們的情緒的原因里出不來,與人重復研討導致我們情緒的某些方面,這樣不助于我們情緒的解決,相反會讓我們長時間在不好情緒惰落。 我們立足了自已,深刻認識到了自已有情緒,了解自已有情緒,有感受。了解自已感受后的需求,采取正當方式與對方表達自已的感受。 采取最快時間和方法處理自已的情緒,假如我們等一個人等了三個小時,他不出現,還將手機關機了,通常我們會生氣。在培訓的課堂上:我問他們可不可以選擇不生氣,他們都回答說可以,現在你們再表現一下情緒你們怎樣處理,他們會自然的、心平氣和的,我再問他們為什么不生氣時,他們都說我可以選擇不生氣啦!太棒了!你們已經掌握了情緒管理技巧:我選擇(我作主)。 我們是人不是神,都會有情緒,關鍵是優秀的、情緒管理者能最快時間認識自已的情緒和最快時間處理自已的情緒而已。如果我們在此上有了更高認識我們也將從優秀變為卓越! 我們有了更高的、卓越的情緒管理能力,讓我們更穩定,更具人格魅力。 香港主權的談判——鄧情緒穩定,明確指出我們談的不是主權問題,香港本就是中國的領土,談的是如何回歸的問題,時間就在九七年吧,自認為強勢的英國女首相在談判桌上沒有占據上鋒,情緒不穩定中走出了談判在門口跌落一跤。 情緒是我們生活中都會遇到而且都會有的,在我們未來生活中情緒管理必是我們要去掌握的處理技巧。 4、自信人際關系運作 在我們生活中很是強調人脈,自信情緒者在運作人際關系時二個特別之處:一是非成功之時,不以自已劣勢牽強付會,乞討別人,當成功之時不以優勢自居,給予別人壓力。 世俗的眼里是有階級性的,我們的眼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認我們眼里都會有。 自信情緒的人際關系運作,就是不以人的政治身份高低和財富多寡來決定與之交往,在臉上表現出與自已政治身份高低和財富多寡來判斷交往的喜悅。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對于一個自信情緒不會去明確劃分此界限,相反不自信者自已去劃分了界限。給自已的成功和人生事業打結。 當然這與人的成長經歷有關,與社會發展有關。自信對溝通、人際關系是有進步意義的! 我們不以階級的眼光去人交際時,你更發現你自信了,更發現你溝通順暢了,人際關系更好了! 我們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成就是,不以階級的眼光來溝通交際時,你發現你更具魅力了,有更多人才和朋友愿意在你旗下幫助你時,你就能取更大的成就! 蒙牛的劉根生是家父生下他一個月,把他賣給了一個姓牛的家庭,他繼承了養父的工作,后被停職,到個自主創業時沒有資金,是朋友募集籌措:有朋友賣房、車愿意入股。他的原來的同事更多原意在他的公司上班,是在條件更不好、工資待遇更低的情況下過來的!成功的牛根生在運作人際關系和成功后仍然善待朋友!在教育子女時都是教育她們要學會吃虧!在他的人際經營哲學里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有多少朋友在幫助你! 自信人際關系的另一個體現就是團隊合作。 【作者王力簡介】國家注冊企業培訓師,TTT訓練師,美國國際訓練協會PTT認證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情緒壓力管理、情緒與心理干預的高效溝通、商務談判技巧等。 【課程鏈接】本文為《情緒壓力管理》課程的一部分。該課程為受訓者系統的闡述了情緒壓力的來源、形成、以及成為一個成功的情緒管理者需要的掌握的方法與技巧,使受訓人員充分認識到情緒與壓力真正來源與自我,通過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釋放壓力,改善情緒,達到對企業內部情緒有效調節與控制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