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產品都是企業的資產一樣,一個項目在運行中所產生的所有產品都是項目的資產。對于這些資產的保管 – 防止非授權人員對產品的不必要的接觸和改動 – 對于一個項目的操作來講是極其重要的。在PRINCE2項目管理環境中,這一點是通過配置管理來完成的。
配置管理正確地識別并記錄下每一項產品及其每一個版本,從而使得記錄中的產品狀態能夠準確地反映出項目中的真實狀態。例如:一個產品的狀態可能被記錄為:草案、已批準或者建設中等。
由于配置管理中的單項紀錄(Configuration Item Record)對產品版本進行準確地識別,對產品做出變更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另外這些記錄可以用來記錄或查詢對產品做出變更的人員、產品的最新版本、以及產品變更的原因和時間、產品的當前所在位置及其狀態等等。缺乏類似的配置管理是造成項目混亂無序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現為對產品的非授權變更、產品狀態與記錄不符、產品無法找到等。
配置管理計劃作為項目質量計劃的內容之一,對如何進行配置管理操作給予了具體描述。描述中包括指派項目中負責配置管理的具體人員;PRINCE2把這個負責人成為“配置管理員(Configuration Librarian)”。
配置管理員負責項目配置管理的絕大多數活動。這包括維護產品及產品版本的及時更新、確保對產品的授權操作、必要時提供產品拷貝以及維護項目問題系統中對項目問題(Project Issue)的記錄、跟蹤和歸檔。
配置管理允許將產品的某個特定版本定為基線,表示這個特定版本被定格在一個時間點,并且給予一個版本標簽,如:Version 1。這樣做的好處是,無論這個產品在隨后發生怎樣的變化(隨之產生不同的版本),定為基線的這個版本總是可以被重新生產出來。
如果一個人想了解某項產品的具體狀態,他可以通過產品狀態描述(Product Status Account)中獲得需要的信息。這個產品狀態描述是從配置單項記錄中產生的一個狀態報告。
在實踐中常常發生的一個情況就是配置管理中記錄的某產品狀態與產品實際狀態不符,因為確認的配置管理步驟沒有得到執行。項目團隊成員傾向于選擇一些捷徑,而忽略了對單元記錄的更新。這最終會導致項目產品的混亂無序。定期進行配置審計是有效地避免上述問題的方法之一。通常在項目每一個階段收尾的時候把項目實際產品和配置管理中的記錄進行比對,出現不符的情況時按照產品的真實狀態對記錄進行修改。
了解更多請參考《PRINCE2 – 成功的項目管理》一書,PRINCE2是英國政府商務部所有的商標。本文為Knowledge Train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