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背景
2009年,中國經濟混沌未了,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并未結束,世界經濟進入“后金融危機”時代。
美元“注水”的結局是將中國拉入美國危機的戰車;世界大宗原材料、能源物資價格上漲必將重擊以加工出口為主要增長點的中國經濟;國內利益集團逐漸趨向于寡頭龔斷,國內市場上的行業內競爭進入主決戰階段;中國市場的政府導向行為受控于西方操作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樓市股市車市三大金錢“吸納機”橫空博弈……
2010年,中國企業去往何處
面對全球經濟實體在對華利益的公開訴求日漸明顯,中國企業如何尋找生存的縫隙?
是繼續收縮戰線、減少投資?還是謀求海外抄底、外移資產?
是奮不顧身地全力一博、隨波沖浪?還是創新進化、漸進增長?
當政治臣服于經濟、中國溶解于世界時,中國企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戰略路徑?
二、課程目標
本課程站在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發展趨勢的高度,幫助企業了解金融危機之后的世界本質;從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現況展開探討,分析中國企業應對的方向和戰略增長的路徑機會。從企業經營實際角度,幫助企業識別戰略需求、厘清戰略路徑,準確選擇、合理規劃和有效控制企業的發展戰略。
三、課程對象:企業經營者、企業家、政府經濟部門領導、戰略咨詢師、企業高層管理者
四、課程時間:一天
五、課程大綱
第一章:金融危機的歷史軌跡和“后金融危機”趨勢特征
1.同一個世界,同一次危機
2.金融危機的歷史軌跡
3.金融危機的內在規律
4.“后金融危機”的趨勢特征
第二章:201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
1.人民幣的“貶”與“升”
2.中國資本的最后一次暴富機會
3.“四萬億”投資帶來的利與弊
4.房地產—中國經濟的晴雨表
5.“M型”社會,會否在中國出現
6.“長裙理論”下的中國內需市場分析
7.海外“抄底”:中國企業的又一個陷阱
第三章:中國企業的戰略缺口
1.企業戰略缺口理論研究
2.突圍缺口一:產品缺口
3.突圍缺口二:服務缺口
4.突圍缺口三:資源缺口
5.突圍缺口四:供應鏈缺口
6.突圍缺口五:企業能力缺口
第四章:中國企業戰略路徑選擇
1.什么樣的企業更容易生存
2.金融危機下的中小企業優劣勢分析
3.戰略路徑一:潛伏
4.戰略路徑二:聯盟
5.戰略路徑三:火拼
6.戰略路徑四:變異
7.戰略路徑五:進化
第五章:企業戰略能力
1.影響戰略成敗的環境因素
2.影響戰略成敗的能力因素
3.決定企業戰略成敗的關鍵因素
4.三種突圍戰略的模型
5.建立與戰略相匹配的企業能力體系
第六章:戰略控制與戰略管理
1.戰略目標選擇
2.戰略績效方法確認
3.戰略績效的組織控制
4.戰略績效的控制模式
5.戰略績效失敗的原因分析與對策
尾聲:什么樣的企業家,成就什么樣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