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從2010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在這個暫行辦法里面提到經濟增加值將作為央企領導的主要財務考核指標。什么是經濟增加值?實行經濟增加值考核的主要意義是什么?作為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如何提高經濟增加值?這門課程相信會讓學員有一個清晰的答案。
培訓時間:1天 培訓對象: 企業中、高層非財務管理人員 不需要具備財務知識,但是具備管理經驗與常識
培訓收益: 掌握經濟增加值的基本概念 經濟增加值的調整方法 了解提高經濟增加值的幾個渠道 了解自身崗位是如何影響公司經濟附加值
內容大綱: 開篇: 政策背景介紹 EVA的歷史回顧
第一部分:經濟增加值的概念 考核指標分析 利潤最大化與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指標的體系 利潤指標的優劣 現金流量的指標 經濟增加值的指標 ROE(凈資產回報率)的優劣 RI(剩余收益)-經濟增加值的雛形
經濟增加值的計算公式 調整后的稅后凈營業利潤 已使用資本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第二部分:經濟增加值的調整與理念 收入的調整 非經常性的影響 非主營業務的影響 研發費用的調整 短期行為與長期行為的平衡 “費用”還是“投資” 資產減值準備的調整 避免會計操縱 資本項目的調整 流動負債-未付息資本 對下游資金的占用
第三部分:如何提升經濟增加值? 資產收益率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的考慮 收入、成本與利潤 毛利率與差異化經營 費用與成本 如何減少資本的占用 固定資產的使用- 租還是買? 營運資本的優化 應收帳款周轉 存貨周轉 應付帳款的占用 如何降低資本成本 適當負債的概念 降低負債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