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的世界經濟危機已降臨,冬天真的來了。 冬天來了,動物知道進巢、鉆洞以抵御嚴寒,保全性命等待春天。 危機來了,企業該怎樣平安度過?您準備好了嗎?
比爾·蓋茨向全世界宣稱:“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海爾掌門人張瑞敏每天都在 “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華為總裁任正非忠告“華為準備過冬”;阿里巴巴的馬云向業界發出警告:“互聯網再次準備過冬”。改革開放三十年,政府摸著石頭過河,民營企業家卻摸著“地雷”過河,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踏著雷區繼續前行,更有一大批企業家壯志未酬,悲壯退出。民營企業家敢于冒險卻不善避險;善于進攻卻疏于防守,勤奮的中國企業家永遠不缺乏創業激情,最缺乏風險意識,缺乏規避風險的方法和化解危機的能力。對危機的麻木和對風險的無知才是民企失敗的根本原因。
講師介紹:王篤明律師,我國著名風險管理專家,擅長逆向思維,觀點新穎。善用法律工具、金融工具、信用工具、資本運作工具、幫助企業合理規避法律風險、財務風險、債務風險、合同風險和破產風險。借用各種力量,整合社會資源,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化解危機。 聽課對象:僅限于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 講課時間:兩天(每天六小時)
【課程精粹】
一 做精做實——規避擴張猝死風險 企業做大做強是每個民營企業家心中的夢想,德隆系三駕馬車沒跑起來便傾刻土崩瓦解,掌門人唐萬新夢斷德隆并受8年牢獄之災;鋼鐵強人鐵本公司功虧一簣,留下萬畝荒坡,創始人戴國芳傾家蕩產,身陷囚籠;縫紉機大王飛躍集團資金鏈斷裂,總裁丘繼寶英雄氣短,心急如焚。為什么民企做大等于自掘墳墓走向死亡?肩負使命的民營企業家率領民企該走向何方? 二 居安思危——規避法律危機風險 “中國首富”國美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因涉嫌操縱市場被抓;為紅塔集團做出卓越貢獻的諸時健因貪污受賄被判;廣東愛多集團胡志標夫婦因挪用資金和虛報注冊資本被押。富豪榜成了“殺豬榜”。企業家肩負著興業興邦的歷史使命,帶著“原罪”的鐐銬,披荊斬棘為社會創造財富,不慎落入法律陷阱而深陷牢籠。法律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刑法的高壓線是企業家萬不可逾越的禁區。 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企業家獲罪,企業便會崩潰。企業家擔負著家庭的責任,擔負著企業的責任,擔負著社會的責任。依法保護企業家的人生自由和安全,規范運作,避開刑法規定的120多個法律陷阱,需要智慧和技巧。 三 與狼共贏——規避經營博奕風險 江西銅業豪賭銅期貨巨虧5億;東方航空航油套保浮虧18億;中國在鐵礦石的博弈中交付了900億元的學費。中國企業在與國際資本大鱷的博弈中,無不以失敗而終。健力寶的李經緯和科龍的潘寧跟當地政府的自殺式博奕也無異于以卵擊石,自取滅亡。銀行斷貸,供應商停貨,經營商賴賬。管理團隊內哄,員工造反,企業家在身處博弈力量的中心,需要長袖善舞,與狼共贏的膽略和智慧。 四 有備之患——規避合同交易風險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合同是企業間的法律。合同的簽訂與履行過程中無不充滿著智慧和技巧的博弈。一份好的合同是保護自己,進攻對手的利器,一份壞的合同會讓對手抓住把柄,處處受制于人。學習合同法知識,掌握合同簽訂技巧,才能把握主動,有備而無患。 五 現金為王——規避企業信用風險 三鹿集團面臨破產;順馳地產低價變賣;飛躍集團正苦苦支撐等待救援。現金流斷裂把這些曾經優秀的企業逼到破產邊緣,現金斷裂的背后暴露了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的缺失,正是由于企業在信用風險預防.控制.化解和處置不當,能力不足,方法不妥,才爆發了以現金流斷裂為標志的全面信用危機。增加信用風險意識,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增強化解和處置信用風險的能力是在當下經濟危機下求生存的關鍵所在。 六 狡兔三窟——規避債務蔓延風險 深圳巨人集團坍塌,史玉柱遠走上海;海南南德集團倒閉,牟其中背叛無期徒刑;而浙江的吉利集團對異常激烈的汽車市場,卻能巍然屹立并且快速擴張。面對巨額的債務危機,有的企業未雨綢繆,沉著應對,逐一化解;而有的卻毫無防備,手忙腳亂,越陷越深。債務危機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化解債務危機的方法。在經濟危機形式下,怎樣設置債務防火墻,防止債務危機的蔓延和擴大已成為企業在危機下生存的重要技巧。 七 未雨綢繆——規避公共危機風險 1996年三株集團因“喝三株能喝死人”的“常德事件”而砰然坍塌,淡出舞臺;2000年11月1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暫停使用和銷售含PPA的藥品的通知,中美史克生產的兩種感冒藥“康泰克”喝“康得”均含PPA。而“康泰克”卻能敗中取勝,取得更大輝煌。面對政府的查處,銀行的斷貸,法院的訴訟,公眾的舉報,媒體的曝光等突如其來的公共危機。企業應該早備預案,未雨綢繆,沉重應對,亂中取勝,否則只會病急亂投醫,手忙腳亂,一敗涂地。 八 鎮定自若——規避法律訴訟風險 思路決定出路——正確的思路可使行將救木的案件起死回生,迷亂的思路卻適得其反。面對突如其來的傳票,有的怒火中燒,不知所措;有的鎮定自若,泰然處之。制定有效的訴訟策略和科學的應訴技巧,就可以坦然應對各種紛繁復雜的訴訟情勢,牢牢掌控訴訟節奏,掌握訴訟主動權,進退有序,游刃有余,達到訴訟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之目的。 九 金蟬脫殼——規避企業破產風險 企業有自己的生命周期,1971年全球500強有1/3找不著北了,國際跨國集團公司壽命12歲,中國集團公司平均壽命8歲,小企業平均壽命4歲。但企業作為經濟細胞卻有新陳代謝、死而復生的再生能力,可以像壁虎一樣斷尾而自救,也可以像金蟬一樣脫殼而重生。 十 李代桃僵——規避債主逼債風險 1997年貴州習酒老總陳星國舉槍自盡,2005年山西鑫龍稀土磁業集團董事長趙恩龍跳樓身亡,2008年浙江一新制藥董事長鄭亞津上吊自盡。1980年以來,我國至少有1200名知名企業的企業家自殺身亡。殘酷的現實,永遠的追逐,激烈的競爭,嚴酷的生存環境,讓企業家脆弱的心靈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導致一個個企業家拋棄自己創辦的企業和心愛的妻子兒女,帶著遺憾到另一個世界去尋求安慰。巨大的債務危機和債權人的步步緊逼的壓力是導致企業家死亡的直接原因。企業家無力面對蜂擁而至而又極其瘋狂的債權的威逼,不得不選擇自殺的方式把自己解脫出來。怎樣應對債權人的瘋狂逼債,怎樣分散債權人的逼債壓力,怎樣拖出債權人的唯獨而保全企業和自己的性命已是企業家不得不面臨的現實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