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1-2天 地點: 企業指定地點
課程目標:
伴隨著機械化、自動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企業對設備的依賴也“水漲船高”,科學的提高設備綜合效率成了制造型企業非常關注的話題。企業不再一味購買設備,開始進行自主維護設備。從自主保全入手,專業保全并行的設備保障系統——TPM,從而最大限度的提升設備效率、降低成本,營造持續改善企業文化。 企業的維修人員常常成為忙碌的救火者,奔波于緊急維修、搶修之中,每天提心掉膽的提防意外狀況“意外”的降臨,“生產不能停頓、生產線、設備要保持良好運行,維修怎么搞的,又出了問題”,費盡心力,卻經常落得責難一片,維修人員每每成為影響生產良性運轉的“罪人”。 如何建立全員參與的科學的全面設備維護體系,使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如何采取科學實用的設備維修與保養技術,有效的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綜合效率? 如何綜合運用和推進TPM,持續促進員工、設備、企業整體素質的改善…… 如何界定維修人員與操作人員在設備維護上的職責與職能?
學習目的: 掌握TPM知識,了解TPM在企業重要性 如何防止設備故障,提高設備綜合效率 幫助學員認知全面生產性維護體系的建立 如何開展全面設備自主管理 使學員掌握企業內各種革新課題的導入 參加對象: 生產廠長/經理,制造部、工程部、設備維護人員等。
課程內容:
1. 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的意義、目的及范圍 未來的設備管理 2. 設備管理的發展演進 故障保養BM-預防保養PM-改良保養CM 生產保養PM2--保養預防MP 全面生產保養(TPM) 3. 設備維修的日常管理 生產保養的基本活動 設備保養工作的區分 預防保養段與修護保養段 保養工作的分工原則 操作人員與保養人員的任務界定 設備維修管理PDCA循環 4. 設備的資料管理 設備履歷 保養基準與保養工作規范 保養記錄整理和應用 5. 故障分析及對策 故障的定義和種類 劣化故障的原因分析 設備可靠度 MTBF;MTTR 案例分析 6. 零故障的思考與實踐 零故障原則 零故障5對策 如何消除設備斷續小停止 7. 設備管理的實用技術與工具 使用前MP 啟用各階段分工 P-M分析 點檢基準書 8. 全面設備維護(TPM) TPM理念與特點 企業推行TPM的意義及作用 TPM目標 9. 設備綜合效率評估 六大損失 三種效率指針 設備綜合效率(OEE)演算 10. TPM的推行 TPM展開五大支柱 TPM推行12步驟 TPM推動體制 11. 自主保養活動的推動 以操作員為中心的保養 自主保養七階段 12. TPM小組活動的運作 TPM小集團 組成方法與活動要領 13. TPM與5S、TQC、JIT、MBP的關系 14. TPM推行實例 15. 問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