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世界制造業步入微利時代,中國制造業的競爭主題也從產量競爭、質量競爭為基礎,進入了成本競爭時代,制造現場的生產效率隱藏著許多不容易被察覺的效率損失,如何降本增效提高生產力就成為許多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課題。
本課程為學員樹立新的改善觀念,通過效率的損失分析,建立生產現場損失分析的完整模式及相應的解決方法,對現有效率進行系統化、專業化、成果化的改善和提升。
本課程能有效提升學員改善的眼界和實力,增強生產運營的核心管理技能,為個人的能力提升打下堅實基礎,提升職業競爭力,從而使企業達到降本增效提升生產力,強化企業的體質。
【課程目標】
了解計劃性損失的巨大黑洞
綜合了解現場效率的各種損失
掌握現場效率損失的分析與改善的方法
掌握排除現場各種損失的方法和運用
掌握LOSS的計算方法
【課程對象】:廠長,生產經理,主管,車間主任、班組長等
【課程時間】2天(每天6小時
【課程內容】
第1天9:00-11:00
第一講 微利時代到來
1.微利時代的特點和辨別
2.企業競爭主題的改變
3.中國制造業進入成本競爭時代
4.對現場效率的重視程度及方法
5. 效率及其損失研究的歷史
第二講 行業分析
空調業的發展狀況
空調業的現場管理特點
空調業的現場效率損失概況
第三講 現場效率損失概述
為什么計劃性損失是巨大的黑洞
效率及其損失的定義
效率損失分析和改善的流程
·效率的計算
·效率損失發生的預測
·效率損失的檢測
·效率損失的分析和展示
·效率損失的改善思路
了解七大浪費產生的根源
各種損失
·設備的八大損失
·人的五大損失
·材料的三大損失
案例演示
提問
簡單的LOSS計算
11:00-12:00
第四講 以人為中心的損失
動作損失
標準作業的損失
配置不均衡損失
時間觀測的運用
練習題
第五講 時間控制對效率的影響分析
訂單時間分析和控制
流程時間分析和控制
管理人員時間分析和控制
指令下達的效率
信息反饋的效率
13:30-17:00
第六講 一個流的系統規劃
什么是一個流?
一個流對現場效率提升的幫助
如何做到一個流生產
一個流生產要解決的攔路虎
一個流案例演練和分析
第七講 作業分析與改善
動作經濟的原則
動素分析和應用
模特法應用
LINE工程分析
瓶頸工程效率管理
路徑分析與改善
LINE Balancing
平衡分析實戰演練
練習
小組討論
案例分析
交流管理經驗
提問
第二天9:00-11:00
第八講 設備效率損失分析與改善
設備效率損失的分析
設備潛在能力分析
OEE管理
非生產性工時損失分析與改善
案例分析
稼動率提升的方法
故障的前期征兆與零故障管理
如何降低MTTR
如何提升MTBF
計算與練習分析討論
11:00-12:00
第九講 快速換模換線-SMED
縮短換模換線時間的重要性
SMED的五步驟
快速換模換線的推動
設計改善與ONE-TOUCH
改善案例
提問
經驗交流
13:30-15:00
第十講 系統效率損失分析與改善
管理損失的危害
計劃性損失
效率改善的陷阱
工程平衡與物流合理化
批量生產的損失與罪過
15:00-16:00
第十一講 JIT(準時化生產)對現場效率的改善
物流(如:材料)異常對效率的損失
在制品對效率的損失
品質異常對效率的損失
提問
案例討論
總結
效率損失計算
解答學員問題
16:00—17:00
第十二講 人員的改善能力培養,改善成果展示
多能工的應用
個人改善能力培養與評價
綜合效率改善成果展示
小組討論
測試
提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