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吉良,系每日稅訊精選微信公眾號特約撰稿人
案例:
A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通過招拍掛獲得了一個舊城改造項目,支付土地出讓金10000萬元。后來,A公司取得土地出讓金返還款2000萬元。那么,在新政府補助準則下,不同形式的土地出讓金返還款如何進行會計和企業所得稅處理?
政府將該筆土地出讓金返還款作為A公司建設市政配套設施的補助
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1號—政府補助》第四條規定,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于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第八條規定,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或確認為遞延收益。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應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合理、系統的方法分期計入損益。
A公司取得的財政返還,屬于對開發產品的補償,因此應當確認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且應當沖減開發成本的賬面價值2000萬。會計處理為(未提及稅費忽略不計):
借:銀行存款 2000萬
借:開發產品-市政配套設施-2000萬
所得稅處理:
A公司取得的該項財政性資金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不應計入收入,因此不適用財稅[2011]70號文件規定。對企業所得稅影響通過結轉已售“開發產品”的成本時實現。
政府將該筆返還款項用于對A公司實施拆遷補償的補助
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1號—政府補助》第四條規定,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第十一條規定,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經濟業務實質,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A公司取得的財政返還用于補償發生的成本支出,因此應當沖減土地開發成本。會計處理為(未提及稅費忽略不計):
借:銀行存款 2000萬
借:開發成本-土地成本-拆遷補償費-2000萬
所得稅處理:
A公司取得的該項財政性資金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不應計入收入,因此也不適用財稅[2011]70號文件規定,對企業所得稅影響同樣通過結轉已售“開發產品”的成本時實現。
A公司紅線內配建養老院,建成后移交政府,財政返還款作為對養老院建設的補貼
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第五條規定,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一)企業從政府取得的經濟資源,如果與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等活動密切相關,且是企業商品或服務的對價或者是對價的組成部分,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等相關會計準則。A公司建設養老院,取得政府支付的2000萬,發生成本1800萬,應當認定為該項經濟資源的取得與企業提供服務密切相關,不屬于無償從政府取得收入。因此,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的規定,計入主營業務收入。會計處理為(未提及稅費忽略不計):
借:銀行存款 2000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萬
借:主營業務成本1800萬
貸:開發產品1800萬
所得稅處理:
A公司取得利潤200萬,應當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50萬元(200×25%)
附錄:近期房地產財稅課程
重慶 10月14-15日:大數據征管背景下建筑房地產企業營改增疑難問題處理暨合同控稅與稽查風險管控及會計核算
北京 10月19-20日:后營改增時代,建筑安裝企業稅務風險管控的7類合同簽訂要點、票據控稅策略和PPP項目全過程中的財務與稅務處理
長春 10月20-21日:金三背景增值稅模式下房地產建安企業十大稅種全面稅收風險排查與節稅策略研討會
石家莊 10月20-21日:2017增值稅時代房地產企業重特事項稅收風險管控與操作實務專題
廣州 10月21-22日:2017房地產開發流程稅收風險管理暨并購重組稅務規劃專題班
南京 10月28-29日:2017房地產與建筑企業會計核算實務與稅收風險防范專題
廈門 11月4-5日:營改增后房地產業土地增值稅清算政策解析與操作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