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涉及到職位的員工業績指標不一定是從部門KPI直接分解得到的,越到基層部門KPI就越難與職位直接相聯,但是應對部門關鍵業績指標有貢獻,不同職位的業績指標的權重也要根據部門的階段性目標而變化。
4. 一旦各部門或職位的KPI明確后,相應的工作重點即階段性關鍵的業績貢獻也就能夠明確,結合所在部門的工作目標,每個人的工作重點也就是清楚的,即每個人對所在部門的目標完成所做的關鍵業績貢獻也就十分清楚了,避免了一些無效的,對目標達成沒有意義的工作。
5. 部門管理者給下屬制定目標的依據來自部門的KPI,部門的KPI來自公司的KPI.這樣保證每個職位都朝公司要求的總體目標發展。
(二) 績效考核與績效改進
績效考核是績效管理循環的一個環節,KPI是基礎性依據:
1. 績效考核是績效管理循環中的一個環節,績效考核要實現兩個目的:一是績效改進,二是價值評價。面向績效改進的考核重點是問題的解決及方法的改進,從而實現績效的改進。
2. 績效管理最重要的是讓員工明白公司對他的要求是什么,他將如何開展工作和改進工作;主管也要清楚公司對他的要求,對他所在部門的要求,即了解部門的KPI是什么,同時主管要了解員工的素質,以便有針對性的分配工作和制定目標。
(三) 通過KPI的討論,通過溝通,明確部門目標與員工目標的一致性
經理在工作過程中與下屬不斷溝通、不斷輔導與幫助下屬,記錄員工的工作數據或事實依據,保證目標達成的一致性,這比考核本身更重要。
(四) 評價員工的績效改進情況及績效結果,KPI是基礎性依據,它提供評價的方向、數據及事實依據
(五) 定量的KPI可以通過數據來體現,定性的KPI則需通過對事實的描述來體現
階段性績效改進考核的過程(以一個季度為例,KPI已經確定):
1. 季度初,部門經理根據公司的目標圍繞本部門的KPI制定工作目標計劃,目標應該是SMART的(具體的、可以量化的、可以實現的、與公司的目標是一致的、階段性的),并根據目標的側重點來進行輕重緩急的排序(優先排序),明確相應的權重。
2. 根據本部門的目標計劃和職位的KPI,將目標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人人,經理與目標執行的責任人進行溝通,在目標上達成共識。
3. 目標執行的責任人在計劃執行的過程中,部門經理與執行責任人進行溝通、輔導,了解執行人的工作方式、方法,指正執行過程中與目標的偏差,以便朝著正確的目標發展,同時經理也很清楚員工的工作數據或事實依據,便于工作過程的輔導。
4. 在季度工作總結時,部門經理及員工就有依據對部門主要業績貢獻及目標達成所做的工作進行總結,部門經理通過上一級主管副總的述職報告中體現的關鍵業績的貢獻情況,員工就其業績衡量的指標/要素進行總結。這樣部門明確所關注要達成的目標,員工明確了圍繞這個目標所做的有效工作。部門工作的焦點也就聚焦起來了。
5. 在進行績效改進考核時,部門經理與每個員工圍繞職位的業績衡量指標/要素以及實際完成的情況進行充分的面對面的溝通。根據過程中經理所掌握的工作數據或事實依據,指出員工在達成目標及工作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同時在溝通中形成員工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這樣通過指出需要改進的方面和下階段目標的確定,引導員工朝著部門的目標發展,同時在工作方式、方法、業績等方面的改進,也有利于員工素質、能力的提高。
6. 一般來說,對部門經理的績效改進考核主要圍繞結果,目標是否實現來進行;對于員工的績效改進考核主要看工作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