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考網
信息技術的爆炸性發展改變了經濟、社會、文化的結構和運行方式,以軟件、硬件、網絡、通訊等為核心的信息技術——IT已迅速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信息資源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然而,信息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在IT環境下,會計舞弊也更具隱蔽性、智能性、主體多元化、復雜性和社會危害性。
(一)隱蔽性
隱蔽性應該是舞弊的共性,但IT領域的舞弊更加隱蔽。IT環境下會計舞弊的對象是存儲于磁性介質中的電子數據和應用程序,會計舞弊發生與否,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并不造成任何損壞,電子數據載體的外觀不會絲毫改變,僅憑目力觀察難以發現。舞弊者對于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侵害并不以實物接近為前提,即實施人可以通過內部網絡甚至互聯網,不需要臨近系統便可操縱。
(二)智能性
在博弈過程中,舞弊與反舞弊相互挑戰著對方的智能。IT環境下會計舞弊運用了大量的計算機、數據庫、網絡等專業知識技能,使其智能性十分突出。有專家研究認為,具有一定學歷、涉獵知識廣泛、鉆研信息技術、熟悉業務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成為IT舞弊的必要條件(董大勝,2006)。
(三)主體多元化
從單位內部來看,IT環境下會計舞弊的主體,一是領導者授意、指使所為;二是單個成員或部分成員所為。由于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IT會計舞弊主體已從單位內部擴展到外部。在法務會計鑒定過程中不得不更多地關心對外侵害的防范。
(四)復雜性
IT環境下會計舞弊的復雜性是隱蔽性、智能性和主體多元化復合作用的結果。隱蔽性和智能性的結合,使IT會計舞弊更多地利用了信息系統的非法功能;主體多元化條件下,由于外部人員的參與,甚至內部員工和外部人員勾結,隱蔽性和智能性結合的舞弊情形更為復雜。
(五)社會危害性
由于信息系統是一個單位的神經中樞,其數據的完整和安全至關重要,造成的損失難以恢復,涉及地域及行業范圍廣泛,損失金額巨大,因此IT環境下會計舞弊具有更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